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爆发于云贵地区的“汽车发动机故障”事件仍在持续发酵。在此种背景下,石油巨头的禁采举措令人玩味。
每经记者 刘林鹏 发自成都
集中爆发于云贵地区的“汽车发动机故障”事件仍在持续发酵。不过,事件发生后,中石油、中石化均坚称旗下加油站销售的成品油“无问题”。然而值得注意的是,2月25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目前两大石油集团开始大力收紧外采渠道。中石油内部已要求销售公司自2月15日起暂停从社会单位外采汽油。
在此种背景下,石油巨头的禁采举措令人玩味。
紧急暂停外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多个渠道获悉,今年2月15日起中石油暂停从社会单位外采汽油。此次中石油出台的禁采令只是针对社会单位来执行的,也就是说中石油的销售公司不得从社会单位贸易商处外采汽油,但是他们仍然可以从中石化、中海油和地方炼厂等生产单位外采汽油,并且在外采的过程中增加了需要检验的指标,更加严格的控制了汽油的质量。这也是继2011年5月中石化出台禁采令之后,主营单位对汽油外采再出的一条新规。
2011年5月湖南岳阳、浙江温州等地出现问题汽油事件,严重影响了主营单位的信誉度,中石化因此全面停止了调和汽油的外采。据彼时《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中石化总部在5月下旬出台了加强成品油外采的相关措施,要求各分公司限制采购没有在规定生产商范围之内的油品;限制采购不具备国标品质以及针对调和油新增标准的油品。其中,严格划定了外采油品的购进生产厂商。除了几大央企的炼厂以及控股的炼厂之外,民营企业仅保留了十几个地炼厂商做为外采油品的生产商(山东地炼仅保留了11个),曾经成百个从事调和油业务的调配商被排除在外采油品的贸易之外。此外,新质量标准中增加了外采油品检验标准。针对调和油已占了外采油品中不小规模的现实情况,在国标质量标准的基础上,还增加了针对调和油检测的若干新的指标。如“烯烃含量”“甲缩醛”等一系列检测指标。
对今年2月15日起中石油的禁采令,有关人士表示,“此前对于非生产型企业外采油品基本通过审批制进行入库,但目前则明确强调,全面禁止此类型外采油品入库。”成品油分析师韩景媛认为,这一举措表明主营加强了对于油品质量的严格要求,受此影响,后期社会单位调和汽油出货压力或将有所增加。
车之过还是油之祸?
近日,在昆明和贵阳等地,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广汽丰田、宝马、福特、雪铁龙等多个品牌汽车被曝集体“生病”,“病因”几近相同出现积炭过多,怠速抖动,加油熄火等异常现象,导致发动机故障乃至发动机损坏。一时间,汽车4S店车满为患,车主惊心。
多家4S店和车主众口一辞,把“病因”指向油品质量问题,尤其是油中胶质含量过多。而中石化、中石油也在第一时间澄清并否认。云南当地油企强林石化集团甚至表态,如果经权威部门检测出其油确有质量问题,愿赔偿当事车主一辆新车。
目前,昆明和贵阳当地的工商和质监部门已介入抽查油品,车主们翘首等待结果。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虽然各油品巨头信誓旦旦,但悬在93#汽油之上的诸多问号,始终没有解开。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每100毫升汽油实际胶质不得高于5毫克。当加入的汽油实际胶质过高时,会在燃烧过程中产生胶质、积炭,从而损坏发动机,严重时冷热车均发动机异响,怠速抖动,动力严重不足,甚至发动机无法起动。
“汽油中的胶质过多可能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出在生产环节可能性较大。”国家石油天然气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四川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院石化中心的高级工程师郭桦主任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生产环节涉及的因素很多,如果在生产过程中烯烃控制不好、添加剂的选择使用不好、加工过程中工艺控制不好,都有可能影响到汽油中的胶质含量。
郭桦介绍,以往的检测发现,在运输、储存、流通环节,也有可能因添加了非法添加物而造成胶质过高。个别加油站这样做,是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为了赚取差价,有的加油站甚至在汽油中添加甲醇、甲缩醛和N-甲基苯胺等。
值得注意的是,今日有媒体报道称,一位密切跟踪事态发展的石油业内人士向媒体表示,中石油、中石化旗下销售公司,为弥补母公司炼油厂产能不足,通常会向地方炼油企业或机构采购。然而这些企业处于牟利等目的常常以炼油厂出产的正规或非正规成品油为基础,按一定的比例添加芳烃等化工产品制成调和油,向中石油中石化出售,以目前的检测手段这种调和油很难检测得到,不过对汽车发动机的危害却很大。
虽然监管部门对加油站的油品进行了抽查,但是结果尚未出炉。到底是车之过还是油之祸尚无定论之际。石油巨头的禁采举措着实令人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