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两年里,各家商业银行一改以往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开始在实践中真正落实中小企业业务的战略地位。
每经记者 李玉敏 发自北京
12月21日,德勤管理咨询在北京发布了《中国商业银行发展中小企业业务》白皮书。白皮书总结了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业务的变革和动因,归纳了商业银行发展中小企业业务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之道。
银行自身的选择
白皮书中表示,在最近两年里,各家商业银行一改以往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开始在实践中真正落实中小企业业务的战略地位。比如,在战略定位上,许多银行都将中小企业业务作为战略核心业务。在组织架构的设置上,大部分银行均在总行成立了一级部负责中小企业业务。在业务模式和运营模式上,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处于业务模式本地化和差异化的痛苦摸索中。
根据人民银行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的数据显示,在最近3年,小型企业贷款规模增速均保持在30%以上,远远超出了针对中型和大型企业的信贷投放。特别是在2011年,新增贷款规模集中投向了小型企业。
2005年甚至更早以前,政府和监管部门一直在推动中小企业金融的发展,但直到近两年银行才才普遍开始付诸实际行动。
德勤咨询金融行业副总监张挺认为,除了监管的外部原因,这也是银行自身为规避风险和持续盈利的需要,而做出的资产结构调整和业务结构调整的选择。近年来,信贷规模和银行资源集中在大型企业、政府平台、房地产项目等这些银行首选的优质客户资产结构畸形,这类客户和项目的信贷风险正在积聚甚至暴露。
张挺表示:“不管从监管机构还是从银行股东和管理层都看到这个问题,所以他们就迫切需要推动资产结构的调整,把这些集中的大资产结构做一个压缩,中小企业的业务恰好是一个很好的替代产品”。
另外一个原因是,银行争夺优质大型企业的竞争异常激烈,而中小企业业务由于利率上浮较大和风险资本占用较低的原因,资产收益率高,极具吸引力。根据德勤的行业调查显示,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平均上浮比例可达到20%-30%以上,微型企业贷利率甚至有上浮200%的情况。
银行面临诸多挑战
上述白皮书显示,商业银行在发展中小企业业务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这些挑战既来自于中小企业的特殊性,也来自于对银行长期形成的传统变革。在内部资源的重新调配上,银行面临着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之间的矛盾,以及全行战略和分行执行之间的矛盾。
张挺认为,长期来看,银行面临的是资产和业务结构的调整,这就需要把中小企业业务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业务。但短期来看,中小企业业务单笔体量较小且派生存款少,不利于银行达到规模迅速扩张的目的。
此外,虽然通常在全行层面,中小企业业务的战略目标和规划通常非常清晰。但在各经营机构具体执行过程中,由于中小企业业务带来的短期利益不显著,在既有的规模、利润考核导向和长久形成的经营文化下,分支行通常缺乏发展中小企业业务的动力。从而造成中小企业业务的开展推进缓慢。
白皮书还表示,银行需要寻找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业务模式。因为,中小企业贷款额度较小,企业财务记账不规范、信息不透明,并且通常不能提供规范的抵质押物。如果用对公的传统业务模式做中小企业,将面临投入成本过高、效率低下、业务数量难以迅速增加的不利局面。
在这近年来信贷紧缩的时候,信贷额度变成银行最核心的资源,如何将这些资源实实在在地投向中小企业,并确保这些小企业额度不被其他业务所占用?德勤认为,组织架构的合理选择是解决资源重新配置的关键,对中小企业业务的长远发展非常重要。目前国外多选择垂直事业部制,但银行需要综合考虑对战略的支撑度、实施难度和风险等因素选择最为合适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