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跌宕还是趋稳 博鳌论坛嘉宾激辩楼市走向

    新华网 2012-04-03 15:26

    博鳌亚洲论坛2012年年会上,围绕今年楼市走向,中外与会嘉宾展开激烈碰撞,探寻房价回归的“市场底”。

    那么,房价还有多大下行空间?

    与会嘉宾、成都大学副校长张其佐认为,如果地方政府严格执行目前的楼市调控政策不动摇,市场底部最迟将在年底前出现,房价至少还有15%至20%的下降空间。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则认为,经过去年的调整,目前大多数中小城市房价基本合理,但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房价回归合理会很艰难。

    一些与会嘉宾认为,不能忽视“房价合理回归”过程中的地方政府阻力。“市场底”何时出现,调整程度是否合理,还取决于地方政府会否自行给楼市“松绑”。

    “如果成交量回暖和价格止跌两个指标同时出现,就可以确认底部出现。”杨红旭说,乐观地看,今年楼市“市场底”将出现在第二三季度。

    但部分与会嘉宾也表示,如果从房价收入比等因素看,房价市场寻底还需要较长时间。

    “显然,目前我国房价收入比和房地产平均利润仍然过高。”张其佐认为,我国房价收入比应控制在3:1至6:1之间,房地产平均毛利率控制在10%至15%之间为宜。

    改革跟进:政策退出应避免新的“报复性反弹”

    在调控高压下,当前楼市投资投机性需求得到有效遏制,正是推行房地产制度性改革的良好时机。

    “目前房地产调控效果仍是短期的,短期的需求调控往往压抑下一阶段供给,反而会给以后房价带来上涨压力。”张其佐说,调控政策频繁多变,也会带来市场剧烈波动。

    “既然是短期调控政策,就早晚要退出。”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说,只有制度建设才能“填补”政策退出的空间。否则,楼市调控就难以走出“越调越高”和“报复性反弹”的怪圈。

    对于房地产如何深度改革,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认为,“双轨统筹”是解决目前房价过高的重要手段。“政策轨”上的保障房供给是政府要牵头“托底”;对商品房价,政府不应再用行政手段一味强力干预。“市场轨”上政府应该主要管规划、管规则、管收税。

    贾康建议,“十二五”期间,一线城市应先后跟进征收房产税。房产保有环节征税可以形成多种正面效应,合理激励地方政府转变职能,在配套改革中解决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

    “2012年是房地产的转折年。”潘石屹认为,开发商“有钱就能圈地,盖房就能挣钱”的开发模式已结束。政府应该转而用税收政策、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通过增加土地供应等市场配置资源手段稳定楼市。

    今年,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全国联网、房产税试点范围扩大等“制度层面”的改革将加速推进。与会嘉宾认为,考虑到我国城镇化进程在加快,要避免“过山车”式的房价反弹,楼市改革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本文来源:新华网 作者:王晖余、徐蕊)

    上一篇

    中石化与沙特合资聚碳酸酯项目天津开工

    下一篇

    周小川:量化措施结合价格措施实现软着陆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