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在中国的合资公司青岛松下电子部品(保税区)有限公司的40%的股权目前正以1.568亿元底价对外挂牌出售。
每经记者 陈时俊 发自上海
作为在华产品线布局最为广泛的日系家电企业,松下中国近阶段的整合信号似乎越来越明显。
昨日(28日),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下称:松下中国)公关课向《每日经济新闻》确认,其在中国的合资公司青岛松下电子部品(保税区)有限公司(下称:青岛松下)的40%的股权目前正以1.568亿元底价对外挂牌出售,“松下中国作为标的企业原股东肯定是享有优先受让权的”。
据悉,在青岛松下的公司股权构成方面,青岛松下由青岛电子元件六厂、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以及松下电器三方共同持有。后两者分别持有青岛松下35%、25%股权,而此次公开挂牌转让的是青岛电子元件六厂所持的40%股权。
对于市场纷纷猜测松下中国便是这场股权转让最可能的接手者时,有“中日合资”转为“全日独资”的形式,松下中国公关课向记者表示:“目前这一股权转让还在挂牌的阶段,至于是否有意向接手青岛松下,公司并不方便过多置评。”
不过,松下中国同时向记者表示,“独资”模式的确对于青岛松下在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方面更为有利。
有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指出,以松下公司为代表的日系家电企业正在中国市场经历转型的“蜕变期”,像松下在华拥有超过四十家工厂,产品领域从3C领域的传统家电一直延续至上游的电子元器件以及新兴能源等领域。近年表现差强人意的松下,或想通过这样的“由合转独”来抓紧优良资产。
资产“去劣存良”或成日企趋势
公开信息显示:中日双方合资的青岛松下最初成立于1993年12月,主营业务涉及电子元器件及模具部件的生产、销售、委托加工业务,以及国际贸易和转口贸易,除今年或因受到日本强震而遭受业绩影响,青岛松下的年销售额基本都保持在10亿元以上,其中公司在2010年的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3.79亿元,主营业务利润则为7566万元,可以说正是松下中国眼中急于攥住的优良资产。
记者查询挂牌公告得悉,此番青岛松下40%股权的受让方标准就包含“至少在过去3年的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或相当于)100亿元且连续盈利,且须为注册资本金相当于50亿元以上的企业法人”, 而松下中国无疑都符合标准。
松下中国公关课负责人向记者表示,青岛松下的股权挂牌仍在进行中,结果尚未出来。至于何时才能够见分晓,该负责人表示“不太方便透露”。
上述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称,中国市场早已成为松下全球业务发展的核心市场之一,业务重心转移的这几年却遭遇了三星等韩系企业与中国一些本土企业分别在高低端两线带来的冲击,剥离不良资产,加速持有优良资产十分自然,“这一趋势或将在未来两三年越来越明显”。
据不完全统计,以松下为代表的日系家电企业在华企业除平板电视有所话语权外,其余产品线整体占有率或不足一成,发展势头也颇为乏力。
青岛松下的好业绩或是让其留下并被松下中国看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其实就在2010年,同属松下集团的日本松下电工株式会社,就一掷4050万元从上海电气(601727,SH)手中购得上海松下电工自动化控制有限公司45%股权,最终实现对松下电工的完全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