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金融IC卡发卡量已超1800万明年全面展开移动支付标准制定

    2011-11-11 01:24
    每经记者  万敏  发自北京

        11月10日清晨,北京气温微寒,而北京华融大厦三层会议室内的气氛已经变得火热。包括央行、工信部、中国银联、数十家商业银行和设备厂商的参会代表将对中国金融IC卡事业的关注、关心、还有些许疑问,都凝聚在了这场讨论里。他们将影响中国金融IC卡的未来发展。

    国有大行占发卡先机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李东荣会上表示,截至目前,全国已累计发行金融IC卡1800余万张。随后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巡视员、金融IC卡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晓枫透露,截至2011年三季度末,全国累计发行金融IC卡最多的前三位发卡行分别是工商银行(601398,SH)、中国银行(601988,SH)和建设银行(601939,SH)。其中工行发行1586万张,占全国总量的87.4%。中行累计发行123万张,占全国总量的6.8%,建行累计发行96万张,占5.3%。

        李晓枫表示,“根据各商业银行的预计,预计到2011年底累计全国的金融IC卡达到2840万张,也许会超过3000万张。”

        据李晓枫在会议现场展示的数据,截至到目前,25家商业银行向人民银行先后提交了发卡的技术标准符合性和安全性的审核申请,其中14家商业银行已经获得了批复。“从商业银行提交申请和批复来看,大行整体先行的要求达到了,北京银行(601169,SH)、上海银行等城市商业银行其次,股份制银行落后。”

        他认为,导致股份制银行发行金融IC卡进度落后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及城市银行具备较好的资源优势,另外一方面磁条卡时期跑马圈地的发展模式现在出现了转变。“股份制银行应该加快转变发展思路,通过市场化的经营模式和创新的商业模式,不断适应和满足金融IC卡时代对银行卡产业发展的需求。”

        有业内人士指出,或许股份制银行的迟疑是有原因的。一张芯片卡的成本是传统磁条卡的10倍左右,再加上受理环境和终端设备的改造,银行的成本压力较大。对此,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李晓鹏就以个人立场提出了他的建议,他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够合理地平衡好商业银行和客户在发展IC卡方面成本和利润之间的关系。“我们会在前期做大量的投入而这个时候没有任何回报。”他认为没有平衡好这个关系,金融IC卡的发展会遇到很大的阻力。

    受理环境改造打开局面

        央行在3月份下发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的意见》中要求,在今年6月底前直联POS(销售点终端)能够受理金融IC卡,全国性商业银行布放的间联POS、ATM需要在2011年底和2012年底受理金融IC卡,2013年起实现所有受理银行卡的联网通用终端都能够受理金融IC卡。

        李晓枫透露,根据2011年联通通用专项的检查结果,截至8月31日全国的POS终端总量约为356.7万台,完成改造率78.4%左右。各商业银行已累计布放ATM终端25.9万台,完成接触式改造10.9万台,改造完成率为42.2%。并且,中国银联布放终端已全部完成改造。

        中国银联总裁许罗德表示,随着银联卡的国际化,在金融IC卡受理方面也要提出一个方案,特别是在欧洲,芯片卡受理已经成为常态,处理好这方面的工作是下一步很重要的工作。

        交通银行(601328,SH)行长牛锡明表示,该行今年下半年起所有新布放的收单设备都支持金融IC卡,所有存量设备都在全行范围内紧锣密鼓地加以改造,在有快速小额支付的场所配置非接触性读卡器。

        李晓鹏也表示,截至今年的9月底,工商银行全行有96%的ATM设备可支持受理金融IC卡,同时工商银行的网点配备了双界面的读卡器8万多台。

        此外,李晓枫还表示明年人民银行将全面展开移动支付的远程和近场标准制定工作,他透露移动支付的远程标准已经进入金融标准化委员会的流程,下一步将联合各商业银行、中国银联,以及具有牌照的第三方非金融支付机构来探讨移动支付的近场标准。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上一篇

    18亿限售股下周解禁山西证券独占近六成

    下一篇

    央行:有关部门正试点完善民间借贷跟踪监测体系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