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无锡钢材老板两年骗贷10亿 疑因资金链断裂出逃

    每经网 2012-02-21 10:03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无锡警方处了解,李国清公司目前总资产仅有1.5亿元,一洲集团目前已是严重资不抵债。

    每经记者 查道坤 发自江苏南京

    日前,有媒体爆出江苏无锡一洲钢材贸易市场老板李国清因企业资金链断裂而携家潜逃至澳大利亚。据媒体报道显示,李国清控制的一洲集团债务高10亿左右,其中有半数以上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无锡警方处了解,李国清公司目前总资产仅有1.5亿元,一洲集团目前已是严重资不抵债。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李国清案除了表明现在钢贸业不景气之外,还透露出现在的银行对于钢贸业贷款存在诸多隐患。

    各种手法抵押骗贷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一洲集团官网查询的资料显示,无锡一洲集团成立于2009年11月,旗下的一洲钢材市场位于无锡市惠山区离中心城区将近10公里,因为靠近312国道,所以吸引了众多钢材贸易商在此落户。

    据一位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说。钢贸企业贷款分为两种,一种是质押贷款,所谓的质押贷款就是钢贸企业进货后,以钢铁为抵押,银行按照货物比例给一定贷款额。另一种是联名担保,也就是在银行信誉比较好的钢贸企业,与另外几家信誉较好的企业结成联盟,相互担保,以便贷到更多的款,这种贷款银行的风险也相对更小。“李国清就是通过联名担保骗取银行贷款的。”一位知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

    这位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说,李国清首先是成立一个钢材交易市场,然后通过他在钢材界的人脉让一些商户搬进他的交易市场,然后这些商户向钢材厂购买钢材,等钢材进入仓库后,李国清就要求这些商户用钢材向银行抵押获取贷款。除此之外,该工作员还向记者介绍说,李国清还利用仓库监管漏洞来放大质押贷款的幅度,实现贷款的杠杆化。所谓杠杆化就是首先拿这批钢材向这家银行贷款,然后用同一批钢材再向其他银行贷款。在银行之间抵押信息不互通的情况下,结果成了一批钢材多家银行抵押贷款的情况,这样一来贷款额度可能就达数倍。

    “获得贷款之后,李国清就拿着这笔钱从事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也正是从事这些投资才让其资金链断裂。只要正常从事钢材生意的话,一般不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因为钢材市场即使市场行情再不好,可以通过电子交易将手中的货物消化掉,所以李国清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问题就是从事了高风险行业。”上述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

    凸显钢贸业贷款存风险

    一位熟悉钢材行业的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说,李国清案爆出了银行钢贸贷款的很多隐患,其中钢贸贷款的信用隐患尤为突出。他说,“现在不少钢贸企业在银行抵押的钢材存在一批钢材多次抵押的情况,这也凸显了银行在面对钢贸企业贷款监管不严的问题。”

    据这位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说,“钢贸贷款的信用问题主要是部分老板自己出资成立担保公司,然后再以担保公司为出资人再为相关的钢贸企业作担保这样一来钢贸企业贷款中的融资方、担保方和交易方都存在各种关系,这也造成了银行通常无法查实真实情况,就将贷款贷给钢贸企业,加剧了银行的整体授信风险。”

    除此之外,该业内人士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说,李国清一事除了加剧银行整体的授信风险之外,也会给民间借贷敲响了警钟,原因是像李国清这样的老板除了向银行贷款之外,民间借贷也是他们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银行贷款还会有担保物和担保人,贷款不会全部打水漂,但是那些借钱给钢材企业老板的人,可能就会因此打了水漂。”

    对此,南京某银行一位工作人员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说,“现在想要从银行贷款比较困难,所以一些人就想通过民间借贷来解决其资金问题,这也就让民间借贷的利率不断走高,当这些借贷人出现问题时就会选择跑路,这也就导致了很多人因此蒙受损失,所以李国清案也给那些民间借贷的人敲响了警钟。”

    凸显钢贸行业不景气

    “金融危机的原因导致整个钢材行业到目前为止都不景气,否则我想李国清不会铤而走险骗贷投资高风险行业。其实在2006年之前,钢材市场行情是相当好的,当时的情况是供小于求的局面,所以当时的市场利润是相当可观的。”安徽一家钢材企业的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

    《每日经济新闻》从中国钢材网查询的一份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公布资料显示,2011年77家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875亿元,比2010年减少42亿元,同比下降4.51%。亏损企业扩大到8家,共计亏损32.8亿元,亏损面达10.4%。“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目前的钢材市场呈现出一种疲软的状态,有的钢厂买一顿钢材甚至出现过亏钱的情况。”安徽的一家钢材厂的负责人对记者说,“国家宏观调查对房地产市场和其他行业都产生很大的影响,而这些行业通常都是钢材需要的用户,所以也就造成了国内钢材供大于求的局面,这种局面也就直接影响到那些从事钢材生意的企业。”

    此外,该钢材厂的负责人还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说,“这两年随着银行贷款的紧缩,使得之前依靠贷款从事钢材生意的企业难以生存,再加上钢贸企业也由2005年前最高时千分之八毛利降低至千分之四,所以现在的钢材市场想要赚钱不容易。”

    上一篇

    发改委核准河北5个大型风电场项目

    下一篇

    唯品会IPO折射互联网融资饥渴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