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年终结尾,最终也不让人淡定了,29日受到“十二五”的振兴计划提振,大盘反弹。但仅仅一天之隔,市场立马变脸,昨日沪深两市早盘单边下挫,截至午市收盘,沪指大跌2.32%。B股成为早盘重灾区,B股指数收报收230.43点,跌5.60%。
就在大盘一片惨绿之时,在上海哈瓦那大酒店的会议大堂里,国金证券2012年年度策略报告会正在上演,现场人头攒动,现场的场面异常火爆,大家一点都没被市场的一下入冬受到影响,600多人的场子已经爆满,大家聚精会神的听着对于策略会的宣讲。现场前来参会的机构不乏QFII、券商资管、私募基金以及公募基金。
对于2012年的总体展望,国金证券以宏观主题为“2012年下滑中继”进行了本次策略会的开场。
在本次国金证券的2012年的策略会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今日的沪深两市A、B股的大跌,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对于本次大跌机构投资者都表现的相当淡定,现场仍旧座无虚席。坐在记者附近的几位公募基金公司机构部的投资经理都非常认真的记着笔记,一点都没有被大跌搅得心神不宁的,于是记者就于他们攀谈起来,他们认为此时的A股已经处在底部,有仓位的也不用动了,耐心等待,即使再往下探也耐心持股。坐在后几排的私募基金经理观点比较大胆,不少认为今天可以加仓,他们认为最糟糕的日子或许已经过去了。
以下是本次国金证券2012年投资策略会的主要内容:
宏观:
国金证券宏观研究小组刘锋认为,到2012年的中国经济周期处在末端并等待出清的阶段,高投资、高景气后的萧条从80年代至今处在资本产出比率的拐点即将到来。首先,投资拉动周期接近尾声,高增长、高景气结束,可比较萧条时期的1995年、2005年需求逐步消化产能,低回报时期来临,由需求不足、失业增长、通缩成为了新的威胁。其次,从中长期来看,增长趋势在下滑,但回报能否如前列周期回升、转型或者未富先老、中等收入陷阱?从周期轮回的角度来看,中国经济经历了高增长、高回报后,未来经济则会进入低增长、低回报。然而,未来中国经济是出现低增长、高回报?处于这样的转型期,可以比较优势?自1994年的经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投资拉动转外需拉动。当前,不平衡的复苏正在VS平衡的衰退。
国金证券宏观组预计2011年第四季度以及2012年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的增长率为(8.8%;8.5%;8.7%;8.8%;8.8%。)环比的经济增长为倒V型,先改善、后下滑。可视2012年1-2季度环比改善幅度微调形态。中期与短期增长的关系则是长期经济下滑趋势中的一段稳定平台。短期环比向上的性质:竭泽而渔。
此外,国金证券宏观组认为2012年投资方面,房地产继续下滑靠基础建设对冲。出口前低后高,顺差继续收窄,消费则稳步增长,关注政策扶持。通胀则逐季下行,年增3%。流动性则是衰退性质的流动性宽松。
趋势:
国金证券策略分析师冯宇认为,2012年将是“旧经济”向“新经济”过渡的阶段,整体宏观经济在增长、物价、财政、货币方面将以稳为主,周期性波动不明显。 维持秋季报告的判断,今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盈利增长14.73%。 2012年在较为平稳的增长和物价环境中,企业盈利增长相对平缓。在中性情况下预计2012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盈利增长10.8%,乐观情况下增长15.3%。 从全年看,企业利润增速,呈前低后高。业绩放缓最明显的时期体现在11年4季度和12年1季度。
随着工业增加值和PPI下滑,未来收入放缓将使得企业盈利继续下滑。预计2012年1季度,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收入增速将从今年3季度的26.5%降至18%,毛利率从17.1%下滑至16.6%,净利率从6.1%降至5.5%,单季利润出现负增长的概率较大。预计2012年全年的上证综指核心波动区间(2100,3200)。下限对应10%的业绩增长和9倍PE,上限对应15%的业绩增长和13倍PE。 估值的改善是一个重要的上行驱动力。
行业:
国金证券策略分析师冯宇认为2012年投资策略把握从战略主题到战术周期,第一季度难以形成大级别的周期股行情,经济下滑仍在延续,Q1是经济淡季,周期行业在1季度景气低迷,压制周期股表现,年末到一季度是政策频出、流动性宽松,中小股票持续活跃。2012年第二季度是风格阶段性切换的关键时期,第一季度后期可提前布局,如果下游可选消费销售回暖,周期股景气度抬升,如果经济低迷,政策刺激预期增强。
另一方面,一季度业绩真空、流动性宽裕、政策预期推动,为主题投资提供了最适宜的氛围。2012年一季度看好主题:电力设备和新能源(电价调整、十二五规划)、农业(中央一号文件)。进入3月份,随着一季度信贷回升和经济旺季的来临,以地产产业链为代表的周期品将迎来关键时期。如果地产销售出现好转,投资者对于基本面的预期将向上修正;如果地产销售继续萎靡,政策结构性放松以防止经济下滑过度的必要性将会上升。一季度后期市场风格将发生转化,周期品行业将迎来战术性机会
在本次国金证券的2012年的策略会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今日的沪深两市A、B股的大跌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对于本次大跌机构投资者都表现的相当淡定,现场仍旧座无虚席。坐在记者附近的几位公募基金公司机构部的投资经理都非常认真的记着笔记,一点都没有被大跌搅得心神不宁的,于是记者就于他们攀谈起来,他们认为此时的A股已经处在底部,有仓位的也不用动了,耐心等待,即使再往下探也耐心持股。坐在后几排的私募基金经理观点比较大胆,不少认为今天可以加仓,他们认为最糟糕的日子或许已经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