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4月躁动 休眠股火山爆发

    2012-04-14 01:23

    每经编辑|任世磊 每经记者 赵笛    

    任世磊 每经记者 赵笛

    本周,沪指反弹2.28%,再次印证了《每日经济新闻》在清明节休市前关于“4月反弹”的判断。昨日,沪指在跌破60日线10天后,再次站上了这条生命线。随着量能的放大、涨停股的增多,市场被调动起来。

    和3月5日前的第一波上涨不同的是,3月30日以来的第二波上涨展现出市场的各种躁动。有CPI、GDP、PMI数据公布后的指数躁动,也有温州改革、前海概念、地产复苏等政策带来的板块躁动。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活跃在躁动榜前列的股票往往是那些名不见经传,长期被市场忽略的“休眠股”。这或许能引发市场新的思考:在各种因素制造的板块躁动下,到底如何把握龙头股?

    /概况/

    市场活跃度提升

    相比3月5日前的超跌反弹行情,3月30日以来,市场的强势股明显增多,牛股、妖股层出不穷。

    数据显示,清明节后连续两周的阳线已经突破了清明前一周的跌幅,在日线图上,沪指又站上了60日线,行情似乎一夜间起死回生。由于沪指仅用了9个交易日便重回60日线上方,这表明市场多头的承接能力依然很强。

    本周以来,反弹量能逐步放大,在4月9日创造了551亿元的地量后,随后4个交易日稳步放量。有私募人士指出,回调给了前期踏空资金很好的介入机会,相比3月前的超跌反弹行情,如今的第二波上涨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个股的活跃度将大大提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近段时间以来,每日涨停的股票越来越多。

    4月10日,在沪指上涨0.88%的情况下,A股涨停的股票有16只(剔除ST股,下同);4月11日,沪指上涨0.13%,A股涨停的股票有27只;4月12日,沪指上涨1.82%,A股涨停的股票达51只;4月13日,在沪指上涨0.35%的情况下,A股涨停的股票有28只。

    值得注意的是,连续涨停的牛股、妖股也越来越多。比如金山开发(600679,收盘价10.17元)从4月9日以来,出现了连续4个涨停,5个交易日上涨了近60%;沙河股份(000014,收盘价7.39元)、兰州民百(600738,收盘价7.45元)、浙江东日(600113,收盘价10.92元)从本周三开始连续3个涨停。

    此外,不少个股的“量比”突然放大。比如东莞控股(000828,收盘价4.99元)在前一个交易日量能仅447万元,昨日量能突然猛增至1.2亿元,并出现涨停。漳州发展(000753,收盘价5.87元)、燃控科技(300152,收盘价24.67元)等股票也出现了量比超过10倍的情况。

    长江证券分析师邓二勇将当前的行情称为 “凯恩斯主义的躁动”。邓二勇指出,尽管市场并没有看到类似2008年底那样的大规模放松,但是中国近些年来形成的凯恩斯主义政策调控仍存在惯性。在经济衰退阶段,政府往往不会等待经济自身去调节,而是通过放松财政、货币政策来干预经济。当前的政策表态与信贷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政府的意图。

    邓二勇认为,在凯恩斯主义盛行的年代,市场对于刺激政策的期盼远远超过了实体经济的期盼。因此,市场形成了不断反复的躁动。

    /数据/

    三大数据造成市场波动

    在本周的第一个交易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3月份的经济数据。这些数据的变化成为影响A股市场波动的重要因素。

    CPI:带来短暂震荡

    4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6%。其中,城市上涨3.6%,农村上涨3.6%;食品价格上涨7.5%,非食品价格上涨1.8%;消费品价格上涨4.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5%。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3.8%。

    3月CPI数据较上月的3.2%提高0.4个百分点,并高于市场预期的3.3%左右,对此市场普遍理解为偏负面。这反映在了当日A股震荡回落的走势上。4月9日,上证指数以2300点开盘,随后震荡下行,一度下探至2284点,最终收于2285点,下跌0.9%。当日深证成指收报9710.91点,下跌0.77%。沪深两市全天共成交1070.92亿元,较上一交易日萎缩近两成。中小板指收市跌1.3%,创业板指跌1.74%。

    从个股和板块来看,两市超过七成个股下跌,多数行业下挫,传媒娱乐、船舶制造、家电、农林牧渔、煤炭、房地产等板块跌幅居前,公路桥梁、水泥板块则逆势上扬。

    中原证券分析师张刚认为,CPI数据的意外反弹,中期来看不足以威胁通胀数据稳健下移的格局,但短期投资者对于管理层可能再度放松调控政策的预期大幅下降,这是导致周一股指震荡回落的主要原因。

    但A股市场并没有被这个数据“唬住”。在本周随后的4个交易日里,A股连续出现小幅上涨,其中4月12日涨幅达1.82%。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本周内,自行车、房地产、物资外贸、金融参股等板块涨幅居前,其中房地产板块表现抢眼,均涨幅达6.21%。

    在本周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2年一季度的CPI数据,CPI同比上涨3.8%,涨幅比上年全年回落1.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1.2个百分点。

    对此,中投证券分析师李云洁认为,3月CPI小幅反弹至3.6,仍明显低于4%政策心理线。CPI整体可控将为政策放松留下空间,预计二季度信贷将明显反弹,三季度将放松地产政策并且降息。

    PMI:两数据相背离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3月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3.1%,超过了2月的51%和1月的50.5%。此外,受到农历春节后经营环境景气复苏的支撑,新订单指数和生产指数分别从2月的51%和53.8%回升至55.1%和55.2%。

    3月PMI比上月回升2.1个百分点,该指数已连续四个月回升。但值得一提的是,汇丰公布的3月份PMI仅有48.3%,低于2月份的49.6%,并且已连续4个月下降,连续5个月低于50的荣枯线。两个数据出现背离。

    中银国际分析师程漫江认为,虽然近几个月来PMI持续反弹,但是成品库存指数一直在回落,大部分资本品行业的新订单指数依然低于50%。受到欧债危机和国内房地产市场进一步调整的影响,预计2012年大部分制造业的生产和资本性开支增长将持续下滑,尤其是原料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其他资本品行业。

    中邮证券分析师邱云波则认为,从历史数据看,节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得到恢复,3月份属于企业活动旺季,不过PMI自去年达到近3年内低点后已连续4个月回升,并远好于市场预估值,表明国内需求继续扩张,未来经济活动有企稳的迹象。

    从分行业的情况来看,3月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器材及其他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医药制造业等行业新订单数量环比大幅增长,部分得益于需求的季节性复苏。但是,家具制造业、纺织业、化学纤维制造和橡胶塑料制品业等行业市场需求呈回落走势。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在4月9日至4月13日的区间内,机械行业涨幅达3.38%,汽车板块涨幅达4.35%,煤炭行业上涨达4.57%,塑料制品板块涨幅达4.92%。

    GDP:低于市场预期

    根据此前官方确定的数据,今年经济增长目标为7.5%,为8年来首次调降至8%以下。但2012年一季度的数据仍然让市场吃惊。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8.1%,低于市场预期值8.4%及去年四季度的8.9%。此外,2012年1~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 (不含农户)47865亿元,同比增长20.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8.2%),增速较1~2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从环比看,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64%。

    中金公司一份研报指出,固定资产投资下降的主要推手是房地产投资的大幅下滑。未来房地产投资增速将继续下滑,拖累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放缓。而GDP环比增速如预期在一季度已经见底的可能性大,二季度GDP环比增速将小幅回升,经济增长正在实现软着陆。

    分产业看,采矿业投资1302亿元,增长20.8%,增速较1~2月份回落2.1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17244亿元,增长24.8%,增速较1~2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2119亿元,增长18.4%,增速较1-2月份提高3.6个百分点。

    有市场分析认为,由于经济需求继续回落,通货膨胀反弹的短期压力不大,预计二季度政策预调微调力度或加大。这无疑也将为A股市场带来一丝暖意。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鉴于3月货币信贷增速已有适当回升,短期内下调基准利率的概率明显下降,但是下调存准率的可能仍然存在。4月份伴随着税收征缴,财政存款将季节性回升,如果外汇占款增量没有显著回升,银行流动性可能再度趋紧,在这种情况下,央行可能下调存准以维持货币信贷的适度增长。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认为,现阶段政策以微调为主,在稳健的基础上有限地推出政策,这样会拖缓经济下行速度。随着物价的逐步下行,政策也将逐步放松。

    /政策/

    政策催生板块躁动

    每经记者 赵笛

    相比数据方面的躁动,近段时间以来,政策驱动的躁动更清晰地展现在各热门板块中。

    “温银概念股”疯狂

    近日,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出炉,该方案对于规范温州民间融资发展、建立多元化金融体系、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加快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方面都有较多的创新。与此同时,温家宝总理在福建等地调研时也表示要“打破银行业垄断”。

    上述两个消息出炉后,游资便疯狂地对浙江地区的涉金融类股票大肆炒作,其中最为明显的是浙江东日。

    从3月29日开始,浙江东日的股价便大幅上涨,短短8个交易日即实现了股价翻番。究其原因,无非是浙江东日初始投资6390万元持有温州银行7800万股,占总股本的5.17%。2011年,浙江东日从温州银行得到的现金分红为937.84万元。

    除了浙江东日外,香溢融通(600830,收盘价10.02元)、嘉欣丝绸(002404,收盘价14.10元)、红豆股份(600400,收盘价5.04元)等公司由于投资了小额贷款公司,也成为炒作对象。

    “前海概念股”二次炒作

    就在温州金融改革概念股“肆虐”股市之后,4月12日,深圳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 《关于加强改善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包括2012年小企业贷款不低于2100亿元、各项贷款增速高于经济增速5个百分点、争取提高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容忍度,适当将容忍度提高至5%、建设前海股权交易所、消费信贷拟拓宽至文化、旅游、健身等领域、支持稳步推进非金融机构办理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等内容被收纳进该《意见》。

    就在该《意见》出炉的当天,有先知先觉的资金就潜伏进了深圳前海概念股,深圳本地地产股深深房A(000029,收盘价4.50元)、华联控股(000036,收盘价3.36元)、深物业A(000011,收盘价8.71元)当天即涨停,4月13日再次冲击涨停。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深圳“前海概念”并非新事物。早在2010年8月份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有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将获批的消息就不胫而走。虽然这一次概念属二次炒作,但力度远比之前强。

    上海国资股遭爆炒

    深圳本地股活跃,上海本地股也没闲着。此前有消息称,4月10日上海市国资委召开了区县国资监管工作例会,下周三,上海国资委将召开例会,市场预期届时有可能释放相关利好消息。

    这一消息引发了市场的关注。金山开发迎来了连续四个涨停。虽然金山开发没有任何开发建设的业务,但由于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市国资委,在“上海国资整合”思路的影响下,该股遭到了爆炒。

    除金山开发以外,金丰投资(600606,收盘价6.37元)的实际控制人也是上海国资委,周五涨停的大众公用(600635,收盘价5.24元)、同达创业(600647,收盘价9.99元)、复旦复华(600624,收盘价6.40元)、同济科技(600846,收盘价5.18元)也均是老牌上海本地股。

    内外因催热地产股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个概念炒作中,有不少地产股的身影。一方面,上述题材为地产股炒作提供了催化剂,另一方面,这也是地产股在政策放松、资金放开、成交量放大等多重利好下的内在反映。

    政策面,3月底,在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一季度例会上,“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等字眼在时隔一年后首度出现。4月12日,有媒体报道称,上海、北京、广州等地银行首套房利率最高已经出现8.5折优惠,而9折优惠更是成为多数购房者都能享受到的折扣。

    资金面的放松也悄然出现。

    3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达1万亿元,远超市场预期的8000亿元。由于央行实施了窗口指导,信贷结构延续上月异常表现,短期贷款占比较上月再升3个百分点。齐鲁证券分析师刘启元认为,这表明房地产市场以及经济似乎正在步入复苏的轨道。

    在政策和资金双放松的背景下,3月份以来楼市成交量继续放大。3月份,保利地产(600048,收盘价11.85元)和金地集团(600383,收盘价6.29元)分别实现销售金额97.4亿元、29.5亿元,同比增长47%和114%。此前万科公布3月销售金额115.2亿元,同比增长23.5%。

    正是有了基本面的好转,3月30日第二波上涨以来,地产股的平均涨幅排在所有板块第一。

    券商创新大会的躁动

    昨日,招商证券(600999,收盘价12.87元)、华泰证券(601688,收盘价10.04元)、光大证券(601788,收盘价13.04元)、中信证券(600030,收盘价13.15元)等券商股的股价都创出了2132点反弹以来的新高。

    分析人士指出,近段时间券商股的强势源于两个方面。

    首先是行情转暖,券商佣金收入有望回升。分析人士指出,券商属于周期性行业,业绩构成中最主要的两个子项目——佣金收入和投资收入,均与行情有必然联系。如今,随着量能的上升,股价的上行,券商股的估值有望恢复。

    其次,4月份,证监会将组织证券公司在北京召开创新业务大会。该大会旨在推进券商盈利模式转型,监管部门将对创新项目列出时间表,加快推进,积极试点。业内人士预计,新型营业部设立、最大限度拓宽券商自营及资产管理业务范围、修订资产管理业务规则、证券公司代销各类金融产品、银行理财资金入市等在内的多项业务模式都将涉及。会后将推出一系列新政,证券行业将就此进入新纪元。

    /操作/

    如何掘金休眠股?

    清明节之前,多数券商在预测后市行情时,都推荐了航天军工、稀土、环保等题材股。然而,本周的反弹行情中,涨幅前列的却是一些不出名,甚至是鲜有人关注的个股,如金丰投资、金山开发、浙江东日(600113,收盘价10.92元)等。把握它们的特征,有助于投资者在这波行情中找准潜力股。

    休眠股的特征

    从五大躁动板块来看,领头的个股均是不太知名的股票。

    如4月份连续3个涨停的新海股份(002120,收盘价9.99元),是生产打火机、点火枪、喷雾器的一家企业,这一主营似乎无法与之前的任何题材联系到一起。然而,就因为公司设立了小额贷款公司,故遭到爆炒。

    从成交量看,在4月份躁动的个股,此前往往鲜有资金关注。

    比如金山开发成交额在2011年底、2012年初一度低至日均200万元,即使是在拉升前的3月30日,该股的成交额也不到600万元。但仅仅几天后,该股的日均成交额就过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显示,2012年1月6日~3月29日的55个交易日里,金山开发的总成交金额为5.3亿元,日均成交额仅964万元。但在3月30日~4月13日这8个交易日,其成交金额达5.7亿元,日均成交额7125万元。

    这些躁动的个股,业绩也一般。比如金山开发的市盈率高达4547倍,地产股浙江东日的市盈率也高达48倍,新海股份的市盈率同样高达71倍。

    把握两点找准机会

    为什么这些看上去乏善可陈的休眠股会成为炒作的对象?

    有私募人士总结为两点:

    首先,市场资金面还不富裕,炒冷门节约资金。“如果一只股票关注的人太多,要么机构购入了很多,不便于游资炒作;要么是一旦拉抬,跟风盘太多。”

    其次,由于先前少有被关注,这些个股反弹以来涨幅往往不大。比如金山开发在1月6日~3月4日第一波反弹期间涨幅仅为26.2%,排名所有股票第846位;新海股份的涨幅为25.81%,排名877位;金丰投资以24.49%的涨幅排名985位。“补涨也是休眠股易于炒作的原因之一。”该私募人士说。

    对于未来行情的机会,《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综合分析人士的观点得出“四步走”选股策略。首先是勾勒出政策受益板块的大范围;其次是在这个受益板块中寻找鲜有机构大举持仓的不知名个股;然后选出流通市值适中的股票,范围在10亿元(如上涨前的金山开发)至25亿元(如上涨前的金丰投资)之间;最后是挑选出之前没有遭到过爆炒,成交量比较稀少的股票。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老法师看盘:金融改革左右行情

    下一篇

    四月 A股躁动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