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公司收购的这两家店还在等待相关部门的批复,此次收购有利于公司快速介入上海当地的零售市场,并进一步拓展江苏市场。
每经记者 韩祯 发自广州
继去年10月收购易买得江浙6家门店后,新华都(002264,收盘价11.58元)2011年12月29日发布公告,宣布分别以540万元、360万元收购韩国株式会社易买得(E-Mart)旗下苏州木渎店(以下简称木渎店)以及上海三林店(以下简称三林店)两家门店,并于12月28日签订了《资产转让协议》。
昨日(1月4日),新华都董秘办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公司收购的这两家店还在等待相关部门的批复,此次收购有利于公司快速介入上海当地的零售市场,并进一步拓展江苏市场。
公开资料显示,苏州木渎店以及上海三林店注册资本分别为1500万美元及1.7亿美元。根据最新的财务数据计算,两家店的资产净值分别为4467万元、2963万元。
不过,两店均处于亏损状态。上述新华都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易买得正想退出这边的市场,固定资产搬走收回的钱差不多也是这些,而且目前这两个店还没有盈利,一直亏损。”据了解,新华都此次收购包含了对易买得债权、相关固定资产、设备、与目标门店经营相关的合同关系等资产的全面接管。
易买得隶属于韩国新世界集团,是韩国国内第一家大型超市、全球综合零售企业。根据易买得财报,其在华已连续4年亏损,2007~2010年分别亏损59亿韩元、194亿韩元、551亿韩元和910亿韩元,逐年递增状态。据悉,去年前三个季度,易买得除杭州公司盈利46万元以外,其他地区均亏损。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高博轩认为,韩资连锁销售企业在国内扩张的无序性导致成本不可控,经营竞争同质化导致市场培育期无限延长,加上本土化进展缓慢,个别韩资连锁销售企业在员工内控方式、市场定位方面不具有本土化气息,导致经营业绩惨淡。
不过,作为国内零售商并购外资卖场的案例,新华都也面临收购后的整合风险。公司上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去年新华都收购的易买得门店,目前还没有正式变更,还在进行前期的工作。”但他随后解释,“按照正常的程序,对于收购之后的整合,公司领导层有具体的操作计划。”
高博轩指出,易买得在华经营细节方面与本土超市有一定差异,例如在装修、内控、供货渠道、利润、市场定位率等方面,易买得与新华都均存在差异。但是,零售连锁在收购整合方面不存在资本包裹等问题,只要重新进行市场定位,在原有的市场培育前提下,增加市场竞争力即可完成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