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每经记者 李新江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李新江 发自北京
“筹备工作多年终于拿到批文,熟料成立之初就遇到弱市的考验。”昨日北京某新成立基金公司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尤其是明年将面临大行限现售等压力,给公司目前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记者了解到,由于没有历史业绩和客户资源的支撑,新基金公司的公募产品募集难度增加。加上大型商业银行可能限制基金发售数量,令新基金公司生存环境堪忧。与此同时,得益于监管层对专户业务的门槛放低,一些新基金公司通过公募和专户两条腿走路予以“突围”。尤其是利用专户业务迅速建立渠道口碑和客户资源,成为公司发展的重要战略。
新基金公司生存环境堪忧
在本月安信基金正式成立后,国内基金公司数量已经达到69家,这也是年内成立的第6家基金公司。
与新基金公司批量获批同步的是,得益于今年以来监管层放宽新基金审批通道,年内成立新基金数量已经达到200只左右,市场上总的基金数量也迈过900只大关。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日前从多家大型商业银行获悉,从明年开始,大行限制发售新基金数量的动向颇为明确,在安排档期时或会优先考虑基金公司的品牌效应,以及基金产品可能出现的市场反响。这在中小基金公司和新基金公司看来,被普遍认为是明年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
北京某基金研究员指出,受到弱市大环境影响,以及大型基金公司发行热影响,中小型基金公司以及新基金公司目前的生存环境堪忧。
专户业务更易发展
专户业务放开则给新成立的基金公司谋求 “弯道超车”带来突破口。有新基金公司在公募业务获批时,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资格也同步获批。日前记者也在采访北京某新成立的券商系基金公司时也获悉,该公司成立之初就将发展专户业务纳入重点日程。
上述基金公司人士指出,“一方面专户业务可以迅速塑造口碑,可以锁定一些高端客户;另一方面,大型商业银行在考察基金公司的历史业绩时,专户业绩如果优异,亦会获得重视。”
不仅如此,新基金公司的股东方对于基金公司做大做强专户业务也给予不小的支持。上述北京基金研究员指出,如果股东方支持,新基金公司的专户资源根本不用担心。
据深圳某新基金公司市场部高管透露,该公司股东方已经确定将自身高端客户群体向基金公司转移,支持专户业务的发展。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