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农业部代理副部长率团来华谈贸易,近40家农业企业的代表参与。大豆在中美农业贸易关系中非常重要。
每经记者刘林鹏 实习生 熊玥伽 洪晓钦 发自成都
美国农业部代理副部长迈克·斯库斯在接受每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60%的大豆销往中国,大豆在中美农业贸易关系中非常重要。以大豆产业为媒,中美农业乃至更广泛领域的经贸合作存在巨大商机。
上周五,美国农业部代理副部长迈克·斯库斯(Michael T. Scuse )带领有史以来最大访华代表团来到成都进行贸易访谈。据悉,从3月23日到3月28日,AgWorld国际、Airfresh海产、中国爱荷华集团等美国近40家农业企业的代表参与到此次贸易项目,这些代表来自各个农业领域,包括新鲜与冷冻食品、奶制品、肉类与禽类、酒类与消费者大量需求的产品以及林业产品等。
作为中国西部最为重要的经济、交通与通讯中心,成都成为此次贸易项目的首站。23日上午11点30分,由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举办的代表团欢迎仪式及媒体采访现场已经座无虚席。美国农业部代理副部长迈克·斯库斯表示将通过农业活动优化美国与成都的企业合作,在致辞之后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这次访华是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现在美国有越来越多的农产品销往中国,中美已经是真正的合作伙伴了。”斯库斯说。“美国和中国要鼓励农业和私营届的相互联系,扩大贸易机会,减少贸易壁垒。通过各种农业贸易合作,保证所有消费者有优质廉价的食品,促进中美农业关系的发展繁荣。”作为农业部副部长,斯库斯先生还自己经营着一万多英亩的农场,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对农业有着深刻的了解。
在过去的三年中,美国出口到中国的食品和农产品已经增长了80%,双方合作不断加深。2011年,中国成为美国农产品最大的市场,进口了200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同时解决了16万美国人的的就业问题。
“中国和美国有特殊的联系,希望通过这次机会双方进行更深入的对话。同时,我们确保美国农民、牧场主和生产者能够继续为中国以及亚太地区提供优质的食品和农产品,始终是可靠的供应商。”斯库斯副部长说。今年2月,中美两国签署了一项未来五年的战略伙伴合作规划,该计划主要集中在农业科技、贸易、教育、通过技术交流和深化合作,加强关键的领域的协调沟通,包括食品安全与新兴技术。
斯库斯认为,美国和中国农业合作还面临着挑战。他说:“今后,中美需要加强食品安全的合作,利用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此外,鼓励企业积极寻求合作,拥抱机会,鼓励农业和私营界的相互联系,避免出现食品的通货膨胀。”
据悉,来自美国的六个州相关农业部门的代表也计划参与此次贸易项目,分别是爱荷华农业秘书比尔·诺西、俄克拉荷马州农业秘书吉姆·里斯,以及来自北卡罗莱娜州、伊利诺斯州、堪萨斯以及南达科他州的代表。
公开资料显示,通过参与此次贸易项目,美国农业企业将获得第一手的市场信息,直接与政府决策人进行接触,并可与商业接洽人、分销商以及进口商进行单独的会议和会谈,这样,美国企业可以更容易地进入中国市场并在中国进行更好的发展与壮大。
中美农业合作的前景是光明的,据悉,美国正在努力扩大出口机会和降低贸易壁垒,努力推进农产品出口至2011年之后创纪录的水平。
美国农业部代理副部长迈克·斯库斯先生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问:
NBD:上个月中美签订了67亿的大豆订单。请问大豆在中美农业关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迈克·斯库斯:美国60%的大豆出口销往中国,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因此,大豆在中美农业贸易关系中是非常重要的。
NBD:近期,有报道显示,美国农业部表示中国棉花收储政策导致的竞争,推高了世界棉价,并妨害了全球纺织业购买棉花从事纺织的能力。您怎样解释这一点?
迈克·斯库斯:中国是美国棉花的主要进口国,对棉花的储备要求高,进口的棉花就多。中国加大棉花购买和储备,影响了供需格局。这样一来,国际棉花供需市场就变得紧张,因此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棉价有所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