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0点被击穿,很多股票泥沙俱下,股民很心疼,骂什么都有,但要知道,政府更心疼。
每经编辑 何志成
何志成(经济学家)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12日开幕当天A股就跌,沪指跌破2300点;13日,沪指最低跌至2245.87点,逼近2001年6月14日的最高点2245.43点,被很多人戏称为 “A股十年零涨幅”;14日闭幕当天,公报出来后,很多人解读为“缺乏新意”,股市更是下跌;16日一度跌至2170点,之后被拉升,收于2224.84点。
股市破位下跌,应该说有基本面的支持:近期,人民币汇率罕见地连续10个交易日触及“跌停”,发出了宏观经济预警信号。而沪指跌破2300点,是继续发出预警信号。但是,A股市场是不是已经触底,2300点是不是市场底,这本来就存在疑问。美国股市今年是涨的,但一些著名的公司股票还是大幅度下跌,比如摩根士丹利的股票今年就下跌了近50%。A股市场也有类似情况,一些绩优股、大盘股估值较低,但很多中小盘股、创业板股估值偏高,尤其是ST股,仍然被市场爆炒。凸显出A股市场的劣根性,也说明很多股票还有很大下跌空间。因此,2300点只是个象征,跌破它,不能说是一件完全的坏事。
但是,2300点一定会回来的,如同人民币明年还会继续升值一样。2300点被击穿,很多股票泥沙俱下,股民很心疼,骂什么都有,但要知道,政府更心疼。因为2300点失守,不仅代表了投资者对未来中国经济信心的丧失,而且使政府未来保持经济稳增长的难度加大,很多改革措施难以落实。而当股市成交量严重低迷之时,未来加大直接融资比重将成为空话。我注意到,就在股市暴跌的时候,银监会表示,银行业更加严格的资本金管制方案执行日期无限期推后。之后,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也明确地表示,希望社保基金入市。而央行行长周小川更是罕见地表态,央行已不把贷款总量控制当做最重要指标。
很遗憾,这么多的积极信号,市场全部用脚投票。从技术面分析,沪指跌破2300点,的确意义重大,熊市气氛浓厚。但是,从基本面分析,虽然社保基金入市还有待时日,但一定会在2100点附近进场;虽然周小川的表态未必等于12月贷款量会大幅度增长,但却为一季度贷款增加埋下了伏笔;而银监会的表态意义应该更大,因为商业银行之所以对调降准备金率反应迟钝,那是因为资本金管制太严。关键是这些信号的集中发出,虽然基本面的影响往往慢半拍,但积极就是积极,这些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场刚刚走出来的高官,能够这么说,表示中央政府绝不容许经济深度下滑,也不容许股市深度下跌。
未来政策面变动最大的是税制改革,包括结构性减税。怎么改?一是不合理的要改,不能再拖延,比如营业税改增值税,大家都一样。这项改革会降低中小企业税负,对资产较轻业绩优良的公司有刺激作用;同时,房产税试点要扩大,但不可能一下子铺开,它对地产股的影响是心理层面的,更有利于地产商的兼并重组,因此将利好大的地产商;资源税要征,但资源品价格会上涨,环境保护税也要征,也会对物价起到拉动作用。资源类公司股价近期暴跌,已经提前对税制改革作出了反应。从某种意义上说,当物价总水平下行时,资源品市场化改革的空间反而变大了,而资源的稀缺性必然导致资源品价格上涨,因此煤炭股、天然气股、石化股,都具有上涨空间。
必须强调,沪指跌破2300点,股民心疼,高层更担心。笔者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认为,中央政府已经有了应对经济增速下滑加速的预案,包括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都是可以预期的。
笔者注意到,人民币汇率在16日早盘飙涨400多点,率先反弹。这又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它体现了高层稳住汇率的决心,更显示高层稳住经济的信心。汇率要稳住,关键点还是经济必须稳增长。而保证经济稳增长的最好办法,就是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相对灵活的货币政策。很多人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货币政策不能变调,还是“稳健”两个字,但他们不知道,这样的描述内含着良苦用心。现在能提不稳健吗,能提更积极吗?恐怕各级政府会层层加码,将适度宽松,定向宽松,理解为全面宽松,又来一次货币泛滥。
言胜于行,高层稳增长组合拳的信号已经发出,未来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信号也已发出,对经济来说,这是保增长的信号;对股市来说,这是政策底的信号。笔者相信,“稳增长”其实就是“保增长”的代名词,明年稳健的货币政策与今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不一样,将更加灵活。只有货币供应适度,才能使经济保持稳增长态势,企业盈利能力增加,税收增加,财政政策才能发威,减税和增加居民收入计划才能落实。而劳动者收入增加,经济平稳发展,还能指望股市下跌多少?2150点附近,应该就是买点,当然还不能买2011年被爆炒过的高价股。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