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
以家庭为单位征收个人所得税,可以充分考虑一个家庭的实际支出情况,公平地衡量纳税人的纳税能力。相比按个人纳税,“家庭税”税制更人性化,有助于发挥个税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为此,近年来关于我国按家庭征个税的呼声日渐高涨。
如今,地税系统启动个人信息联网工作,解决“人户分离”、“异地收入”下同一家庭成员收入统计的问题,让人们看到了一丝曙光。不过,仅仅做好这些还远远不够。必须看到,按家庭征税的关键,在于建立一个透明的个人收入分配体系,让政府部门毫不费力地知晓每个人的真实收入和家庭负担。目前,我国财富收入统计、支付的方式还不太现代化,现金使用量大;加之还没有建立起一种完善的收入申报制度,个人收入分配体系还不透明。国家统计局从2000年起一直在发布农村居民的基尼系数,但城镇居民的基尼系数却迟迟没有发布,原因就是难以获取高收入人群真实的收入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收入来源单一的工薪阶层,由于有单位代扣代缴个税,几乎无法逃税;而收入渠道多而隐蔽的高收入者,反而容易逃税。这就有可能造成一种不公平的现象。据统计,近年来工薪阶层一直是个税缴纳的主力军,占全国个税总收入的比重高达50%左右。而另一方面,高收入者逃税的现象却十分严重。2009年,全国仅有近269万高收入者自觉进行了纳税申报,共缴纳税款1384亿元,只占个税收入总额的35%左右。
显然,全国地税个人信息联网只是把分散的已知信息整合起来,并不能解决收入透明问题。而在收入不透明的背景下,这样联网建立的信息库也注定是片面的、不完整的,不能真实反映每个家庭的收入情况。因此,要想尽快推动按家庭征个税,必须先让社会收入透明起来。
目前世界上多数发达国家实行“家庭税”,其背后都有强大而完备的收入透明体系在支撑。在欧美,个人的所有收入基本不用现金支付,而是全部打到其银行账户上,这也便于政府部门有效地进行监管。在美国,每个人都有专门的社会保障号码,它不仅用来记录公民一生的工作及收入情况,还能与社会保险、住房保障及贷款申请等公共政策实现 “无缝对接”。如此,每个人的具体收入及家庭负担情况,都在政府部门的视野之中。
基于此,应当先让收入透明,再谈家庭征税。首先,在容易产生灰色收入的重点领域实行阳光工资,清理、规范各类津贴、补贴,提高收入透明度;其次,努力建立法制化的财产申报制度,健全以权力监督、行政监督为主,司法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为辅的多层次监督体系,加大对公务员财产的监督力度;此外,建立严密的监控网络和信息共享机制,通过不同渠道掌握纳税人的相关信息,覆盖公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