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去年“大跃进”后,业内期盼“劳民伤财”的新基金发行在2012年或会暂缓步伐。然而,2012年的新基金发行真会如愿减速吗?
从开年情况来看,新基金发行仍然高调开局。数据显示,伴随节后长假归来,基金市场再现一周20只新基金同台竞技的火爆场面,龙年基金大战拉开序幕。值得注意的是,伴随债市慢牛格局渐起,今年以来基金公司纷纷布局固定收益类产品,债券基金发行如火如荼。
尽管新基金发行难的呼声不断,但调查显示,部分基金公司发行计划并未缩减。或出于完善产品线,或出于抢夺存量资源,在目前生态下,基金公司发行新基金的冲动短期内难以改变。而一批新基金公司也抓紧排兵布阵,纷纷投入发行大军。2012年的基金发行大战或依然惨烈。此外,市场积压的“存量资源”也将给新一年发行带来压力。资料显示,目前证监会“积压待批”的基金达到73只;而去年以来“批而未发”的基金将近40余只。
业内人士表示,2012年新基金或将延续高位发行。而渠道资源紧张、首募效果堪忧等问题将继续困扰基金发行市场。
挡不住的发行冲动
过去的一年,新基金数量爆发式增长,发行总数首次突破200大关。而种种迹象表明,2012年,新基金发行或将刹不住车,今年或仍是新基金继续“井喷”的一年。
在春节期间沉寂了一段时间后,伴随长假归来,新基金发行市场战火重燃。数据显示,截至2月13日,目前20只基金同时上柜发行(A、B类合并计算,分级基金按1只计算),保持了2011年以来的较密集的发行节奏。
与之相呼应的是,新增基金开户数也在稳步回升。数据显示,春季假期后第二周(2月6日-2月10日)新增开户数为4.97万户,环比增幅为30.78%。事实上,自1月初创下1.52万户的阶段性低点以来,开户数一直稳步回升,在春节后回升至3万户以上,并于上周突破4万户。
“今年的新基金发行又是高调开局。”一位基金人士如是感叹。在其看来,尽管去年的发行大战有诸多不利,也颇受各方诟病,但今年的发行架势仍给人“刹不住车”的感觉。
而记者也从不少基金公司了解到,今年的新基金发行计划恐无退缩之意,业界期盼与呼吁的“发行降温”,恐将成为一厢情愿的幻想。
“我们公司今年计划发行4只新基金,并没有打算放缓新基金发行步伐。”上海一家去年业绩较优秀的中小基金公司相关人士表示。2011年,该公司原本计划发行3只产品,但由于渠道档期原因,第三只产品推迟到今年开年,也使得其今年发行计划制定为4只。
从一些较大型基金公司的情况来看,不少表示将保持与2011年基本相当的发行节奏。国泰基金公司透露,基金公司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即使公司产品线已较完善,也仍会保持与2011年相当的水平。而广州一家大型基金公司表示,计划2012年全年发行4至6只新基金,与去年基本持平。华安基金也表示,今年会发行5-6只产品。
中小公司也并未退缩。汇丰晋信基金公司有关人士表示今年新基金发行不会降温,“我们公司的发行节奏不会太快,计划是两三只,主要是提高单只基金的质量。”
从以上调查的情况来看,2012年新基金发行冲动依然挡不住。其背后的主要原因,恐怕仍是跑马圈地扩大规模的原始欲求。
“如果我不发,而别家公司在发,那么我的客户份额就会被抢占。在规模压力面前,我们咬紧牙关也要发。”一位基金公司副总曾如是表示,这一逻辑在2012年同样适用。
“为了抢存量资源,财大气粗的大型基金公司会继续烧钱。而中小基金公司除了抢资源之外还有完善产品线需求,发行的冲动也很高。所以,2012年新基金发行速度难以明显降下来。”沪上一位基金人士如是表示。
另一重要方面是,市场积压的“存量资源”也将给新一年发行带来压力。资料显示,目前证监会“积压待批”的基金达到73只。而去年“批而未发”的基金也将近40余只。这意味着,刚刚步入2012年,市场上就有近120只的“存货”在等待消化。
在2011年“劳民伤财”的发行模式下,业内期待且预计2012年新基金发行或会暂缓步伐,全年新基金发行数量或将下降。然而,从目前开年情况来看,新基金发行仍然高调开局,今年新基金发行压力依然不小。有业内人士预测,今年发行总数或与去年持平或者更高。
加强布局债券型产品
面对2012年的发行市场,不少基金公司都重点瞄准了固定收益类产品,纷纷加强布局。
新年伊始,就有6只债券型基金正在发行,包括国联安信心增长定开债券、融通四季添利债券、博时天颐债券、中银信用债券、景顺长城优信增利债券、广发聚财信用债券。此外,还有分级债基、长信可转债债基正等待发行。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不少基金公司今年发行计划都明显向固定收益类产品倾斜。其背后的普遍逻辑是,相比于股市,上半年债市的确定性机会更大。此外,完善产品线、看好中长期债市发展也是重要原因。
作为去年已经发行了一只股票型产品的新基金公司,财通基金表示,如无意外,今年上半年将优先发行一只债券型基金产品。“主要是由于目前比较看好债市行情,且公司在固定收益类方面的人员配置也较为优秀。”财通基金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
而沪上一家“老十家”基金公司人士也表示,今年会发行5-6只产品,数量上不会超过去年,固定收益产品将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
“目前通胀见顶、经济下行,政策出现调整,逐步释放流动性,投资时钟较为清晰地显示出固定收益品种的投资良机,并有可能继续演绎下去。在目前慢牛格局下发行债券型基金产品,可谓正当其时。”一位基金分析师如是评价目前债基的发行潮。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债市慢牛预期推动外,完善产品线也是不少公司主推债券型产品的一大重要原因。尤其是,在2011年股票型基金大幅亏损,产品线单一风险暴露无遗之后。
旗下产品均为股票型基金的北京某基金公司内部人士日前透露,为适应市场变化,公司在积极调整策略,计划今年推出首只固定收益类的低风险产品。据悉,尽管产品还未正式上报,但相关投研人员已初步就位。
“过去公司偏重于权益类基金产品,在市场趋势性上行阶段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然而随着近几年股市持续的混沌行情,权益类产品投资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单一的产品线也使得公司陷入被动境地。”该基金相关人士表示,“因此,公司经过充分调研认证,在坚守自身风格的同时适时作出策略调整,计划推出固定收益类产品”。
事实上,目前基金市场“重股轻债”的现状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感到亟须调整。某基金研究机构负责人表示,基金业目前的症结之一在于“结构不合理”,过度扎堆权益类领域,基金产品同质化严重,固定收益类产品的空间有待进一步拓展。
此外,在不少专业人士看来,未来固定收益类市场将迎来大发展,这也成为部分公司基金布局债券型产品的一大推动力。
“债券市场正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会,前途不可限量。”华安基金旗下债基经理黄勤如是表示,其指出,国内债券市场自二十世纪90年代成立以来,目前市值已超过20万亿元,和股票市场市值接近。而监管层在2012年证券监管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债市,固定收益产品未来机会很大。
继续拥堵的渠道
理想与现实总有落差。
尽管规模扩张冲动犹存,但其实际效果堪忧。渠道拥堵情况下存货基金大积压,档期紧张,规模不给力,种种问题仍困扰着龙年开年的新基金发行市场。
“我们这只基金去年下半年就已经获批,原计划是去年就应该发行的,但是合作渠道一直没有合适的档期,并建议将发行期放在今年开年。”沪上一中小型基金公司市场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该公司正在发行一只偏股型基金产品。
上述公司情况不是个例,在开年发行的新基金中,不少是去年积压下来的存货。其中,中海上证380指数基金在去年早些时候就已经获批。而汇添富逆向投资基金、南方新兴消费增长分级基金都是于去年8月拿到批文。此外,华宝兴业医药生物优选的获批日期为去年7月15日,在今年1月30日发行可谓踩着6个月发行期限的“铃声”进场。
而还有不少基金目前批而未发。而华泰柏瑞阿尔法股票型基金的获批时间为去年6月7日,已经过了6个月的发行限期,却依然未发,传闻已经申请暂停发行。此外,长城优化升级等一批积压的“存货”基金还未确定发行日期。
从这批来不及杀入战场的存货看,渠道压力可见一斑。“目前大量基金批而不发,主要原因是银行渠道太过拥堵,尤其是一些小基金公司在银行面前没有话语权,抢不到好的档期。此外,去年一些偏股型基金也在等较好的市场机会。大量积压的待发基金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今年基金销售的渠道压力。”某基金公司高管向记者证实。
由于渠道拥堵,一些公司尤其是中小公司为了抢得发行先机,纷纷在春节假期后立即投入发行。数据显示,在春节假期过后的2周之内,就有13只基金新加入发行队伍。而一位市场人士表示,目前在发的中小基金公司产品比较多,抢档期或是重要原因之一。数据显示,目前在发基金中,包括了诺德、民生加银、泰信、浙商等一批小型基金公司。
“由于主要的大行基金销售档期已经排得很满,对于一些较好时段,争取的公司非常多。春节前后,有基金公司老总为获得较好的发行档期,不惜亲自拜访银行渠道。” 一位基金销售人士如是表示。
数据显示,目前,最繁忙的银行渠道要属工商银行(601398,股吧),每天要推介5只基金。而建设银行(601939,股吧)也在同时发售4只基金产品。中国银行(601988,股吧)在售基金数量为3只,农业银行(601288,股吧)2只。此外,一些小银行渠道也颇为火热,中信银行(601998,股吧)为3只,民生银行(600016,股吧)和邮储银行也有基金上柜发行。
尽管开年基金销售战火熊熊,但其发行效果仍然不乐观。截至2月14日,2012年以来成立的5只基金总计募资37亿余元,平均募资仅7亿余元,超过10亿元的仅有1只,有2只规模不足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渠道资源紧张的局面在今年可能进一步加剧。此前,有媒体消息称,农行今年将控制主代销基金的数量,每个月只代销2只,建行也将采取招标代销模式,其余工行、中行或也将效仿控制主代销基金的数量。
“如果这个消息属实,对部分基金公司来说,或是个十分糟糕的消息。”一位市场人士表示,“要想和大行达成合作,无非是靠两点,一是基金公司的品牌和实力,另一个就是能够给付较高的尾随佣金。对一些中小基金公司来说,既没有响亮的品牌,也负担不起较高的尾随,必然被排除在大行的主代销计划之外”。
从目前情况来看,拥堵的渠道资源,或将仍是2012年新基金发行的一大桎梏。
新公司积极排兵布阵
新基金发行市场一片战火硝烟。而今年或更为惨烈的是,新基金公司抓紧排兵布阵,纷纷加入发行大战,让原本的激烈的竞争更加白热化。
“我们今年上半年肯定发1只,而下半年也有发1-2只的计划。”一家去年新成立的基金公司相关人士透露。事实上,如此积极发行的新公司不是个例,不少新公司都在或发行或待批,排兵布阵的架势十分明显。
资料显示,目前在发的20只基金中,有长安宏观策略股票基金、浙商聚潮新思维股票基金2只新公司的产品。其中,长安基金成立于2011年9月,目前在发的基金为其旗下首只公募产品,而其另一只产品沪深300非周期行业指数基金也于今年1月获批。此外,拥有了一只股票型产品的浙商基金目前正在发行旗下的第二只基金产品,而其沪深300指数分级基金也已经于今年1月获批。
此外,方正富邦、平安大华、纽银梅隆西部、安信、富安达等多家新基金公司也纷纷于近期申报或获批了新产品。
方正富邦于去年12月底成立了第一只股票型基金,而几乎同步,旗下一只分级债基于去年12月上报。平安大华于去年下半年接连成立2只基金,今年1月16日再申报1只保本型基金。摩根士丹利华鑫、纽银梅隆西部也于去年12月上报了债基产品。富安达于今年2月上报了1只债券型产品。而于去年12月正式成立的安信基金,也已经上报了旗下第一只公募基金产品——安信策略精选灵活配置基金,并于1月10日得到受理。
财通基金的步伐也非常紧凑。于去年下半年发行1只股票型基金后,其债券型基金于去年12月28日获得受理。“无意外的话该债券基金将在今年上半年发行。而下半年则计划发行一只股票型基金和指数型基金,届时还要看市场及报批情况。”财通基金相关人士表示。
对于新基金公司纷纷加入发行大军,市场人士表示,这些新公司步入的是一个竞争残酷的市场。“即使身处弱市,在品牌和实力的支撑下,大中型基金公司新基金发行也能耗得起,风险承受能力也更强。而小型公司和新公司的处境往往更艰难。”一位市场人士指出。
数据显示,在2011年的新基金发行热潮中,有17家公司发行5只以上产品,然而也有15家基金公司只发行了1只产品,其中就包括财通、富安达、方正富邦、浙商等新成立的基金公司。
但是,新公司的尴尬之处又在于不得不发。“一方面,新公司需要布局旗下产品线。另一方面,从经营角度考虑,这一类公司也需要通过发行新基金做大市场份额。”某分析人士表示,伴随一批新公司的逐步走上正轨,2012年新公司的新基金发行会比去年更加活跃。
事实上,新公司的基金发行无疑是烧钱买卖,必需依赖股东方的支持。不少新基金公司的高管都曾透露,股东方对目前基金行业的现状都较为了解,做好了前期不盈利的准备。而更为实际的支持是提高公司的注册资本金。数据显示,纽银梅隆西部、方正富邦和安信基金的资本金都达到2亿元,较此前基金公司普遍的1.5亿元的资本金有一定提高。而平安大华的股东更是投入了3亿资本金,平安大华也因此成为目前国内注册资本金最高的基金公司。此外,近期财通基金也将资本金增至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