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需求不协调不适应

    中国证券报 2012-01-30 08:41

    由于历史、体制等方面的原因,我国资本市场仍处于“新兴加转轨”的阶段,资本市场发展现状与实体经济需求存在着诸多不协调、不适应等。

    (一)资本市场的基础设施体系同市场的实际发展需要不相适应。

    我国资本市场遭遇发展瓶颈与构成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体系不够完善紧密相关。首先,市场的法律体系需要尽快修订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法律、法规主要存在不系统、不协调、不完善的问题。如不同法律之间的协调问题、不同部门制定法规之间的统一问题等。其次,市场的客户结构体系不合理,导致市场基础不稳。机构投资者在整个市场中的比重始终较小,由此导致市场波动起伏较大,市场缺乏稳定的客户基础。第三,市场诚信体系的构建是长期的过程。诚信体系的构建不仅需要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加强引导,也需要全体市场参与者加强自我约束和实施“自律监管”,这也是对“他律监管”模式的补充和完善。第四,市场的数据统计系统和信息安全体系尚需要统一和完善。统一、权威的数据统计及发布渠道,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石;前瞻的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是资本市场创新发展的保障。

    (二)市场功能发挥与实体经济对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不相适应。

    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未得到应有发挥。我国股市因创建的出发点是为国企解困、为国企筹资,由此导致市场定位单一化,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与效应并不明显,而且对资产存量的调节作用也未充分发挥出来。

    市场层次架构不合理,无法满足不同区域、不同企业的发展需要。中国的区域性差别很大,相同区域内部经济资源状况、经济技术水平、市场发展水平等也相差甚远。全国按统一标准建立单一层次的全国性资本市场,无法满足不同区域、不同企业的发展需要。

    (三)市场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与投资者的实际需求不相适应。

    金融产品短缺使得投资者难以通过资产组合平滑市场风险,无法满足投资人避险的要求。我国的交易所与银行间的债券市场是分割的,中票、金融债等产品服务范围狭窄;债券的种类较少、规模较小;地方政府债券则不规范、隐患多;企业债中资产支持债券规模微乎其微,高收益债券尚未出现,私募债券也仅局限于中短期票据,更不用说衍生产品了。另外,我国目前对冲风险的工具只有股指期货,流动性管理工具亦十分缺乏。

    目前资本市场提供的金融产品难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投资理财需要。目前,银行系统提供的理财产品多为短期,股票市场波动较大难以满足各种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债券产品种类不够丰富,适合长期投资的理财产品稀缺,金融衍生产品种类欠缺,除股指期货外,股指期权、股票期货、股票期权、国债期货、利率期货、利率期货等衍生品都有待推出。

    证券公司提供的低层次同质化服务无法满足客户多样化的投资需求。证券公司产品创新的节奏也十分缓慢,以产品为基础的增值服务尚未形成规模。

    (四)资本市场的监管与市场发展创新的需要不相适应。

    现行“分业监管”模式下,证券行业的创新面临诸多限制。随着金融全球化、自由化的发展迅猛,金融机构混业经营趋势日益明显。目前的现实是,银行、信托、保险等行业纷纷参与资本市场竞争,而证券行业参与其他金融行业竞争的几乎没有,针对现阶段居民理财要求在产品设计方面也受到诸多限制。如证券公司不能参与交叉混业金融销售等竞争,帮助客户通过多种渠道综合配置资产组合的能力非常低。

    外资证券机构的混业监管背景冲击国内证券机构经营。我国的金融业开放缺乏整体战略,目前我国的“分业监管”无法对外资金融机构实施有效监管。尽管进入中国的外资金融机构也要按照中国法律接受分业监管,但多数机构的母体在其母国接受的都是混业监管。这与只能从事银行、证券、保险领域中某一业务的中国金融机构相比,它们具有先天的竞争优势,这将使中国的单一功能的证券机构首先从制度约束的角度就处于劣势地位。

    以往的监管理念、监管手段和方式等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创新发展。从监管理念上看,过去很长一个时期都以“风险防控为主”;从监管手段上看,行政手段多于市场化监管手段,不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另外,各地监管部门标准不一,监管目标过于微观化,“规定动作过多,自选动作较少”,以及监管成本过高等问题,都制约了资本市场的各种创新。

    上一篇

    上交所规范年报披露

    下一篇

    七成分析师龙年首周看涨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