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四川省发布天府新区建设进度 百亿云计算项目已落定

    每经网 2012-03-08 15:55

    据介绍,目前,总投资2000多亿元的84个重大项目在成都集中开工,今年2月初,总投资约100亿元的中国电信西部云计算基地项目签约落户成都。

    现代化城市形态成就天府新区"人居之乐"

    对于成都而言,天府新区建设将推动城市的城建格局由延续千年的"单中心"向"双中心"转变,打开成都通向建成区超千平方公里、市区人口超千万的"巨型城市"的大门。

    同时带给人们的疑问是,建设这样的"巨型城市"如何能够有效解决"城市病",避免传统"新区"建设往往以工业化推进为主,生活配套设施相对薄弱的弊端。成都市的决策层从规划建设天府新区成都分区伊始,就确定了现代化的城市形态标准,创造性的运用了"产城一体"理念。

    在城市形态的空间布局上,天府新区在国内率先提出并规划了35个"产城一体单元",其中,32个在成都市域范围内,每个单元规模大致20-30平方公里、20-30万人口。"产城一体单元"具有职住平衡、功能复合、配套完善、绿色交通、布局融合五大特征,原则上单元内60%以上就业人口在单元内居住,内部出行以公交、自行车和步行为主,让市民能够在相对独立的城市空间单元中实现就近就业、购物和休闲。

    在公共配套设施的布局上,成都按照"可及化、人性化"的原则,对天府新区每个居住片设置的病床数、每千人拥有的健身场地面积、配备的停车位、自行车位进行逐一设计。

    在公共交通方面,按照每平方公里0.5公里的线网密度标准,构建了总长度360多公里的轨道交通路网,延伸到天府新区的轨道交通线路将达到6条,此外,双流机场新航站楼、红星路南延线、元华路南延线、正公路东西延线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正在快速推进,从而满足未来居民们在天府新区和主城区以及天府新区各个组团之间的高效便捷出行需要。

    "立体城市"是成都在天府新区建设中贯彻"产城融合"和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理念的一个典型案例。

    规划在天府新区成都分区的立体城市,占地面积约5.77平方公里,在保留原有田园风光和生态林盘的同时,植入了医疗健康、现代农业、IT创新、文化、教育、现代综合服务六大支柱产业体系,把产业与城市、城市与乡村充分融合,复合了50多种城市功能。据介绍,今年2月17日,占地60万平方米、全球最大的医疗中心已在此落户,其余建设工作正快速推进。相比同样规模的平面城市,建成后,立体城市将节约83%的土地资源,58%的城市用水,降低41%的能耗,减少60%的碳排放和89%的不可降解垃圾填埋量。

    生态文态和谐共融培育天府新区世界级软实力

    龙年新春刚过,成都市推出的一条笔直贯穿天府新区全域,北接德阳市、南连眉山市的"百里城市中轴"谋划,令外界眼前一亮,也让人感觉到了成都推进天府新区的大气。

    根据设计,这条"百里城市中轴"全长80公里、路幅宽达80米、两侧各配置50米绿化带,将沿成都市人民南路、人民北路南北延伸,成为未来天府新区的"城市绿廊"。成都还将沿中轴线规划建设一批地标性建筑,集聚一批高端服务业项目,使这条中轴线既是景观轴,也是经济轴、文化轴和生态轴。

    在成都决策层的设计中,城乡生态田园化,是天府新区的总体生态格局。天府新区建设将担负起容纳更多生态元素、承载优美田园风光的重要功能,"师法自然"是天府新区建设中必须坚持的原则,生态系统成为最优先考虑的基础设施。

    据介绍,成都将在天府新区建设46个规模在10公顷以上的综合公园,总数不低于280个的景观生态街头绿地和小游园,同时还将利用现有堰塘、水系和湖泊,兴建一大批湿地公园……这些生态绿化工程,将奠定天府新区建设"大美之城、宜人之城"的生态基础。

    同时,天府新区划定了禁建区、限建区、已建区和适建区,实施严格的生态保护,规划的1578平方公里区域里有六成是生态用地。其中,禁建区包括成都市的黄龙溪风景名胜区核心区、龙泉山(含花果山风景名胜区核心区)和各自然水体,面积约453平方公里。在产业布局上,还将尽量压缩水资源消耗大的产业,大力发展节水型产业,严禁引入工艺落后、能耗高、污染严重的企业。

    作为承载"世界生态田园城市"这一战略目标的重点区域,成都市对天府新区不仅规划了田园化的城市生态,还提出了特色化的城市文态,把"生态和文态"作为新区的建设特征,这在国内各类新区建设中并不多见。前者展示的是天府新区"自然之美",后者凝聚的是天府新区"文化之魂"。

    拥有2300多年建城史的成都,历史人文底蕴厚重。专家认为,在天府新区建设中尊重和遵循"文态",能有效避免广受诟病的大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的文化缺失和"千城一面",能增强天府新区的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据统计,天府新区成都分区内历史文物保护单位有23处。根据规划,天府新区的城市建设将鲜明凸显成都文化的特色和本底,注重保护人文信息丰富、地域特征鲜明的历史街区、传统民居和人文古迹,着力打造更多展示中国气派、巴蜀风格、川西特色的文化地标和景观廊道。

    据了解,目前,新津宝墩古城遗址公园、民办博物馆聚集中心、高新区民办博物馆村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黄龙溪古镇的保护与整体文化形象提升等一系列文化工程已经启动,未来的天府新区将成为人文与生态和谐、都市与自然共融、现代与传统呼应的生态田园城市。

     

    上一篇

    合理企业决策是如何制定的

    下一篇

    神九航天员乘组完成初选 女航天员是否上天尚未确定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