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货币政策为焦点 吃饭行情或成泡影

    2011-12-04 00:27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李娜    

    每经记者 李娜

    本周,央行意外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超出了很多机构投资者的预期。

    货币政策转向一直是基金等机构关注的焦点。在PMI降至冰点过后,经济增速持续回落,欧债危机依然没有解决时间表,货币政策是否会进一步松动?

    2011年,沪深A股趋势性机会难寻。征战了大半年的偏股型基金几乎全军覆没。进入四季度以来,不少基金经理都寄希望吃饭行情的到来。但始自十月最后一周的反弹很快消失。距离年底剩下不到一个月,货币政策的微调仅让沪深两市上演“一日游”。吃饭行情或许将成为泡影。

    降准出乎意料

    本周三,在国际板传言等多重利空影响下,沪深A股大幅下跌。但就在当日晚间,央行宣布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央行的此次出手,超出了很多投资人士的预期,也引发了市场对于出手时点的各种解读。

    国泰事件驱动型基金经理王航坦言:“我们认为这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举措,主要是针对目前外汇占款快速下降带来的基础货币投放不足,其政策意图主要是为了流动性的平稳增长。这次存款准备金率的下降的幅度在市场的预期之内,但是时点确实超过了市场预期,但是否与当日大跌有关,尚没有严谨的逻辑关系,并且我们看到当日各国央行都在积极释放流动性。”

    “热钱流出的延续和国内经济的持续下滑应该是此次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主要原因。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应当在市场预期中,不过,下调时间早于市场预期,又刚好在市场大跌后下调。”国联安题驱动基金经理韦明亮也给出了相同看法。

    天治基金表示,本次降准在时间上超出市场一致预期,“我们判断应该与11月银行信贷受存贷比影响投放不足,以及国内经济正在快速回落综合导致政府的提早干预。本次7大央行联手采取释放流动性手段,充分表明欧债危机已经导致全球性经济衰退,并危及各国金融安全与稳定,本次出手也产生了一定的协同效应。”

    货币政策变动脉络仍需观察

    尽管央行调准的举动出乎意料,货币政策也有进一步松动的迹象,不过对于货币政策是否会持续放松,基金普遍表示仍需进一步了解。

    天治基金则表示,国内流动性面临一定改善,但与过往不同,国内金融体系释放流动性的能力显然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其力度与持续性需要进一步观察。

    “我们认为央行如此积极的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与信贷增长乏力也有所相关。这次存款准备金率的下降可以释放4000亿元的到期资金,从而使得公开市场的资金压力得到明显的改善。现实情况是银行间资金紧张的局面近期已将得到明显的缓解,紧张的是实体经济中的资金。”王航进一步表示。

    “我们了解到央行已经多次窗口指导商业银行,授意可以多放贷,但银行确实非常谨慎,就连4大行也热情不高,原因是所有的银行都怕央行和银监会再搞一次 ‘地方融资平台的秋后算账’。同时我们了解到这种窗口指导是软性的,没有任何约束,力度把握上也是建议把额度用足,没有要求超发。”

    沪上某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则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尽管央行采取了调准行动,不过我们仍认为货币政策的转向比较缓慢,不会过快。”

    不过,也有部分基金投研人士认为,货币政策松动的可能性在进一步加大。韦明亮就表示:“随着经济的进一步下滑和通胀的进一步下降,未来货币政策应该会有更进一步松动的可能,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应该是主要的方式。”

    吃饭行情或成泡影

    在2011年的战场征战了大半年,偏股型基金都交出了亏损的答卷。进入四季度以来,不少基金经理都寄希望于吃饭行情的到来,但市场却仍然震荡不断。

    在2011年剩下的一个月,吃饭行情会最终会不会上演,也被打了一个问号。据记者了解,在不少基金经理的看来,吃饭行情恐怕难以成行。

    一位今年业绩进入前1/3的基金经理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个不好说,我自己认为市场在未来一段时间都将维持震荡走势。如果没有新的政策出现,趋势性行情很难出现。弱周期性股有所表现,但其盈利空间不会很大。”

    国泰事件驱动型基金经理王航也坦言:“不好说,如果市场要延续向上行情,还需要密切关注成交量是否能有效放大。”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的降准行为促使本周四A股普涨,金融、保险以及地产等周期性行业领涨。但此番反弹最终仅“一日游”,周五沪深两市仍然维持弱势,成交量有所萎缩。

    消费仍然是主题

    金融、保险以及地产股等周期性股尽管上演了反弹,却依然难以撼动大消费以及部分优质成长股在基金心中的地位。

    “短期内弱周期股会有所表现,但空间不会太大。未来仍旧看好大消费概念。消费升级概念仍是把握的主线,如业绩增长确定的白酒类上市公司,一些盈利能力比较强的家电股等。”上述今年业绩表现出色的基金经理进一步表示。

    天治基金则表示,出于对国内经济状况、企业赢利下滑,以及资金面很难出现实质性松动的担忧,控制仓位仍然是规避系统性风险的手段,同时中长期看好白酒、大众消费品,布局通胀下行具备成本弹性的行业,以及2012年政府产业体制改革下的行业投资机会。

    谈到未来的投资方向,王航表示:“短期周期性行业可能受到更多流动性释放的信号刺激,中期低估值板块具备进可攻,退可守的优势,长期而言,我们依然看好受益于十二五转型的行业。”

    基金仓位

    基金暴跌中减仓 谨慎当先

    本周,A股市场在周三和周四两个交易日上演了普涨与普跌的“冰与火”行情。央行调准的动作显然在市场预期之外,暴跌中选择减仓的基金,自然未能在次日的反弹中收复失地。面对内外众多干扰因素,基金波段操作成功的难度颇大,基金的步调也更加难以统一。

    股基仓位明显下降

    根据德圣基金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2月1日,本周偏股方向基金平均仓位相比上周显著下降。

    可比主动股票基金加权平均仓位为79.89%,相比前周下降2.14个百分点;偏股混合型基金加权平均仓位为73.76%,相比前周下降2.42个百分点;配置混合型基金加权平均仓位66.99%,相比前周下降1.95个百分点。测算期间沪深300指数微跌0.21%,被动仓位变化轻微;扣除被动仓位变化后,三类偏股方向基金主动减持力度相当显著。

    从不同规模划分来看,三种规模的偏股方向基金加权平均仓位变化幅度不一。三类偏股方向主动型基金中,大型基金加权平均仓位72.65%,相比前周下降2.85个百分点。中型基金加权平均仓位78.61%,与前周相比下降近2个百分点。小型基金加权平均仓位76.69%,相比前周下降2.17个百分点。由于部分大规模基金减仓明显,大型基金加权平均仓位已降至各种规模基金的最低水平。

    此外,重仓基金和仓位较重的基金占比25.57%,下降1.84%;仓位中等的基金占比23.63%,明显上升;仓位较轻或轻仓基金有小幅增加。

    减仓基金助跌

    本周三的暴跌,也让基金变得更为谨慎,减仓基金占据主流。从具体基金来看,本周基金操作方向相比前周发生显著逆转,主动增持基金数量大幅减少。扣除被动仓位变化后,58只基金主动增仓幅度超过2%,其中仅9只基金主动增仓超过5%。在减持基金方面,高达220只基金主动减持幅度超过2%,其中68只基金主动减持超过5%。

    监测数据更是显示,本周相当部分基金在周三暴跌中大幅度减仓,减仓幅度为10月下旬反弹以来之最。民生蓝筹、中欧新蓝筹、汇添富价值等7只基金大幅减仓超过10%,显示这部分基金对短线风险十分敏感。减仓显著的基金主要是两类,一类是规模偏小的小基金公司旗下基金,另一类是自身策略偏谨慎的中型基金,在股指快速下跌时率先减仓。大型基金公司中,华夏、南方、广发旗下基金仓位基本稳定;嘉实、易方达偏谨慎;博时、大成旗下基金操作则有所分化。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表示,目前市场心态仍较为谨慎,反弹亦难以持续。从基金本周仓位变化来看,在周三大跌中不少基金迅速减仓,减仓力度颇大,一定程度上起到助跌作用。虽然这在相当程度上降低了周三的净值损失,但在周四反弹中,这些减仓基金难以翻手做多,净值回升较慢。总之,从近期仓位变化情况来看,仓位增、减方向变化频繁,但总体上并未踏准短期市场涨跌的节拍,凸显出短线波段操作的困难。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李旭利或遭重判 证监会“捕鼠”渐收网

    下一篇

    托斯卡纳夕阳下的欧洲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