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用私募股权投资撬开金融改革困局

    2012-02-22 01:21

    各地区如能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中央政府当前微调政策空间,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扫清私募股权基金发展道路上的种种障碍,便有可能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从而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广阔的金融空间和资金支撑。

    黎友焕

    当前,我国社会上出现了民间有钱无投资渠道与中小企业融资难并存的尴尬局面。一方面是,民间金融比较混乱,民间高利贷、地下金融等不断积累的巨大金融风险出现了向社会风险转变的趋势;另一方面是,各大商业银行面对上门求储又求贷的源源不绝的巨大客户群,能坐收渔利,甚至稳收暴利。

    金融体制不适应实际需求

    民间有钱投资难,主要是因为我国金融市场残缺不全,投资市场单一,投资渠道狭窄。中小企业融资难,除了中小企业本身存在先天性发育不良问题外,现有的金融体制存在弊端鼓励银行偏爱央企、国企等大中型企业,抛弃中小企业。各大商业银行能不费吹灰之力就坐享暴利,也是因为当前金融体制对银行强势的保护。

    以上存在种种问题,无不剑指当前我国的金融体制。很明显的是,我国在过去30多年经济高速发展是基于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下取得的,我国目前的金融体制并不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已经迫在眉睫。问题是金融领域的改革权限集中在中央政府层面,中央政府碍于全局和宏观全面协调,又使得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明显无法适应各地的实际需求。

    “得私募者得天下”

    在这样的背景下,地方只得各自寻求破局之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为一种创新型的金融投资工具,往往也是工业化过程中中小企业融资行之有效的重要方式。笔者在此仅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来聊聊破局思路。

    目前,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私募股权基金已成为仅次于银行贷款和IPO的重要融资手段。私募股权基金不仅可以给投资者带来高收益率,而且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资本市场多元化建设、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动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发展都有巨大的作用。

    从世界各发达国家的发展路径来看,私募股权投资的快速发展往往都是被货币市场的极度紧缩和极度宽松催生和催长的。近年来,我国股权投资市场也经历了从无到有和快速发展的过程。以公司、有限合伙等形式设立的股权投资企业数量迅速增长,仿佛一夜之间,我国已经成为亚洲乃至世界上最为活跃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之一。

    笔者也认为,未来的趋势是“得私募者得天下”。有先见之明的各大城市紧跟私募股权基金发展步伐,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和江苏等地区相继出台了相关的发展优惠政策,大力吸引国内外各大投资机构安营扎寨。而在改革开放先走一步的广东省,其决策思维明显落后于内地各相关省市,甚至出现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机构外移、人才外迁、资金外流的新趋势。

    我们也要承认的是,我国的私募股权投资这个“雏儿”有些先天不足,需要呵护也需要规范。去年下半年以来,私募行业陷入募资难、投资难、退出难等全方位困境。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私募股权基金发展及监管的法律环境缺失、私募股权基金合格投资者制度缺失、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机制不畅、私募股权基金监管机制不完善等等。

    因此,各地区如能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中央政府当前微调政策空间,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扫清私募股权基金发展道路上的种种障碍,便有可能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从而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广阔的金融空间和资金支撑。

    (作者:经济学博士,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开发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民间借贷趋紧拖累 鄂尔多斯1月寿险新单降幅超三成

    下一篇

    希腊获1300亿欧元救助 避免违约还需“私人”点头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