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杨可瞻 实习记者 石磊
每经记者 杨可瞻 实习记者 石磊
“痛并快乐着”,这句话恰当地形容了眼下的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一方面,随着就业市场出乎意料地恢复活力,有人在说美联储不应该再持续目前的宽松政策;另一方面,仍可能恶化的欧债危机却令美联储迟迟不能采取紧缩措施。
周三晚间,美联储公布了1月24日至25日间的最新联储会议纪要。该纪要显示,参与这次会议的17名联储成员中,有16名成员投票赞成美联储设立2%的通胀目标,但一向倾向于鹰派的美联储理事Tarullo投了弃权票。虽然在美联储中鸽派仍占据上风,但对QE3存在的分歧正在逐渐扩大。
“一系列的因素可能会遏制经济扩张的节奏,”会议纪要向外界指出,在1月份,美国经济活动放缓,财政政策趋紧,家庭和企业部门高度不确定性,去杠杆化的美国房市依然走弱,都让美联储保持警惕,在欧元区财政和银行得到真正改善前,金融市场还有增大波动幅度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在通胀水平降至2%以下时考虑第三轮量化宽松。
值得一提的是,会议纪要让市场对如何看待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出现了分歧。资料显示,最近的美国数据一直向好。其中,美国1月零售销售月率从去年12月的0.1%上升至0.4%,美国2月NAHB房价指数也从上月25升至29,同期纽约联储总体企业经营状况指数创19个月来新高
(为19.53点,远高于此前预期的14.75点)。对此,新泽西州FXSolutions的首席交易员TommyMolloy认为,全球经济表现糟糕的情况下美国相对较好,美联储纪要是在暗示QE3的几率在降低。但在纪要表述上,美联储多次提到引发额外的证券购买计划,无异于再次确认量化宽松有可能被实施。 其实,美联储在经济导向上也处于模棱两可的观望态度。一些联储官员表示,一方面,美国的失业率(8.3%)依然远远高过5%的目标水平,另一方面通胀目标水平却站在2%上方,这让人担忧激进的宽松政策会让美联储在经济导向上一边倒。IHSGlobalInsight的首席美国经济学家NigelGault就认为,美联储政策将依据于未来而不是现在经济表现的好坏。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