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0月19日),商务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今年前9月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情况。数据显示,1~9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866.79亿美元,同比增长16.6%;但在9月当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0.45亿美元,同比仅增长7.88%。
根据这一数据及此前公布的9月份外汇占款新增和当月贸易顺差,9月当月仅有约151亿美元的国际短期资金流入国内,较上月有较大回落。
欧盟投资今年首现负增长从投资来源地看,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对华投资持续增长;美国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18.77亿美元,同比下降9.88%,但投资降幅有所减小;欧盟27国实际投入外资金额41.84亿美元,同比下降1.8%,也是今年首次出现对华投资负增长。
事实上,从今年4月开始,美国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就已经开始出现20%左右的下滑;而欧盟27国从5月开始,对华投资从之前的同比增幅20%以上,迅速放缓至个位数。
财达证券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李剑峰认为,欧洲对华投资增速下降主要是受到欧洲债务危机影响,在银行信贷能力受到债务问题拖累之际,欧洲资金还是首先会选择留在欧洲,保证其总部经济正常运转,因而对外投资会缩减。
“欧债危机必然制约企业的融资能力,从而进一步制约企业对华投资的能力。”商务部研究院专家何曼青说,“然而,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中国吸引外资的总体情况不错,即使下滑,对于现今处在整体调结构转型时期的中国而言,也未必是坏事。”
反观中国对外投资则是另外一种景象。1~9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对129个国家和地区的2526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 (下同)407.5亿美元,同比增长12.5%。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特别提到,中国企业对欧投资也是中国政府积极促进的一个方向。中国企业对欧投资不仅丰富了中欧经贸合作内容,也为欧洲应对债务危机提供了帮助。最近中国企业对欧投资的几个项目,受到了欧洲各方的一致好评。
国际资金流入放缓央行数据显示,9月份我国新增外汇占款2473亿元,较上个月环比下降34%,显示了9月份或有少量跨境资金出逃的迹象。以兑美元汇率6.4计算则为386亿美元,减去当月贸易顺差145亿美元及90亿美元的FDI,则当月仅有约151亿美元的热钱流入,较8月份的数据减少了一半有余。
根据市场流行的算法,当月外汇占款由贸易顺差、FDI和热钱三部分构成,近年来我国月度FDI基本稳定在80亿~90亿美元;7月份,我国新增外汇占款2196亿元,约343亿美元,而7月份我国贸易顺差和FDI分别为314.84亿美元和83亿美元,外汇占款与贸易顺差和利用外资间的差额为负,这在近年来较为罕见,但外汇占款数据月度之间的波动并无太大规律可查。在8月份,这一差额又迅速扩大至328亿美元。
“年内余下时间,中国的贸易顺差将增加约800亿美元,FDI流入的外汇资金约350亿美元,因此,外汇资金总计流入的规模约在7300亿元人民币。”光大银行资金部宏观分析师盛宏清预计。
中国农业银行战略管理部宏观经济金融研究处副处长付兵涛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现在国际市场非常敏感,避险资金可能更多流向美国,毕竟近期人民币NDF市场还是比较低迷,人民币吸引力不算很大。国内紧缩政策持续、国际经济增速放缓以及欧债危机对资金避险需要提升等,都是导致下半年资金流入放缓的因素。
央行压力减轻今年上半年各月,新增外汇占款均在“高位运行”。1~6月份新增外汇占款分别为5016亿元、2145亿元、4079亿元、3107亿元、3764亿元、2773亿元。尽管各月波动较大,但均保持在2000亿元以上,上半年累计新增外汇占款达到20885亿元,同比增长62.8%。而央行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被看成是对这些汹涌而入的流动性的被动吸收。随着8月份以来CPI数据呈环比下降的态势,以及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的减少,央行暂停了密集的加息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而外部流入资金的进一步放缓,也使得货币政策操作有了更多的余地。分析人士认为,央行会更多启用汇率和公开市场工具来调节市场流动性。中投证券在一份研报中指出,新增外汇占款大幅减少减轻了央行基础货币的投放压力,这促使短期公开市场操作成为央行进行货币调节的主要方式。
盛宏清表示,公开市场10月份到期资金量将有3770亿元,处于适中水平。考虑到年内剩余时间商业银行超额备付低下,央行仅使用央票和正回购进行滚动操作,即可将银行间资金面控制在松紧适度的水平。
另一方面,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也随之减缓。截至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3.2万亿元,三季度增长41.92亿美元,其中9月份当月外汇储备减少608亿美元。这是去年5月份以来,外汇储备首次出现月度负增长。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