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探秘2012年牛股 机构何时不再“打酱油”

    2012-04-21 01:04

    2012年,至少是2012年前4个月,股市是属于私募、游资、大户的,绝大多数机构已经打了4个月的“酱油”。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赵笛    

    熊股集中地 机构的恶梦

    如果说游资、大户、私募等资金造就了截至目前的2012年牛股,那么,这期间的熊股背后则多半有机构的身影。

    大立科技“立不稳”

    截至4月19日,大立科技(002214,收盘价23.7元)“荣获”今年以来的第一大熊股称号,年内跌幅达到37.78%。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沪指的涨幅超过8%,但跑输大盘的股票高达993只,占比42.6%。

    分月度看,在剔除当月的新股后,1月份,南方食品(000716,收盘价7.79元)以37.4%的跌幅排名第一,金飞达(002239,收盘价8.98元)、永清环保(300187,收盘价38.37元)、蓝帆股份(002382,收盘价17.5元)等股票的跌幅超过30%。

    2月份,ST申龙跌幅高达18.08%,紧随其后的是大立科技。2月份跌幅为10%。此外,普洛股份(000739,收盘价7.87元)、山东威达(002026,收盘价8.78元)、中国宝安(000009,收盘价11.68元)跌幅也超4%。

    3月份,承袭2月份的颓势,大立科技以34.59%的跌幅排名第一。其后的是*ST华科和SST华新,跌幅均超过30%。

    4月份,截至4月19日,ST海龙以20.09%的跌幅排名第一,跌幅超过10%的股票还包括紫光华宇(300271,收盘价16.12元)、赞宇科技(002637,收盘价14.95元)、华斯股份(002494,收盘价15.04元)、温州宏丰(300283,收盘价21.8元)。

    熊股四大类

    基于上述熊股大跌的原因,《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总结得出2012年前4个月熊股的四大特征类型。

    第一类是复牌导致的下跌。由于去年4月至年底股市跌跌不休,停牌的个股在复牌后将面临补跌的风险。这一类占据了熊股的绝大多数,比如金飞达、大立科技、ST海龙等;

    第二类是业绩下滑导致的下跌。比如大熊股大立科技2011年业绩下滑42%,国腾电子2011年利润下滑15%,*ST华科2011年亏损6000万元。

    第三类是炒作告一段落,主力出货而导致的下跌。比如ST申龙复牌当日大涨286.33%,随后的获利回吐就是理所当然了。紫光华宇、赞宇科技之前都因“10送10”的高送转而遭致爆炒,中珠控股(600568,收盘价19.59元)因为涉矿而导致爆炒。如今,主力获利颇丰,炒作告一段落,故出现下跌。

    第四类是股东或高管减持导致的下跌。金飞达虽推出收矿利好,但同时出现两大股东减持,被市场解读成“阴谋”,自然导致股民用脚投票;华斯股份两高管在一季报窗口期减持,涉嫌违规,导致股价向下。

    熊股的共性

    《每日经济新闻》发现,熊股有一大共性,即多数都是基金重仓股。

    在1月份下跌前五名的股票中,每只股票的前十大股东中均有机构。比如南方食品。该股去年6月停牌,今年1月复牌后出现连续三个跌停。从去年三季报来看,公司被华夏红利、长信增利、华宝兴业多策略、宝康消费品、国泰金鹰增长等多只基金持仓,显然,这些基金潜伏其中豪赌重组,可结局不堪;永清环保虽然没有公布年报,但去年三季报中,前十大流通股东全部为机构,囊括QFII、公募基金、社保基金等。

    2月份的前五大熊股中,大立科技也是基金重仓股。年报显示,包括鹏华优质治理、嘉实主题精选、全国社保基金一零六组合等6家机构产品位列前十大流通股东。在今年一季报中,仍有三只基金持仓;中国宝安虽也没有公布年报,但去年三季报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囊括了华夏、易方达、融通、上投摩根等7家机构。

    3月份前五大熊股中,除两大老牌ST股外,其余三家均有机构持仓。在明知*ST华科将巨亏的情况下,润丰柒号信托产品和诺德价值优势基金仍在去年底持仓。再比如跌幅排名第六的天龙光电(300029,收盘价11.15元),该股年报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有8家机构,其中大成系4只基金持股比例高达流通股的13.67%。然而,今年以来该股跌幅超过16%。

    4月份的大熊股中,赞宇科技等因上市不久,机构未见持股。不过,ST海龙被多家机构持有,其中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和中国人民人寿保险有三个产品持仓。跌幅第八的敦煌种业(600354,收盘价17.12元)年报中机构多达7家,包括社保基金、私募及公募等。

    机构“斗牛”仍需警惕88魔咒

    从今年前四个月的牛熊股特征看,机构往往与大牛股无缘,却常常踩中大熊股。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关乎经济面、资金面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不少机构也曾尝试炒作大牛股,部分还获得了可观收益。但整体来看,机构大举买入时往往已临近股价的高点、指数的顶部。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除权高峰即将来临 填权行情谁将扛旗?

    下一篇

    长盈精密受益客户手机销量攀升 金属外观件或迎新增长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