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在欧盟出台一揽子救助计划后,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与其他人热情地拥抱在了一起。是的,世界末日没有到来。但每当想起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关于欧盟将解体的预测,我们的脊背间仍在阵阵发凉。
那么,在层层相扣的三大救助计划尘埃落定后,欧洲还应该恐惧什么?
恐惧一:冰层下的魔鬼即便细节不够充分,欧盟的三大救助计划看上去仍令人满意。对希腊减记50%债务并获得1300亿欧元贷款后,希腊大舒一口气。欧洲银行通过私人与政府资金补充资本金后,银行体系风险减小了。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扩容至1万亿欧元后,要装下希腊完全是绰绰有余。
不过,我们似乎忽略了其他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和西班牙。如果这些国家的债务出现问题,1万亿欧元还够吗?
昨日,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希腊减记、银行增资和EFSF火力扩容是一层扣一层的。首先,对希腊减记50%后,就要求银行相应提高资本金率至9%。而为了应付资本金门槛提升,又需要EFSF救助规模从4400亿提高到1万亿左右。但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几大风险。首先,EFSF能否成功增加到1万亿,通过什么形式来?从目前情况看,希腊减记将产生1000亿银行资本缺口。因EFSF只能提供大概500亿,那么剩余500亿甚至更多就必须由私人资本来出。但私人资本是否要买这个账并不确定。其次,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六个问题国家,债务比重占欧元区50%,远远超过希腊的5%。所以在11月3日的G20会议上就必须将火苗扑灭,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最后,欧盟现在没有钱,这就需要欧洲央行发钱,实质就是搞量化宽松。即便如此,希腊等国的偿债能力并没因此提升,最后还会有总清算。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也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解释称,考虑到将对银行进行资本重组,现金流风险下降意味着欧债危机短期来说已经平息下来了。但从长期看,欧洲仍然潜伏着巨大危机。首先,希腊债务被下降到一个可接受水平,但因债务占GDP比重仍将在120%以上,从远期来看仍然很高。这种潜在的偿债危机迟早会爆发;其次,希腊减记产生的1000亿欧元资本缺口,从筹资上来说问题不大。但这还会牵扯到利益分配问题;最后,意大利是欧洲巨大的风险因素。如果出事,现在的EFSF规模将捉襟见肘。如果主权债务危机引发债市暴跌,那么欧洲央行只能扩大货币供应。另外,中国参与救助欧洲的机会并不大。
恐惧二:触发CDS违约在次贷危机时,曾起到“杀手”作用的信用违约互换(CDS),再一次浮现在欧债危机中。
野村证券分析师就对此表示,现在的欧洲峰会只谈银行的面值损失,却闭口谈如何增加给银行增加信贷。在这样的交换规则下,银行势必承受不住压力,从而触发CDS违约。预计欧洲峰会出台银行重组方案会令市场失望,将进一步引发全欧洲危机的潜在风险。
记者了解到,在减记谈判中,不仅是代表超过450家金融机构的国际金融协会(IIF)与欧洲央行的要求有一定差距,欧洲央行和IMF期望值差距也较大。在IMF看来,现阶段希腊债务减记比例本应再扩大。欧盟峰会前一天,银行代表和欧洲官员就聚在一起,协商银行可以承受多少损失。他们认为如果超过55%的减记规模,以希腊国债为标的的CDS就会被触发,从而对欧洲造成违约的风险。
除了令人担忧的银行重组,EFSF能否提升至1万亿欧元火力也让人怀疑。记者发现,德国为EFSF达成杠杆设立了诸多限制。其一,德国的救助担保不能超过2110亿欧元。这就意味着欧洲杠杆化的EFSF缺乏最强力的担保,没有投资者会愚蠢到去投资一个风险不断攀高,但回报有限的计划。其次,EFSF扩容后,欧洲央行将不能继续在二级市场购买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国债。据记者了解,明年是意大利国债集中拍卖的高峰。意大利等国的国债收益率差,恐将进一步扩大,造成意大利重蹈希腊覆辙。最后,1万亿的计划现在最多只是一个框架,就如默克尔所说,解决危机没有捷径,当前的问题“将会困扰我们长达数年”。
金谷地投资分析师李伟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由于10月、11月是欧洲的发债高峰期,出台一万亿的大框架,只是在欧元生死存亡的关键时间缓解一下困境。从峰会的实质上看,希腊是最大受益者,而欧债危机的长期解决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他对峰会结果不是太乐观。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