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曹林:可防楼市降价风险但不能防卫过当

    2011-11-18 01:41

    一种声音说:房价下降10%引发的影响,比上涨30%更让民众难以承受 (经济学家李稻葵)。其实,我是认同这种观点的,不仅房价如此,而是普遍的经济规律,温水煮青蛙,这几年人们已经习惯了房价上涨,突然下行,感受当然会非常强烈。

    曹林

        楼市调控,现在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未来政策走向何方,是往回拐,还是继续深入,关键都在政府的政策取向。当前段时间公众热议楼市拐点的时候,我曾撰文称,房价的拐点并不重要,关键是政府的政策有没有出现拐点,如果政府坚持调控不放松的话,房价早就在“拐”了。由于中央和各地多次表示了将坚决调控的决心,一直坚挺的楼市显然已在松动:北京年内商品房销售面积创近十年最低。虽然很多地产商仍嘴硬,但阻挡不住下行的趋势,甚至连一向力挺房价的潘石屹也建议同行认清现实,“不要不好意思,要高调地、一步到位地降价”。

        因为房价调整触动了一部分房产商和炒房者的利益,近来反对调控、要求往回拐的声音渐渐密集起来了,而且声音越来越大,说得很耸人听闻。有必要警惕这些既得利益者的声音,可能干扰政府决策,让初见成效的房产调控走回头路。

        比如,一种声音说:房价下降10%引发的影响,比上涨30%更让民众难以承受  (经济学家李稻葵)。其实,我是认同这种观点的,不仅房价如此,而是普遍的经济规律,温水煮青蛙,这几年人们已经习惯了房价上涨,突然下行,感受当然会非常强烈。房价上涨,可以不买房,降价了,很多人的损失是实实在在的。但是,不能以此反对房价下降进而反对调控。

        实际上,这几年房价涨了何只30%?多数地方都超过了300%。这时候降一点儿,降个10%,挤出泡沫有什么不可以的?民众的心理没那么脆弱,涨300%都接受了,降个10%崩溃不了。

        另一论调是:房价大跌会带来很多问题。我看到很多文章都在分析“警惕房价大跌带来的种种风险”,比如金融风险、失业风险、企业倒闭风险、经济下行风险等。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我也赞同要警惕大跌的风险,但反对不合时宜地、别有用心地夸大这种风险。首先,现在房价只是微微跌了一点儿。多数地方只是个别地区降了一点儿,比如北京,只是泡沫比较大的通州降的幅度大一点儿,其他地方没怎么动,根本谈不上什么大跌。

        其欠,很多人只喜欢谈“警惕大跌带来的风险”,而不喜欢说“大涨带来的风险”。其实大涨隐藏着更大的风险:泡沫经济的风险,银行的风险,民众的不满,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就是例证,现在美国的经济仍在为楼市泡沫埋单。正因为看到这种大涨风险,中央政府才排除了各种利益阻力,坚决调控。现在房地产市场对中国经济的威胁,仍然是“前几年大涨吹大的泡沫”,而不是什么远未发生的大跌。如果现在就采取措施防范大跌,调控就走回头路了,楼市必然重回大涨旧轨,防卫过当危害大矣。

        其实,一个健康的市场,不应该是那种大涨大跌的态势,应该是平稳的,现在政府调控,正是想让房价软着陆,挤掉泡沫,而避免那种大涨大跌。现在的价格下行,当然不是大跌,只是因为此前是大涨,涨得太快了,如今调控会有一个回归正常的过程,不能把这个回归常态的过程说成是大跌。

        另外一个更多被说起的是“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支柱”(经济学家樊纲),不能倒。其实,没有人希望房地产市场倒了,崩溃了对谁都没有好处。调控不是搞掉房地产,而是挤掉泡沫让其更健康地发展。正因为是支柱产业,所以不能任其疯狂地走向灭亡,不能用“支柱产业”作幌子绑架中国经济。市场原教旨主义者反对一切调控,其实,最自由的经济体有时也离不开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上一篇

    有机认证 一桩“生意”?

    下一篇

    评级机构:山钢集团称陈述不实系工作疏忽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