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都宣布与英特体育合作,经营体育零售卖场。而就在此前,曾经自信满满的国美体育仅有的两家门店黯然退场。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郑佩珊
每经记者 郑佩珊 发自上海
3月8日,新华都宣布与瑞士体育用品零售商英特体育合作,在中国市场经营体育零售卖场。此举令已经步入高度整合期的国内体育零售行业再增搅局者。
国内体育零售行业,不到两年行业格局一变再变。数据显示,2010年国内运动用品制造和销售业所创造的收益达到了1600亿元,自2000年至今这一市场正在以年均20%以上的增速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国内资本纷纷涌向体育用品零售卖场,2011年1月,国美体育进入这一领域,并做出规划,在未来5年建立百家大型门店。然而不到一年时间,国美体育就以仅有的两家门店关闭的方式黯然退场。
就在国美离场不久,新华都(002264,SZ)却高调宣布将其业务板块再度拓展进入体育零售行业,而这一行为在业内看来风险并不小。
新加入者的“野心”
一位业内人士预测,“未来的中国体育用品零售市场会越来越集中,前三大零售商控制的市场份额极有可能超过80%。”
数据显示,百丽国际旗下滔博体育,以及宝胜国际、深圳领跑、上海锐力、沈阳鹏达和四川劲浪,为国内体育用品的主要代理商。控制在这些巨头手中的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著名运动品牌的市场份额高达70%。
如何抢夺国际一线品牌的市场资源?这对于新加入者无疑是一个极难跨越的槛。
从事多年零售行业的新华都,这次并没有贸然入局体育用品行业。其背后的瑞士体育用品零售商IIC-INTERSPORTInternationalCorporationGmbH(以下简称英特体育)是他这次豪赌的资本。
2012年3月6日,新华都与英特体育在福建省福州市签订了《主特许经营协议》和《独家品牌许可协议》,协议的签订意味着新华都将在国内展开由英特体育授权的特许经营业务。新华都董秘龚严冰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在2013年将开出第一家门店,“我们使用的是英特体育品牌,但是日常经营管理由我们负责。”
据他介绍,双方的合作分工为,新华都负责后端的日常管理、公司盈亏等,英特体育负责产品的采购以及与运动品牌的谈判。
记者同时获悉,这一次合作,双方对于中国市场野心并不小,“我们希望到2018年能开出80至100家门店。”
查阅资料,记者发现双方的合作早在2006年已有苗头。在2006年世界体育用品联合会年会暨中国国际体育用品产业论坛上,英特体育特许和全球贸易发展部负责人罗伯特·德科克出现在了众多中国零售商面前,并将这家此前并不为国内大部分零售商所知的全球排名靠前的体育零售企业推向了中国。2010年,这家瑞士体育零售企业在全球39个国家5300家授权体育用品商店的销售额达到101亿元人民币。
就在2006年的论坛上,罗伯特·德科克公开表示要寻求合作伙伴的意愿。龚严冰向记者透露,“这次的合作是英特体育主动向我们提出的。”
新华都大股东新华都集团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化企业,在经营矿产的同时还有商超板块的业务。“这是一个双方合作的前提,新华都在国内的零售业经验丰富。”独立评论人士马岗指出。马岗认为,英特体育看重新华都的最大原因在于新华都集团本身就有丰富的商业地产资源。
行业再生变局
作为世界知名体育零售商,英特体育的入局让国内体育用品行业出现更大变数。
马岗认为,由于国内市场的局面并不是一片大好,“英特体育此举也较为谨慎。”
其实不难发现国内体育零售行业的悲观情绪。2011年末国美体育宣布进军体育零售行业,不到1年时间就已经黯然退场。同时,国内另外两家有强大供应链支撑的体育用品零售品牌宝胜国际以及百丽滔博业绩也并不理想。从财报中记者发现,宝胜国际2011年利润较2010年增速已有下滑。
在此情况下,英特体育入局中国体育用品更多是抱着试水的心态,马岗分析。
根据新华都公布的信息显示,双方的合作时间仅为十年,而且对于新华都的授权也有一定的限制。
这主要体现在,双方限定的特许经营的区域仅包括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贵州、湖南、江西、湖北、安徽和浙江。
“体育用品零售行业目前的竞争格局极为残酷,”马岗指出,“在进入之前,必须先考虑生存问题。”
前国美体育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新华都要将体育用品零售发展起来,后方的货品供应链必须足够强大。”国美体育失败的一个原因在于,“国美体育很难拿到真正好的供应商当季的货品以及最好的货品。”而运动服装的潮流性已经显现,“很多顾客到国美体育以后发现过季产品过多感到失望。”
英特体育拥有耐克、阿迪达斯、彪马、爱世克斯等近30家运动品牌代理权,还是阿迪达斯和彪马的全球最大代理商。
业内人士指出,英特体育对于新华都的供给力度会有多大是一个很关键问题。而宝胜和滔博是被NIKE、ADIDAS等品牌所控制的零售模式,他们的品牌是有局限的,产品品类也有局限,他们卖的不是自己的品牌。
作为国际对手,英特体育在中国将与另一国际体育连锁巨头迪卡侬对抗。2011年,迪卡侬母集团组织架构调整,大中华区被列为与迪卡侬中国和迪卡侬全球属于同一层级。这一调整意味着迪卡侬的中国战略已经改变。
迪卡侬针对中国市场的扩张已经明显提速:从2010年1月到2011年4月底,迪卡侬在中国内地新开店铺数达到12家,是其自2003至今总店铺数的三分之一。到2015年之前,迪卡侬将在中国市场开出100家店。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