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央票继续停发 到期资金量少仍催逼降准

    2012-02-03 00:55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高翔 发自上海    

    每经记者 高翔 发自上海

    周四(2月2日),央行再次未按惯例发行央票或进行正回购操作。根据央行公告,周四有1830亿元14天逆回购到期,商业银行需归还央行。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一季度公开市场操作到期资金量少,未来央行或者继续停发央票,或继续采取逆回购操作。

    逆回购集中到期影响有限

    本周合计有3520亿元逆回购到期。由于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仅10亿元,因此本周央行从公开市场净回笼资金达3510亿元。假如算上节前未公开的14天定向逆回购,本周央行净回笼资金还将大于此数。

    元旦后市场对央行下调准备金率一度预期颇高,但央行1月6日发布公告:“为促进春节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平稳运行,人民银行决定春节前暂停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并根据实际需求开展短期逆回购操作。央行在节前如约兑现逆回购操作,节后一周央票发行继续暂停。

    不过本周逆回购集中到期似乎对资金面影响甚微。从昨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来看,除隔夜和9月资金利率微涨外,其余利率均有所下跌。具体来看,7天期利率下跌3个基点,收于4.32%;14天期利率下跌0.83个基点,收于4.99%;隔夜利率上升0.25个基点,收于2.96%。

    沪上一家银行交易员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之前市场一直有担心本周逆回购集中到期对资金面的冲击。从今天的情况来看,冲击有限,看来节后现金的回流量还是比较充足的。”

    降准仍显必要

    Wind数据显示,从一季度公开市场操作的月度到期资金规模来看,1月~3月到期资金规模分别是1260、120、2160亿元。可以发现,1、2月份到期资金规模有限,尤其2月的120亿元更是地量。而2011年一季度公开市场到期量为16500亿元。

    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一季度来看,公开市场操作到期资金规模的大幅减少限制了央行释放资金的能力。未来央行或者继续停发央票,或继续采取逆回购操作。”

    大通证券在其研报中表示,从往年看,新增的外汇占款一直是基础货币投放的最主要渠道,由外汇占款所创造的基础货币投放完全是内生的,央行只能被动地接受、被迫采取相应的对冲措施。但由于外汇占款规模有下降之势,传统的以回笼对冲为主要手法的公开操作难以发挥,目前,央行可能采取的措施有继续进行逆回购或定向逆回购,以及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广发证券也认为,如果说若干年以来,公开市场功能主要体现为“发行票据并回笼资金”的功能,则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公开市场的功能可能转变为“暂停发行,保持适当的到期资金投放”功能。

    目前市场上降准呼声不减,有传闻本周末央行会再次降准。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曾对记者表示,经测算1月份的出口数额或为负增长,届时经济数据公布后如果符合预期,会增加央行降准的舆论和道德压力。

    上述分析师对记者表示,“央行采取逆回购的方式替代降准,来向市场投放流动性,说明对放松银根还有顾虑。不过目前7天回购利率还在4.33%的高位,未来到期资金又很少,现在降准也不在预料之外。假如一月份热钱继续流出,外汇占款继续减少,降准就更显必要了。”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14家银行排队上会 8家净资产回报率近20%

    下一篇

    老郑说汇:希腊谈判左右欧元 上档空间有限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