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企业污染纳税人买单
6月1日,国家环境保护部称,2005年中石油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发生5年来,国家已为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累计投入治污资金78.4亿元。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爆炸发生后,监测发现苯类污染物流入第二松花江,造成重大水污染事件。当时,100多吨致癌物质流入松花江,祸及长达939公里的松花江沿岸居民。事故发生后,中石油向吉林省政府捐助500万元,支援松花江污染防控工作,并向环保总局缴纳了100万元罚款,如此小数额的罚款在当时就引起了舆论的极大不满。
此外,中石油今年更是意外不断。7月16日,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发生泄漏起火事件;8月29日,中石油新港储油罐区存有800吨柴油的875号柴油罐发生着火事故;11月22日,中石油新港储油罐区油品码头因雷击造成密封圈着火。
而近日广东省环保厅查实,中石油西气东输广深支干线项目以大开挖方式破坏观音山公园,该项目线路变更未经环保部门审批,属违规施工。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东莞市樟木头镇,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公园认为,隧道在观音圣像坐落的山体下以及仙泉水库边上穿过,不仅要砍伐大量林木,破坏生态环境,带来大量水土流失及次生灾害,并且会使公园支离破碎。
点评:顶着“亚洲最赚钱公司”的中石油造成的污染事故,国家治污投入近80亿,说出来不免让人嗔目结舌,企业污染为何让纳税人来买单?而中石油以大开挖方式破坏观音山公园,更是有故意破坏生态环境之嫌。实际上,近几年,中石油污染事件频频发生,但是却很少站出来负责并有所作为。中石油没有被重罚与法律的缺失有很大关系,目前国家缺乏一个针对造成重大污染之后如何赔偿的法律。仅靠国家环保部来开罚单,而不是通过法律程序进行诉讼,致使企业大多存在侥幸心理。(李春莲)
北矿磁材:重金属超标停产检查
因附近村民重金属超标事件,北矿磁材(600980)固安分公司已自3月起停产整顿。虽然北矿磁材在6月14日的公告中称,经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及廊坊市环境监测站检测表明,北矿磁材固安生产基地周围8个土壤样品和企业外排水重金属含量均未超出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企业周边村民的饮用水、井水重金属浓度均达到国家规定的地下水III类标准。
但有村民质疑这一结论“那都是在工厂停产期间抽样检测的,肯定检测不准。”并且据媒体报道,村民把水样送到了河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廊坊分中心检测,其中铁、锰等5项指标超出《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虽然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的检测是在1月22日,并非工厂停产期间,但廊坊市环境监测站的检测确是在停产的3月份进行。因而事情最后的结果的确扑朔迷离。村民重金属超标是否与北矿磁材有关,将是一个必须解开的谜团。也正因此,相关部门进一步的核查已经开始。
但据北矿磁材三季报,公司固安基地周边村民重金属“超标”一事仍处于调查中,因此固安基地恢复生产时间尚无法确定,会对公司部分产品造成不利影响。公司配合县政府和相关部门做好重金属“超标”的核查工作及周边群众的稳控工作,并按程序办理生产许可的相关手续。
点评:尽管北矿磁材称通过外购相关产品及半成品,增加其他生产方式解决重金属“超标”事件对公司的不利影响,但显然,本就盈利困难的北矿磁材,此次更加雪上加霜。公司在6月18日的公告称,2010年固安基地生产产品销售收入约1.27亿元,经估算上述产品所产生的利润约占2010年度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的三分之一。固安分公司停产将对公司2011年业绩产生影响。而截至公司三季报,已亏损近1300万,净利润同比下降了817.75%。(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