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假新闻是这样制造的

    每经智库 2012-03-09 17:47

    放眼现在的新闻界,微博等新媒体手段给同行提供了工作之便,但也在存在隐患:小道消息传播很快,但缺乏严谨的核查;网上有很多爆料,一线的、原创的采访调查精神减弱;一些知名记者做自媒体,但TA的个人行为和职务身份、报道和立场有时候发生冲突。

    每经编辑 涂劲军

    假新闻是这样制造的 ——从《欲盖弥彰》看“真实”的可贵

     

    周末利用晚上的时间看了早已耳闻的影片《欲盖弥彰》,看过之后真是后悔:因为太激动了,又一次失眠了。

    片子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来,讲述美国著名前杂志记者斯蒂芬·格拉斯身败名裂的故事。

    24岁的格拉斯为美国多份刊物撰写了数十篇具影响力的报道,风头一时无两,被誉为新闻界的明日之星;但其后被揭发捏造不实新闻达21篇之多,触发美国传媒史上的最大丑闻。

    如果这事发生在2012年的中国,此君也有微博的话,首先会被@辟谣小组曝光并被注销吧。

     

    斯蒂芬·格拉斯是华盛顿《新共和》杂志的一名助理编辑,1995年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后,他便加入了这家具有90年悠久历史、在美国颇有影响力的、以刊登政治和社会评论著称的杂志社。如果不是因为那篇他刚刚为《福布斯数据》杂志撰写的《黑客天堂》,人们也许永远无法知道真相。

    那是1998年前后,网络仍处于普及阶段,运用最广泛的搜索引擎还只有Yahoo!。在《新共和》,为了防止假新闻的出现,有一套前主编麦克尔·凯利从《纽约客》带去的制度。一篇可以发表的稿件,将经历3天的检验。先会转到资深编辑手里,他在电脑上编辑它,然后叫来作者,让他作修改;然后它要经过核对,这篇稿子里的每一条论据,每个日期,每个标题,每个地点或声明都要经过检查和验证,然后这篇稿子转到文字编辑手里,再一次详细检查,然后转到律师手里,由他们履行自己的举证责任,排版后它又回到作者手里,回到文字编辑手里,回到第一个编辑和第二个编辑手里,回到核对者手里,又回到作者手里,然后再次回到印刷部门。自始至终,那些律师都会一读再读,寻找地雷,寻找任何让人觉得未证实的东西。

    但是,在核对制度中有个漏洞,很大的漏洞。大多数稿子中的事实都可以对照某种原始材料来检查,但是对于有些稿子,唯一可用的原始材料,就是记者本人提供的采访笔记。

    正是这个漏洞,给了格拉斯造假的空间。他开始是编造黑客的故事,等到后来核查时,他又伪造软件公司网站、让自己的哥哥冒充软件公司董事长打来电话、伪造名片……直到最后已经完全遮掩不住时,他仍然对主编说“这些人都是真的”,显然他自己已经相信自己编造的谎言了。他的特长不是新闻报道,而是写虚构性的小说。

    那位新上任还未得到人心的主编面对下属的质疑时,说:“当这件事情被捅出去时,就再也不会有杂志社了。他交给我们一篇又一篇谎言,而我们把这全当成真事发表了,只因为我们觉得‘有娱乐性’。”这是一句震动人心的话,一个人的造假,所有人的饭碗都可能丢掉,而一本有90年历史的老牌杂志也有可能从此灭亡。

     

    格拉斯在前主编麦克尔·凯利在任时,写过一篇“保守派会议上的青年共和党人”的稿子,里面有个细节是这些人从迷你吧台上拿出小酒瓶。麦克尔接到该会议主持人的电话说,现场根本没有迷你吧台。于是大家都很紧张,格拉斯查了笔记发现确实没有迷你吧台,而是租来的小冰柜。麦克尔于是拿起电话打给那个酒店的前台,询问酒店是否允许租小冰柜进房间。得到肯定之后,他排除了格拉斯的造假嫌疑,此事仅作为细节失误来处理。

    格拉斯在当了编辑之后,有一次还教育记者说:我在想办法不让你被打屁股,你整篇都是盲目的引证,你的论据站不住脚。“这是《新共和》,记得吗?在这里没有什么可以混过去,要是你没有仔细考虑过,就永远不要把它交上来。”这些话说明格拉斯的造假纯属明知故犯,他认为他能利用核查制度的漏洞。

     

    1998年6月,《新共和》发表了对读者的道歉声明,承认斯蒂芬·格拉斯为该杂志所写的47篇稿件中有21篇的部分或全部都是捏造的。格拉斯后来将这段经历写成了小说《捏造者》(The Fabulist),讲述一个野心勃勃的记者为了开拓事业而捏造新闻事件和人物。 

    无独有偶。到了2003年,《纽约时报》记者杰森·布莱尔造假事件被披露。27岁的布莱尔于1998年进入报社,写了700多篇报道,这些报道极富“现场感”,且对事件的反应“非常迅速”,因此他受到高层赏识。但是后来他被调查出73篇国内新闻稿件中,至少有36篇“存在各种抄袭问题”,还有大量虚构。被炒了鱿鱼的布莱尔于2004年也出版了回忆录《烧毁我主人的房子》,还真是厚颜无耻。

    这两件大事,促成了《欲盖弥彰》的拍摄。《纽约时报》影评人斯科特称这是对“新闻真实性的一次严肃、全面的考察”。

     

    这电影让我辗转难眠、心惊胆战。我们做日报新闻,虽然不太可能出现整篇稿件和人物“纯属虚构”的情况,但也不能避免“观点虚构”的危险。比如以匿名的方式,记者自己作为所谓专家出来发表评论;或者将自己比较偏向的观点进行渲染和放大,等等。确实,这样的事情出现一次,可能大家都很难捱过去。

    放眼现在的新闻界,微博等新媒体手段给同行提供了工作之便,但也在存在隐患:小道消息传播很快,但缺乏严谨的核查;网上有很多爆料,一线的、原创的采访调查精神减弱;一些知名记者做自媒体,但TA的个人行为和职务身份、报道和立场有时候发生冲突。

    庆幸的是,大部分传统媒体都拥抱了互联网,优良的新闻传统也得以坚守和传承。想到这里,我的失眠痛苦好像没那么严重了。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欢迎来到真实新闻的世界。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负利率时隔两年首次转正 货币调控腾挪空间加大

    下一篇

    吉利签订协议与沃尔沃共享技术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