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机构现逢高减持迹象 基金脱敏“利好消息”?

    2012-04-14 01:11

    “企业分化将成为未来地产板块走势的一个主要特征,不过不少地产股目前的估值的确被低估,可以逢低配置。”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李新江    

    每经记者 李新江

    连番传出的利好消息,似乎并没有刺激公募基金大肆抄底的神经。

    “在市场连番回暖和下跌的冲击下,公募基金对于短期行情的追击已经渐渐脱敏。由于体量较大,很难根据市场短期变换做出仓位调整,因此不如坚持一个中长线的布局。”北京某基金研究员昨日(4月13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沪深交易所披露的盘后数据显示,近期机构席位交易趋于活跃,但是否能形成增持抢筹的合力仍值得关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本周四市场41.93点的大涨中,沪深两市龙虎榜个股中,遭到机构席位抛售的要多过买入的,显示出可能有机构投资者有意在市场大涨中抛售离场,或对市场造成“多杀多”的负面影响。

    机构席位有所活跃

    本周四,上证指数放量站上了60日线,同时站上2350点,沪深两市逾50股涨停。截至周五收盘,上证指数收报2359.26点,成为此前市场再度回调之后,颇令市场人士振奋的一波转暖行情,

    在此之前,疲软的宏观经济数据制约大盘反弹力度,从已公布的数据来看,国内经济增速以及社会总需求仍处于回落阶段,一季度GDP为8.1%,同比环比均出现回落;但是,3月信贷投放1.01万亿元与3.6%的CPI还是略超市场预期,显示未来政策与市场的博弈仍将贯穿二季度。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本周机构席位现身交易有所活跃,不过从机构席位的操作方向来看分歧仍然较大,并未有效形成联合做多的合力。

    以本周三数据为例,涨幅居前个股中华企业获得机构席位一买一卖,不过买卖额度相差不大,此外招商证券东莞东城西路营业部和华龙证券上海中山北二路营业部席位均有超过千万元的大额买入,游资增仓迹象明显。

    同时,也有沈阳机床周三获得两家机构席位联手买入,远大于一家机构席位的卖出数量。

    统计数据显示,上周共有143只个股登陆沪深龙虎榜,除了表现强势的中华企业、皖维高新、浙江广厦和沙河股份等个股,跌势不断的ST海龙、獐子岛和国统股份等个股也获得一些机构席位现身交易。

    有不少个股在游资的炒作下连连走出涨停板,但由于游资多获利出逃,也给个股走势带来一定不确定性。以东方宾馆为例,在连续涨停中,前期介入的中信建投杭州解放路营业部等券商席位选择了获利出局,这一类个股的交易中则鲜有机构席位现身。

    大涨中惊现机构抛售

    在上周机构席位交易中,一个更为明显的现象是机构席位抛售部分强势上攻的个股,这被一些业内人士诠释为获利离席,北京某基金研究员认为,“机构投资者有意在市场大涨中抛售离场,可能对市场造成‘多杀多’的负面影响”。

    据该研究院判断,目前公募基金仍然缺乏联合做多的动力,“当前的市场依然没有完全摆脱压力区间的压制,当前还不能就此断定市场已经开启了新的上涨之路。”

    记者观察本周四市场大涨期间机构席位的动向发现,有多只表现突出的个股遭到机构席位抛售。

    上证所数据显示,本周四价格涨跌幅偏离值达7%的3只股票中,除浙江广厦外,兰州民百和长江投资两只个股第一大卖方席位均被机构占据。分别卖出25.04万元和647.47万元。

    深市方面,当日龙虎榜机构席位同样卖多买少。值得注意的是,国海证券遭到一家机构席位卖出约2100万元,陕国投A遭到两家机构席位卖出3300万元,两只个股均没有机构席位买入。而在本周一,攀钢钒钛遭到两家机构席位合计卖出超过7000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中,热门个股也存在同样的情况。本周三,汤臣倍健、新海股份等多只个股也遭遇机构抛售。汤臣倍健盘后数据显示,买方席位均为券商各地营业部,卖方席位前五席被机构占据三席,卖出金额达2095.76万元。

    本周三,因参股典当行业而获得利好消息推助涨停的通程控股,遭到3机构在大涨之际趁机出逃,共计卖出2400.39万元,占全天成交量的19.7%。

    地产股现分化

    地产股方面,尽管上周杭州有地产公司破产,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情况引发市场极大关注,不过在周二地产股拉动大盘回升之后,地产股连续上演涨停潮,成为本周市场上别致的景色。

    与此同时,地产股是否“否极泰来”的争论也甚嚣尘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多位基金经理了解到,业内对于地产股的行情判断主要还是依赖企业的经营数据。

    北京某基金经理指出,“企业分化将成为未来地产板块走势的一个主要特征,不过不少地产股目前的估值的确被低估,可以逢低配置。”

    从沪深交易所披露的盘后数据来看,在部分地产股遭到机构强势布局的同时,深天健、沙河股份和中华企业等则遭到机构席位逢高抛售,颇值得市场人士关注。

    “地产股成为本周大盘的主要拉涨力量并不奇怪”。北京某基金经理指出,“目前市场对于部分地产股投资机会的观点颇为趋同。”

    数据显示,周二地产指数上涨2%,周三,地产股上演涨停潮。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使得地产板块重新以热点的形式回归部分基金经理视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其中部分优质成长股、低价股成为基金经理低位博反弹的主要品种。

    以周二行情为例,泛海建设等前期强势股的涨幅均没有超过5%,而以中茵股份、多伦股份为代表的新一批地产公司成为领涨股。周二率先涨停的中茵股份总股本仅有3.27亿股,涨停和接近涨停的多伦股份、莱茵置业总股本分别为3.4亿股和6.3亿股,当日股价不过是7.49元和5.29元,显示出资金面正在成长和小盘概念的地产股中首先试水。

    本周四,深振业A被一家机构席位携国信证券深圳泰然九路营业部、中信证券深圳深南中路营业部等四家游资席位占据该股前五大买入席位。

    在地产股价格频频走高过程中,部分个股也遭到机构抛售,颇值得投资者关注。

    数据显示,4月13日,沙河股份遭到两家机构席位卖出2200万元。

    “仅从机构席位来看,在部分机构看多的背景下,做多的风尚仍然比较保守。”北京某券商研究人士指出。

    根据某券商关于地产板块的观察,已经公布的2011年房企年报显示,六成上市房企面临库存和负债双双增加的压力。国内500强房企的库存已达到4.9945万亿元,平均每家500强房企的存货已达到99.89亿元,创历史新高。

    北京某基金经理指出,各家房企销售表现分化明显,所处市场景气程度和公司采取的销售策略成为决定公司销售好坏的核心因素,“目前看去库存仍是行业的核心关注点,建议继续关注全国性龙头和刚需城市区域龙头”。

    针对经营业绩可能出现分化,上述基金经理认为,2012年全年的房地产市场应该是稳健发展的一年,企业分化将导致地产股后期的市场表现也将出现分化,建议投资者在布局时关注企业的经营能力。

    基金经理观点趋保守

    本周四,新华社发稿称,当日深圳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关于加强改善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推进前海股权交易所建设等系列具体措施。这被认为是日前温州金融改革,引发浙江板块大涨之后,地区金融改革信号引发的证券市场新炒作由头。

    实际上面对突如其来的政策面支撑,以及资金疯狂炒作,公募基金已经开始热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采访了解到,目前基金经理对于这一波大涨仍然以保守为主,不过也有个别基金经理认为,近期可能会有大行情出现。

    新华基金认为,CPI、新增贷款等市场重点关注指标与预期的偏离度会对市场有较大影响。

    诺德基金指出,国内经济消费、投资、出口和工业增加值均显示不乐观,经济加速探底担忧成为困扰市场的主要因素。上游补库存,而下游继续被动累积,这必然导致价格传导不畅,最后量价齐跌。这是一个非常悲观的前景。但动态地从前景展望来看,政策微调“和风细雨”和维稳是主旋律。所以宏观流动性底部已经确认。

    天治基金经理章旭峰认为,随着国内经济总量与通胀预期的逐步回落,政府可调控空间逐渐增大,“震荡盘升”将是2012年股市主基调,市场已经进入底部区域。从二季度来看,中国经济与上市公司业绩仍处于波动阶段,但是结构性机会也将愈发突出,中长期布局“大消费+新兴产业”,自下而上精选个股将是首要策略。

    不过北京某知名基金经理则保守得多,“随着个股的炒作再次达到高潮,在没有完全突破目前的压力区间之前,仍要保持一份谨慎的心态。”

    ·基金仓位

    公募再度落后市场 中小基金公司减仓明显

    每经记者 李新江

    清明假期后,A股摆脱了节前的大幅下跌走势,在利好因素的刺激下,股指走出了一波较为强劲的反弹行情。但从基金操作来看,本周基金却延续了前一周的主动减仓势头,在反弹中继续降低仓位。应该说对基本面的担忧是延续了节前市场大幅下跌的逻辑,但从短线时机把握来看,基金滞后市场较为明显。

    基金本周减仓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4月12日仓位测算数据显示,本周偏股方向基金平均仓位相比前周继续显著下降。可比主动股票基金加权平均仓位为82.1%,相比前周下降1.43个百分点;偏股混合型基金加权平均仓位为76.56%,相比前周下降1.33个百分点;配置混合型基金加权平均仓位67.7%,相比前周下降3.16个百分点。测算期间沪深300指数显著反弹5.21%,被动增仓效应较为明显。扣除被动仓位变化后,偏股方向基金的主动减持力度更大。

    本周非股票投资方向的其他类型基金的股票仓位变化相对较小。其中,保本基金加权平均仓位6.63%,相比前周微升0.55个百分点;债券型基金加权平均股票仓位9.27%,相比前周微降0.23个百分点;偏债混合型基金加权平均仓位28.72%,相比前周下降1.13个百分点。

    从不同规模划分来看,三种规模的偏股方向基金加权平均仓位均继续下降,小型基金主动减持更加显著。三类偏股方向主动型基金中,大型基金加权平均仓位78.45%,相比前周下降0.78个百分点。中型基金加权平均仓位80.02%,相比前周下降1.3个百分点。小型基金加权平均仓位78.08%,相比前周下降2.15个百分点。

    中小公司减仓明显

    从监测数据来看,中小公司表现更为明显,中海、泰信等小公司旗下多只产品大幅减仓;中型公司中汇添富、招商、泰达宏利等旗下基金减仓最为明显。大型基金公司表现得较为平稳,南方旗下基金减仓相对明显,华夏、博时、易方达、嘉实等个别产品主动减仓。增仓基金相比之下显得凤毛麟角,天弘、金元、万家等旗下的小基金大幅增仓。

    从具体基金来看,在大跌之后迅速反弹中,基金操作方向出现明显分化,减仓和增仓的力度都较为显著,但选择反弹中减持的占到多数,尤其是部分重仓基金减仓明显。扣除被动仓位变化后,59只基金主动增持幅度超过2%,其中仅10只基金主动增仓超过5%。而减仓基金数量则继续增加,247只基金主动减仓幅度超过2%,其中132只基金主动减仓超过5%。

    业内人士指出,本周股市在利好因素的刺激下摆脱了之前大幅下跌的趋势。官方PMI数据以及较好的信贷数据降低了对经济硬着陆的担忧,而有关资本市场的利好政策,加大QFII等外资入市等消息也刺激了市场的持续反弹。但CPI超预期,上市公司业绩不及预期也为后市埋下隐忧。短线反弹与基本面相互矛盾的信号使得基金操作与市场走势出现明显悖离。应该说对基本面的担忧是延续了节前市场大幅下跌的逻辑,而这也促使基金在反弹中继续减仓。从短线时机把握来看,基金滞后市场较为明显。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题材类基金接踵而至“另类”投资价值几何?

    下一篇

    川润股份家族控制人拟减持5%~15%股份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