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量化金融的起源确实与21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美国投资界,也确有一些人也能够凭着自己的交易策略在21点游戏中叱咤风云。白天,他们是投资精英,衣冠楚楚地撮合每一笔交易;晚上,他们摇身一变,成了玩转21点的高手。
他们中间不乏量化投资教父爱德华·索普、大奖章基金经理吉姆·西蒙斯、以及摩根士丹利量化交易领军人彼得·穆勒等投资界的大师级人物。
其中,索普更是将量化投资引入华尔街的一位奠基人。这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物理学博士、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对21点近乎寻常地着迷。1959年夏天,他将海量的21点数据输入到电脑,并且发现了能够战胜庄家的21点系统的基本元素;1961年1月,他又向美国数学会提交了《财富密码:21点常胜策略》的论文。
索普发现,众人皆知的“加大减小”策略,其实源自概率论中的大数定律:随机事件的样本越多,结果的确定性就越高。
对于某一手21点,索普并不知道自己能否胜出;但他知道,从长期来看,只要遵循自己的算牌规则,最终就一定能够获胜。类似地,对于股票下一周是涨是跌,索普并不确定,但他可以推算出股票涨跌2个或者5个百分点的概率有多大。
如今,索普的思想得到了投资界越来越多人的追随。在国内的指数增强基金中,也已出现了采用类似思想管理的产品——量化指数增强产品。这类产品的基金经理将影响市场与股票表现的因素分别以不同的因子纳入模型,并依靠计算机和统计概率选股。
尽管用这种方法选出来的某一股票在某一天的涨跌幅是不确定的,但最终战胜标的指数的概率是相对稳定的。比如,根据天相数据统计,截至10月14日,今年以来富国旗下两只采用量化技术管理的指数增强产品全部跑赢其标的指数6%以上,而且周胜率(跑赢基准的周数与所有交易周的比例)也几乎一直维持在约80%的水平。
“大功率的计算机就像雷达一样扫描着全市场,寻找赚钱的机会。当然,他们并不总是正确的,但只要正确的频率足够高,就能坐地分金了。”华尔街日报一位资深的专栏作家如此评价。
周婷婷 整理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