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周之内,华夏基金已经陆续“解禁”了旗下华夏复兴、华夏经典、华夏收入和华夏稳增四只基金的日常申购业务,引来同行业侧目,同时也惹来市场多番揣测。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李娜
每经记者 李娜
短短一周之内,华夏基金已经陆续“解禁”了旗下华夏复兴、华夏经典、华夏收入和华夏稳增四只基金的日常申购业务,引来同行业侧目,同时也惹来市场多番揣测。华夏基金的举动,真的是如外界所猜想的那样,看好A股市场的未来表现?
困扰已久的股权问题终于在去年尘埃落定,不过华夏基金截至目前也仅申报一只创新产品港股ETF。作为议价能力超强的华夏基金,为何其A股新基金迟迟未亮相?为何选择营销老基金?
与此同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多番了解到,华夏基金极有可能在近期还将恢复华夏行业优势和华夏蓝筹两只基金的日常申购业务。
50亿份以下的老股基开放
过去的一周,华夏基金开放旗下基金申购的一系列举动,引起了基金同行和基民的注目。
3月10日,华夏基金发布公告,宣布自3月15日起恢复华夏经典配置和华夏复兴两只老基金的日常申购业务。本周三,“为满足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华夏收入和华夏稳增两只老基金也将打开申购。可见,华夏旗下老基金开放申购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公开资料显示,在这之前,华夏复兴等基金暂停申购的时间已超3年。华夏基金此举的背后,也引来了市场的揣测。
作为国内做大的基金公司,华夏基金旗下共有24只开放式基金,2只封闭式基金。从基金的规模来看,截至到去年四季度末,开放式主动型偏股型基金规模在50亿份以下的总共有6只基金,除去华夏大盘精选和华夏策略精选外,上述四只老基基金刚好落在此范围内。华夏经典和华夏收入两只基金的份额均不足15亿份,而华夏稳增和华夏复兴的资产规模也都在35亿份以下。
而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上述四只老基金的开放申购只是起点,华夏基金未来仍将有老基金打开申购。
一位接近华夏基金的人士就明确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华夏基金接下来还会打开一些老基金。正常情况下,估计王亚伟掌管的两只产品,还有规模比较大的华夏盛世成长和华夏红利两只基金不会开放。”
而据消息人士透露,华夏基金接下来极有可能会恢复华夏行业和华夏优势增长两只基金日常申购业务,其恢复的具体时间有可能会在下周。
近亿元资金流入
对于此次陆续打开老基金的申购行动,华夏基金此前在公告中表示,是为了“满足投资者的需求”。
“华夏基金过去几年都没有发新基金,经历熊市下来,老基金的份额也在不断缩水。现在市场估值比较便宜,投资价值中长期还是比较明显的。”沪上一位资深的基金销售人士如此表示。
然而,在开放旗下基金申购这件事上,华夏依然采用了自己的策略。无论是满足投资者需求,还是满足市场投资价值的角度来看,华夏基金本可以将老基金一次性开放,而此次却选择了分批分期解禁。
沪上某合资基金公司的销售人士表示,一次性打开几只基金远远不及陆续放开老基金更吸引投资者注意,吊足投资者的胃口,后者的宣传效果更为明显。
不过,也有华夏基金的销售人士表示,公司并没有对上述两只基金进行大力推销。老基金开放申购,无论是从银行等代销渠道、公司内部工作等都还需要时间准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华夏复兴股票、华夏经典混合基金在开放申购的首日就共吸金4000多万元,其中机构当日就购入2000多万元基金。开放后两天时间,两只基金申购及转换转入资金量就达到近6000万元。在时下,固定收益类基金独占风头,偏股型基金发行甚是困难的大背景下,上述两只基金的吸金能力毋庸置疑。
沉默的A股新基
历史数据显示,华夏基金的自购以及老基金的开放申购时点,总是和市场底部和顶部有着一些“巧合”。对于目前指数在2400点一线盘亘依旧的A股市场而言,不少投资者愿意将华夏的行为其解读为对沪深股市未来表现的信心。
然而,事实是否真的如此?为何不见华夏基金申报A股基金新品亮相?
悬拖已久的公司股权问题终于在去年尘埃落定,华夏基金重回新基金大战场。众所周知的是,在新基金发行上,华夏基金往往拥有者令同行羡慕的议价能力。而其回归新基金市场的动向,也一直备受基金同行的关注。而证监会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除了早已申报的创新产品港股ETF外,华夏基金并无A股新基金的申报。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不久,华夏基金对现有基金经理团队做了自2007年以来最大规模的调整。同时公司最近两年充实投研团队,人才储备也相当丰富。
同花顺数据显示,过去两年间,全行业基金数量从2009年底的557只增加至943只。而华夏基金除了一只原有的专户产品因到期转为公募外,没有发行新基金。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也跌破2000亿元大关,从2009年底的2657.59亿元滑落到1790.87亿元,降幅高达33.7%。而同期公募行业总的资产管理规模下降了约19%。同时,其管理公募产品数量仅26只,也排在了前五大基金公司的最末端。
前述接近华夏基金的相关人士则是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其实,华夏基金内部对现行时刻发行新基金并不认可。华夏基金现有的产品线已完全布齐。相比之前,公司更注重产品创新,可能现在也没有比较合适的产品。另外,如果恢复申报新基金后,如果首只新品业绩不佳,这对公司的负面影响是很明显的。”
“现在新基金发行成本很高。从帮忙资金来看,尽管和去年年底相比要少一些,但股票方向的基金还是很困难。这些帮忙资金是留不住的,现在基金业同行对此认识也更为清醒。很多基金公司也选择将重点放在推广绩优老基金身上,不仅能将老客户留住,也往往有不错的宣传效果,成本上自然更为合算。”上述合资基金的销售人士如此表示。
北京某基金公司的销售人士也认为,去年华夏基金曾赎回大量老基金以应对中信证券大比例分红,公司员工的报酬也随之降低,新基金发行成本普遍偏高,多少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