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佛塑科技丢掉金辉高科控股权 被批“得不偿失”

    2011-11-17 01:07

    每经记者  胡玉慧

        因旗下子公司从事锂电池隔膜业务,佛塑科技  (000973,收盘价10.97元)被市场划入锂电池板块,股价也因此在二级市场上走得风生水起。不过,11月16日,佛塑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将对外转出子公司金辉高科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金辉高科)16%股权;17日公司进一步公告称,此举是为金辉高科股改上市作准备。

        据悉,金辉高科锂离子电池所用隔膜新产能即将在明年上半年释放,这令外界对佛塑科技明年业绩寄予厚望,并将其视为佛塑未来业绩的增长点。虽然本次交易能令上市公司一次性收获2.03亿元净收益,但业内多认为公司此举过于短视——公司持股比例将由交易前的48%下降到32%,由第一大股东位置退居第二。有研究员就直言,“丢掉控股权得不偿失”。

    转出金辉高科16%股权

        佛塑科技16日公告表示,公司拟将持有的金辉高科16%股权以协议转让方式对外出让,受让方为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或其下属的全资子公司(以下简称恒健投资)。

        令外界诧异的并不是交易价格过低。相反,截至2011年6月30日,金辉高科经审计后的账面净资产为1.73亿元,经评估后的净资产评估值则为10.05亿元,增值率高达480%;金辉高科16%股权对应的净资产评估值为1.61亿元,但最终双方敲定的交易价格为2.38亿元,原因系  “结合了金辉高科的经营状况和未来成长情况”。

        扣除各项成本后,佛塑科技最终将有1.73亿元可计入本年度收益,而佛塑科技2010年净利润也刚好在1.73亿元的水平。

    研究员:丢掉控股权不划算

        《每日经济新闻》就上述股权转让事宜联系业内,研究员多表示事情来得太突然,不能理解公司此举意义何在。

        对机构投资者来说,金辉高科是他们关注并看好佛塑科技的最主要理由。这家公司主要产品为锂离子电池所用隔膜,而在整条锂电池原材料产业链上,技术难度最高、国产化率最低、目前严重依赖进口的就是隔膜和六氟磷酸锂  (生产电解液的关键材料)。这两块产品在今后存在着广阔的进口替代市场,就上市公司情况看,进入隔膜领域的公司数量要远少过涉入六氟磷酸锂的公司。

        因此就稀缺性而言,佛塑科技更甚多氟多(002407,收盘价28.49元)、九九久(002411,收盘价13.87元)以及江苏国泰这几家有六氟磷酸锂业务的厂商,原因在于佛塑科技是A股目前唯一实现锂电池隔膜量产的公司。

        机构对佛塑关注点也集中在金辉高科产能拓展和释放上。佛塑科技定期报告显示,去年至今有嘉实、华夏、易方达、泽熙投资、广发证券、平安证券等数十家公私募基金和券商赴公司调研,内容均包括金辉高科业务进展情况。

        公开资料显示,金辉高科系佛塑股份于2006年与比亚迪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香港)联合设立。转让前佛塑科技占有金辉高科48%股权,但因公司对其生产经营具有实际控制权,一直将金辉高科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转让后佛塑科技持股比例降低至32%;此前的二股东比亚迪香港  (持股39.375%)晋升为第一大股东。

        多位研究员向记者表示,相比可获得的1.73亿元净收益,本次交易完成后,佛塑科技丢掉对金辉高科的控股权显得“得不偿失”。

    金辉高科准备单独上市

        有研究员向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金辉高科当前隔膜产能为6500万平米,今年上半年新投建的三期4500万平米产能将在明年上半年投产,届时总产能将达1.1亿平米;以当前隔膜市场上最低单价5元/平米计算,2012年金辉高科总营收至少能有5.5亿元;去年金辉高科净利润率48.5%,充分考虑产品价格下跌和原材料及人工成本上升因素,取30%作为金辉明年隔膜产品净利润率,计算下来的净利润将达1.65亿元。考虑到未来金辉的成长性,长远来看佛塑科技本次股权转让,并且还让出控股权其实“根本不划算”。

        鉴于受让方恒健投资是广东省国资委旗下公司,而佛塑科技大股东广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全资子公司,因此业内推测,本次股权转让恐非出于佛塑科技自己意愿,背后或许是广东省方面有意将金辉高科运作上市。17日最新公告证实了这项猜测,佛塑科技表示,本次交易是出于进一步优化金辉高科股权结构、为金辉高科股改上市创造有利条件。

        未来佛塑科技还会不会继续转出所持金辉高科股份?记者就此联系了佛塑科技董秘罗汉均,得到了“目前还没有这方面考虑”的答复。

        也有市场人士对记者表示,从目前进展看,金辉高科股改尚未启动,距离上市还相当遥远。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上一篇

    公司快讯

    下一篇

    沪指重挫62点收于2467点 创10月以来最大跌幅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