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杨可瞻 胡健
每经记者 杨可瞻 胡健
毫无疑问,本周是印度的大日子,因为金砖国家峰会在其首都新德里召开。
“金砖银行”的提议成为本次峰会焦点。昨日(3月29日),金砖国家银行合作机制成员行将在各国领导人的见证下,共同签署《金砖国家银行合作机制多边本币授信总协议》和《多边信用证保兑服务协议》。
但就在同一时间,同一城市,另一场顶级会议也拉开了序幕,参会者是两位不同寻常的客人:劳埃德·布莱克芬和吉姆·奥尼尔,前者是高盛主席,后者是高盛资产管理主席。
高盛“12罗汉”高调赴会
本周,印度新德里召开了为期2天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四次会晤,会议重头戏是金融合作,包括探讨建立金砖国家独立金融机构等话题。不过,相比于峰会隆重的会议内容,高盛高管同期的突然造访更像当地宝莱坞巨星一样,勾足了人们的兴趣。事实上,这还是他们在印度的首次会议。
据悉,高盛本次赴会的12人团队堪称星光闪耀,除布莱克芬和奥尼尔外,其他人还包括61岁的亿万富豪拉克西米·米塔尔,他是全球钢铁龙头米塔尔的CEO。
根据行程安排,高盛团队将以晚会形式会见印度政府官员和大商贾,包括信实工业有限公司主席MukeshAmbani,以及印度最富有的人。另外,印度的第一大财团塔塔集团主席RatanTata也在高盛会晤名单中。据悉,当天晚会安排在塔塔集团旗下的豪华酒店TAJ。
不过,在这些奢华的外表下,印度经济却不能令人开心起来。根据吉姆·奥尼尔的报告,尽管印度经济可能在未来10年~20年里保持10%的经济增速,但这必须建立在提高生产力的假设之上。根据对未来经济增长变量和生产力的估算,印度经济很可能在金砖国家中处于垫底的位置。
本月印度财务大臣曾表示,在截至2012年3月底的财年中,印度经济可能增长6.9%,为自2009年以来新低。而根据高盛预测,新财年印度经济将增长7.2%,中国则将增长8.6%。
对此,奥尼尔坦言,印度的失败正是因其无法满足不断上升的市场预期,如果没有更强有力的政治改革,10%的经济增长恐将成空中楼阁。
事实上,高盛此行的目的还有一个,即怎样在印度展开更广泛的业务。资料显示,去年这家华尔街银行获许成为印度主要承销商,职责是承销该国国债。不过,高盛向印度递交的商业银行申请已2年未果,这也使其成为少数没在印度有该业务的美国银行。
最有力的步伐:提议金砖银行
高盛的首次造访凸显了金砖国家的重要性,这从金砖国家峰会本身也可见一斑。
回顾今年2月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会议,金砖国家的财长曾提议,共同组建一家发展银行,希望其成为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之外的另一种选择。
印度政府规划委员会副主席阿拉瓦利亚日前表示,世界需要更多的银行,设立“金砖国家银行”最大的目标在于通过跨国金融机构,增加发展中国家基础建设投资的贷款规模。
但针对金砖银行这个提法,世行行长佐利克表示,“金砖国家联合组建一开发银行的计划很难启动,并且难以在专业技能方面与世行匹配。”
但佐利克同时也友好地说,如果金砖国家果真成立开发银行,世行将与之紧密合作。
对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表示,金砖国家成立银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目前可能还是意向,还有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如何协调合作的问题,但确实是一个有意思的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学者李巍也指出,关于正在酝酿中的共同开发银行,它将有可能成为一个不使用或者说不主要使用美元的国际多边金融机构。
他称,这是金砖国家抱团推动国际金融改革所迈出最有力的步伐,对于削弱美元的垄断性国际地位,提升金砖国家的国际金融影响力意义重大。
不过,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执行主任、副研究员黄薇则指出,现在国际货币基金体系,在可见的3到5年间将会是美元主导,结算货币依然会是美元。现在离抛弃美元这个提法非常遥远。
金砖国家经济增速放缓
昨日,金砖五国发表联合声明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需要改革,赋予新兴经济体更大的投票权,以确保获得更多贷款。
另外,声明还表示,西方宽松货币政策,令大量资金流入新兴市场并造成价格波动,损害了新兴国家经济。
金砖国家敦促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紧急审议份额制度,以保护所有国家的利益,并对IMF改革进程缓慢和配额问题表示关切。
金砖国家称,它们将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候选人竞选两大组织的首脑职位。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在联合声明中重申,IMF和世界银行的领导人需要通过开放、择优的程序来选举。
姑且不论西方是否给新兴市场经济带来了伤害,但金砖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据Bloomberg统计,截至去年年末,金砖四国经济整体增长5.3%,较2010年3月底时的8.5%已明显回落。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10年中,金砖四国整体增长最快发生在2007年中期(增速为9.3%)。而在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这四个成员国中,经济回落最快的当属巴西。其2010年3月时增速高达9.3%,但去年底时竟已回落至1.4%。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