每日经济新闻

    着眼公司产品 从“供不应求”找寻牛股基因

    2012-04-21 01:05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观察,不少牛股在爆发的时期,其核心产品通常都会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赵阳戈 王砚丹    

    每经记者 赵阳戈 王砚丹

    如果你十年前开始一直持有贵州茅台,你现在的收益是40多倍,如果你从十年前开始持有云南白药,现在的收益是200多倍……碰上这些牛股,或许是每一个投资者的梦想。然而现实是,在A股市场,这样的牛股似乎是可遇不可求的,即使遇上,也不一定有耐心长久地守候。

    那么,这些牛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找出这些特点,或许就能发现这些牛股上涨背后的逻辑,这些特点可能就是它们的“牛股基因”。循着这样的思路,《每日经济新闻》本期为你找出一批有着类似基因的公司,或可为投资者提供一些参考。

    /投资逻辑/

    历史牛股多源自产品供不应求

    每经记者 赵阳戈

    承接着上周的涨势,本周大盘再有斩获,沪指5个交易日累计上攻了2.02%,而近日如浙江东日(600113,收盘价13.95元)、青海明胶(000606,前收盘价7.94元)等热门股的表现也是有目共睹。但对于投资者而言,在面对上述由事件触发而产生的行情时,可能大多数还是扮演着看客的角色,因为这种行情虽然可以带动市场人气,但毕竟还是可遇不可求的。

    对于大部分普通投资者来说,如果你认为赚快钱不是你的长项,那么就尝试去找出慢牛吧,当我们拭去蒙在双眼表面的浮华,安心从公司经营状况等基本面入手,是完全可以挖到自己的“菜”的。因为这种机会不是靠猜或靠碰,而是更具有确定性,相对来说概率更高。

    “供不应求”出牛股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观察,不少牛股在爆发的时期,其核心产品通常都会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

    老股民一定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的四川长虹 (600839,收盘价2.43元)。在大约两年的时间里,该股从20多元涨到了最高320元。据历史信息,四川长虹是国内最早从日本松下引进彩电生产线的企业,要知道在这之前,彩电市场几乎被各外资品牌所占据。在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下,四川长虹展开了市场占有率的争夺战,似乎一夜间就成为了市场中供不应求、炙手可热的外资品牌替代产品,市场占有率直线上升,当时更有“中国每卖出三台彩电,有一台出自长虹,有一台是外资品牌,还有一台才是其他国内品牌”的说法,四川长虹也就此坐稳 “彩电大王”的宝座。

    当然后来随着深康佳A(000016,收盘价3.54元)、TCL集团(000100,收盘价2.19元)等九大彩电巨头的联盟对抗,以及自身囤货彩管的失误,让四川长虹光华大减,但在1996~1998年间,该公司股价翻了十多倍,这个过程成了老股民永恒的记忆。

    如果觉得四川长虹太久远,那么我们还可以来说说贵州茅台(600519,收盘价212.5元)和云南白药(000538,收盘价49.13元)。

    据统计,贵州茅台自上市以来,无论市场刮风下雨,其业绩增长的态势不改,而其90%以上的毛利率更是让人眼红。因为该公司所拥有的是不可复制的酿制配方,而茅台的市场更是上至国宴、下至百姓聚会,供不应求持续到了现在。股价方面,这10年来,贵州茅台从最低25元起一直缓缓爬坡,最终突破1000元(复权价)以上,股价翻了40多倍。如果你够耐心,10年前买了贵州茅台并持有到现在的话,你的收益比巴菲特每年30%的投资成绩还要好。

    云南白药也是同理,其核心产品最初于1902年由曲焕章创制,专门用于伤科治疗的中成药散剂,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其处方现今仍然是中国政府经济知识产权领域的秘密。正是因为云南白药手握这一国家级的保密配方,使得市场对该产品始终保持着供不应求的状态,历久不衰。

    东西好卖,股价也见涨。在公司基本面的呼应下,云南白药的股价也从10年前的2元多,展开了马拉松似的上攻,与2010年创出的906元(复权价)历史高点相比,其股价更是翻了300多倍,即使是现在,云南白药的每股复权价格也在600元的水平,较10年前也有200多倍了。

    38只个股或可期待

    有史为鉴,上述案例中的产品都是我们身边的产品,公司也都是我们自己可以去发掘的公司。但或许又有人说,30年的发展,现在什么都有,在物质充裕的时代,我们还会有这种机会吗?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近年的苹果不就很火吗?

    苹果之所以最初能在手机样式琳琅满目、手机巨头虎视眈眈的局面中脱颖而出,这跟它的创意、技术、专利意识、营销手段等都是分不开的,而这些综合起来,就成了苹果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我们才会在每每有苹果新品上市之时,看到有人通宵排队等货的现象。

    所以关键问题不是有没有机会,而是怎么去找。

    带着这样的愿景,就在各上市公司2011年年报披露快结束之际,《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公开的定期报告、券商研究报告、业绩说明会等不同渠道中,从公司的核心产品或培育的新利润点产品的市场地位、市场供需、未来前景、行业门槛、产能扩张等方面,去努力筛选值得持续关注的上市公司。记者发现,有38家公司具备了“供不应求”的牛股基因。

    这其中,有唯一一家国产液压油缸上市公司恒立油缸(601100,收盘价20.02元),其亮丽的成绩单背后是挖掘机专用油缸等产品的支撑,而挖掘机专用油缸显然处于供不应求的市场环境中;还有以高档针织面料的开发生产为生的嘉麟杰(002486,收盘价8.66元),该公司在2011年业绩说明会上已然向投资者透露着目前公司产品供不应求的信息,其客户包括ICEBREAKER、POLARTEC等国际化高端客户,公司潜力有待发掘;又如定制衣柜行业第一股的索菲亚(002572,收盘价39.08元),该公司所处的细分行业,尚在成长,竞争并不激烈,如果你在该公司招股说明书中输入 “供不应求”这个关键词的话,相信你一定会感受到公司的对未来发展的信心;还有拥有独家产品痰热清的上海凯宝(300039,收盘价21.07元),以及精品剧供不应求的代表公司华策影视(300133,收盘价27.5元)等。

    这些公司虽然身处不同行业,但只要有可能在未来成为某一行业的贵州茅台或是云南白药,都是值得持续关注的。这38家公司我们将分期推出,本周,我们将先推出其中11家公司,投资者不妨仔细跟踪。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坐享新疆地域优势 旺季助八一钢铁腾飞

    下一篇

    “大块头”夯实上涨基础 题材股继续唱戏?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