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权利博弈+利益冲突”私募“分手”潮涌现

    2012-03-31 01:50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朱秀伟    

    每经记者 朱秀伟

    来自第六届私募高峰论坛的消息,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共有617家私募基金管理人,阳光私募证券基金产品多达1789只,总规模更是高达1600亿元,相比2010年,规模增加了400亿元。

    伴随阳光私募群体日益壮大,私募的生态也在迅速生变。近两年以来,私募分手潮涌现,闹分家、闹分手的越来越多,有的和平分手,有的则是互相拆台,两败俱伤。

    这些层出不穷的“分手”案例背后有何共性?分手对老东家会否带来冲击?《每日经济新闻》对此展开了调查。

    私募分手潮涌现

    一年一度的私募高峰论坛目前正在深圳召开,但风头却被两个人完完全全地抢走了。两位主角分别是:吕俊,上海从容的董事长,私募大佬,上投摩根前投资总监;姜广策,医药行业资深研究员。

    其实,近年来,私募分家的案例层出不穷。同样是出身公募,同样是明星基金经理的曾昭雄,日前也离开老东家,创立了自己的私募。此前,曾昭雄供职于合赢投资。对于分手的原因曾昭雄的回应是理念的不合。此前,合赢投资的另外一位元老刘鹰也同样离开了合赢自创门户。

    但区别于从容的是,曾昭雄为和平分手,他表示已与大股东达成共识,合赢6只阳光私募产品中的3只将由曾昭雄的新公司管理。

    一轮牛市能成就一批人,但斌就是其中之一。2008年大熊市后,情况却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亏损的现实让但斌“抱股不放”的做法被外界所诟病。面对外界质疑,但斌似乎并不打算改变,这从他几乎每天都更新的博客中也能体会到。

    不过,但斌的投资理念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其中甚至包括他的早期合伙人钟兆民,也在去年“分道扬镳”。

    钟兆民在出走后成立了一家新的公司,工商登记资料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1年4月,全称是“深圳东方港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与以前的公司名称仅仅只有“后缀”不同。显然,两方都不想放弃名声在外的“东方港湾”这一招牌,甚至连两家公司工商登记的地址也极为相近:一家是深圳福中三路诺德金融中心27楼,另一家则是深圳福中三路诺德金融中心27楼-01。此外,在钟兆民成立的新公司中,但斌也持有20%股份。

    在2008年的大熊市中,深圳金中和凭借长时间空仓且抓住期间反弹,一举夺得当年的冠军,而当时的核心人物邓继军目前也已经“单飞”。

    在2010年年底,金中和网站上投资总监邓继军、研究总监彭讯的名字已经消失,据了解,两人成立了一家合伙企业。对于分手的原因,邓继军公开表示并非是因为金中和业绩下滑,而是投资理念上存在分歧。

    2009年,广东新价值声名鹊起,罗伟广担任基金经理的新价值2期以192.57%收益一举夺得当年阳光私募冠军,但另外一位新价值的基金经理也同样出彩,他就是唐雪来,所管理的产品以156.66%的收益夺得了当年第二名。

    不过,唐雪来很快就选择了自立门户,在深圳成立了一家名为深圳财富成长投资有限公司的阳光私募,凭借在新价值积累的人气,唐雪来连续发行了多只产品,业绩表现也颇为不俗。

    深圳菁英时代的副董事长文婷也离开了原公司,创办了一家名为深圳富来投资管理的公司。对于离开的原因,文婷的说法也是投资理念与老东家不太一致。

    有的闹得不可开交,有的则是和平分手,但私募分手案例的确逐渐增多,而且大都是明星私募,他们背后都有何共性?

    股权成分家诱因

    “私募界也是一种行业,都无法逃脱“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行业整合规律。在当前投资经理浮躁与熊市持续的背景下,更加凸显。我们认为,私募分家分手的共性因素有二:首先是熊市背景下,私募业绩下滑,业绩的下滑直接导致了收入的减少和分配的不公,经济因素是绝对的主因;其次是穷则思变,经营的困顿和来自客户的压力,往往会引发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质变,股权和人事的变动成为分家的诱因。”来自壹私募网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李镰超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道。

    私募的分手,必然会跟老东家带来冲击,那么到底有哪些影响?

    “一方面,这些私募经理的离职使得原有产品的明星光环不再,而且会带走一些相熟的客户;另一方面,客户也会对接管产品的私募经理有所顾虑。因此,基于这种原因,会导致部分客户赎回产品。还有,就是离职所带走的老东家的骨干,毕竟私募公司公司人员本来不多,短期内会造成人手断缺。也会对原来的投资团队的结构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文婷离开菁英时代,带走副总裁苏志坚,邓继军带走研究总监彭迅等。最后,就是恶性分手事件,双方互掐,还有劝赎。”李镰超就认为“姜吕事件事实上已经使原有客户对这家公司或多或少地失去信心,对公司形象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自立门户效果不乐观

    分手之后,大都选择了自立门户,但从效果看似乎并不理想。“自立门户的效果,就目前而言,绝大多数单飞的基金经理业绩并不理想。而且私募自立门户时间尚短,现在还无法做出定论。主要原因是由于市场行情不好,无论单飞还是合伙都无法逃离熊市这个背景;另一方面由于离开原有的公司,新公司投研团队的不成熟和磨合的问题。”

    另一种说法,阳光私募往往“一山不容二虎”。

    李镰超认为,在私募圈子里“一山不容二虎”也不是必然的,最大的冲突源自于创始人与加盟 (合伙)基金经理。事实上,在私募圈子里,只要利益分配得当,私募内部核心人员结构还是能维持稳定的。当然,大部分时候是创始人(大股东)不愿让渡部分权力或者利益产生冲突。所以常常是“能共苦不能同甘”。

    如此多层出不穷的案例,那么私募“闹”分手背后到底有何深层次原因?

    “我们认为私募分家的深层次原因都是权利的博弈和利益的冲突,而不是投资理念或者为人处世的不同。这已经在姜广策与吕俊散伙后逐步升级的事件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此外,私募公司的治理也长期存在问题,私募公司由于规模小,很少去注重公司治理方面,下放权力不足、激励机制不足等都是普遍现象。”广东理财研究会副秘书长、壹私募网研究总监刘进义分析道。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2245再成支撑 A股4月有反弹

    下一篇

    2245再成支撑 A股4月有反弹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