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片仔癀提价 有经销商抱怨批发量骤降

    2011-10-25 01:27

    但提价的副作用也不容忽视。有经销商对《每日经济新闻》抱怨道,提价十多天后,公司一粒片仔癀都没有批发出去。

    每经记者  钟子宏

     

        在药品、中药材价格普降的背景下,却有不少药品迎来了涨价潮。这类涨价的药品一般是以含麝香、牛黄等珍稀成分的中成药品为主,典型的例子就是片仔癀。

        片仔癀  (600436,收盘价72.23元)公告称,公司于今年10月12日起再次调高产品销售价格,内销价格每粒上调40元人民币,外销价格平均每粒上调6美元,公司称未来会根据主要原料状况调整产品价格。

        但提价的副作用也不容忽视。有经销商对《每日经济新闻》抱怨道,提价十多天后,公司一粒片仔癀都没有批发出去。

    提价应对原材料涨价

     

        记者查阅公司公告发现,片仔癀先后在2010年1月、2011年1月和10月三次提高产品价位,最近一次的提价幅度较前次扩大一倍,而此次提价距上次提价不满10个月。

        对于提价,片仔癀公告称,主要是出于片仔癀主要原料成本大幅上扬的考虑。据悉,片仔癀主要原料包括天然牛黄、麝香、三七等原材料。

        自古以来,天然牛黄这一名贵药材便是中医临床要药。我国数百种中成药,特别是一些名贵品种均采用牛黄入药,对天然牛黄需求量巨大,但天然牛黄主要获取途径是宰杀成年牛,国内每年收集量不足1吨。目前,我国名贵中成药中90%的天然牛黄依赖进口。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阅中药材天地网发现,今年9月15日,天然牛黄在安国的价格为12.5万元~13万元/公斤;仅仅一周后的9月21日,这一价格已涨至15万元~18万元/公斤,涨幅在20%~38.5%之间。

        片仔癀董秘林绍碧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以来天然牛黄的价格一直在涨,去年年底每公斤价格为12万元~13万元,但目前已经到了18万元~19万元。”

        中药材天地网的工作人员陈怡告诉记者:“由于麝香是违禁产品,市场上价格不一。但是早在2008年1月,天然麝香每公斤的价格就在15万~16万元。现在有客户从俄罗斯收购的卖90元一克,有的野生麝香已到了一克230元,人工合成的现在价格为100多元一克。”照此计算,野生麝香的价格现在已是23万元/公斤。

        除天然牛黄、麝香的价格大幅上涨外,片仔癀的另一味药材三七在8月份也出现了较大涨幅。据2011年8月三七文山市场走势分析报告显示,除个别产品价格月末出现滑落外,其他规格均以“阶梯型”稳步攀升。数据显示,8月1日三七60头价格为365元/公斤,而8月31日价格为406元,累计上涨41元,月涨幅11%。

    经销商:批发量骤降

     

        原材料涨价,企业提高产品价格向下游转移成本的做法非常普遍。但是,产品提价也有副作用,直接表现为销量的下降。

        广州市医药总汇有限公司销售员李先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提价前平均每月能批发出  (片仔癀)3~4件,而一件的规格就1000粒。提价后,片仔癀的销量并不是很乐观。提价12天了,到现在我公司还没有批发出一粒。问的人多,前来批发的人少。”李先生抱怨说。

        “由于片仔癀在治疗肝炎方面疗效突出,现在国内还没有其他药比片仔癀更好,提价造成的影响也只是暂时的,未来销量也会上来。”李先生进一步表示。

        片仔癀董秘林绍碧表示:“提价初期销量会有些影响,可能出现经销商消化库存之类的情况,提价也会使经销商拿货的力度缓一缓,但销量并不会出现大幅下滑,毕竟提价后会市场有一段时间的调整期。”

        北京某券商生物医药研究员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涨价后会对销量产生短期影响,而且片仔癀今年业绩增长比预期要低,个人并不是十分认同靠提价来拉升业绩。如果未来业绩继续增长,主要还是来源于提价,而并非来源于销量的增长。在目前麝香等原材料产量增长缓慢的情况下,销量也很难出现明显的增长。”

        深圳某券商一位不愿具名的研究员则表示:“考虑到麝香等原材料的稀缺性,预计片仔癀未来仍会有提价空间。此外,该产品公众认可度高,且产品定位高端人群,价格敏感性差。考虑今年1月份提价后,销量并无太大影响,据此估计,此次提价也不会对销量产生太大的影响。相反,本次提价幅度大,且公司也已建立强势品牌,市场认同度日益提高,对吸烟过量、乳腺癌、肝癌等有较好疗效,预计四季度和明年销售会更好。”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上一篇

    股债双杀仍斩获“绝对收益” 南方50债、南方保本两只新基金业绩凸显

    下一篇

    三大利好助力 沪指昨飙涨53点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