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机构逃底调查:“超级散户”真傻还是装傻?

    2011-10-16 23:11

    作为占据资金、信息等多重优势的机构,他们的错误选择是真不明白,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机构砸盘背后,又是否蕴藏着投资机会?

    每经记者  赵笛  任世磊

     

        如果没有10月11日机构借利好砸盘,10月12日的“阳包阴”大反弹还会出现吗?如果没有基金每每在股市到达顶部就猛加仓位,全力看好,还会有基金“88魔咒”吗?太多历史证据表明,包括公募基金、券商在内的机构正扮演着“超级散户”的角色,有时候,连散户都明白的道理他们都“不明白”。作为占据资金、信息等多重优势的机构,他们的错误选择是真不明白,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机构砸盘背后,又是否蕴藏着投资机会?  

    /逃底实况/

     

    大涨前一天  机构席位猛抛股票

     

        10月12日A股大涨,于11日砸盘和割肉的资金早已悔得肠子乌青。机构11日砸盘,12日就出现大涨,这是一个偶然吗?以往的经验是,没有机构的大举割肉,就难有股市见底。这次,历史经验或已再次应验。

    卖出席位遍地机构

     

        10月10日收盘后,新华社率先发布了汇金增持工、农、中、建四大行的消息。由于之前汇金增持都能够给大盘以强烈的正面刺激,加上连续下跌后该消息的护盘意味明显,第二日上涨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10月11日,A股大幅高开,沪指高开56点,即2.4%。不过开盘后,股指一路下跌,并于下午2时后“跌绿”,好在尾盘勉强收红。

        开盘后的杀跌从何而来?盘后的交易所公开数据给出了答案。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显示,10月11日当天,A股两市共有43只股票登上交易信息公开平台。其中,机构、券商总部、券商交易单元等所代表机构资金的席位共出现了66次,其中买入12次,卖出54次。

        从机构买卖席位对比看:中小板是4:8,比如中环股份(002129,收盘价14.20元)前五大买卖席位中,只有一家机构买进615.4万元,却有5家机构合计卖出约7121万元;创业板是2:7,比如新国都(300130,收盘价20.21元)有两家机构买入281.7万元,却有5家机构卖出约953万元;深市主板是4:20,比如冀中能源(000937,收盘价21.09元)没有机构买入股票,但有4家机构共卖出约10032万元;沪市是2:19,比如阳泉煤业(600348,收盘价21.87元)没有机构买入,但5家机构合计卖出29542万元。

        整体来看,上榜的股票呈现出机构砸盘的态势,机构借汇金增持利好大举砸盘的意图昭然若揭。

    底部都是机构砸出来的?

     

        10月11日机构砸盘,10月12日股市大涨,这是一个偶然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从历史数据看,机构往往没有表现出对底部的敏感。2010年7月2日的2319点前夕,机构仍在卖出。

        7月1日,东凌粮油(000893,收盘价18.27元)没有机构席位买入,却有两家机构卖出;天坛生物(600161,收盘价16.84元)虽有两家机构买入4446万元,但有4家机构卖出11125万元;ST祥龙  (600769,收盘价5.37元)没有机构买进,但有两家机构卖出。

        而就在7月2日见底当天,涨停了的中天城投(000540,收盘价7.26元)遭遇两家机构卖出;大跌约8%的飞亚达A(000026,收盘价16.36元)虽有一家机构小幅买进117万元,但卖出席位全部是机构,合计卖出约3000万元;几乎跌停的新华百货(600785,收盘价23.56元)有两家机构买进695万元,但有4家机构卖出2315万元;

        2008年10月28日的1664点前夕,机构同样在卖出。

        2008年10月27日,国际实业(000159,收盘价11.34元)没有机构买入,却有两家机构卖出;中航重机(原名力源液压)(600765,收盘价10.31元)没有机构买入,却有一家机构席位和海通证券(600837,收盘价8.91元)总部卖出;宝胜股份(600973,收盘价13.86元)没有机构买入,但却有3家卖出;恒源煤电(600971,收盘价17.53元)没有机构买入,但却有4家机构卖出。

        而就在2008年10月28日见底当天,柳工(000528,收盘价17.01元)遭遇4家机构卖出,厦门钨业(600549,收盘价41.31元)、法拉电子(600563,收盘价20.42元)在没有机构买进的情况下,均出现机构卖出。

        可见,虽然机构拥有资金优势,也拥有更高的专业背景,但在底部面前,其不但没有表现出优势,反而成为砸出底部的“冤大头”。

    基金“88魔咒”

     

        相比机构屡屡“逃底”,机构的最主要代表——公募基金呈现出的“88魔咒”,则是市场屡试不爽的逃顶秘笈。

        2010年11月11日,股市见顶3186点。就在11月5日,信达证券测算指出,所测算全部基金平均仓位为87.90%,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为90.22%;国信证券同时指出,“基金仓位逼近历史高点”,198只股票型基金(已剔除指数基金)平均仓位89.34%,较前周仓位上升5.88%。

        2011年4月18日,股市见顶3067点。就在当天,金元证券的基金仓位监测模型指出,截至4月15日,69只样本基金的仓位为84.95%,处于历史均值之上,相比前周大幅上升2.33%。而银河证券分析师刘志晶则更是指出,截至4月15日,股票型基金的平均仓位已达到91.3%,接近历史高位。

        上述信息表明,股市见顶往往伴随着基金仓位大升,当基金仓位达到“极限”,比如88%,往往就是见顶的标志。

    /动向观察/

     

    机构明里看好暗地甩卖

     

        10月10日,汇金公司宣布从二级市场增持工、农、中、建四大银行股票,并且继续进行相关市场操作。受此影响,10月11日,A股市场高开低走。10月12日,沪深两市九成个股飘红。

        但就在此利好之下,市场上也出现基金重仓股遭机构甩卖,股价大跌,其中包括中百集团(000759,收盘价9.52元)、冀中能源(000937,收  盘  价21.09元  )、  中  环  股  份(002129,收盘价14.20元)、张化机(002564,收盘价15.55元)等多只基金重仓个股。

        《每日经济新闻》了解发现,就在这些基金重仓股遭甩卖导致股价大跌之前,有不少基金公司基金经理或研究员仍表示市场已经处于底部。但当市场出现利好时,机构却选择用脚投票,甩卖出逃,这不禁令投资者产生迷惑。

        交银施罗德曾对媒体表示,短期政策高压利空股市,但对于经济调整有利,因而对市场中期见底是利好。

        华商领先企业和天治基金也表达了看好近期市场的观点。

        一方面是大规模的甩卖,一方面却在之前预言市场接近底部,记者发现,在甩卖前后,机构上演了一场“心口不一”的戏码。

        10月11日,鹏华基金研究部总经理冀洪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A股已经位于相对底部区域,但短期仍有一定下探空间,可适当配置防御类板块个股。他表示,当前的策略是结构上考虑适当配置防御性的板块,用时间换空间,等待市场拐点的到来。

        但事实上,鹏华基金旗下鹏华盛世创新持有160万股的张化机却在10月12日遭到5家机构的同时甩卖。其中,很有可能包括鹏华盛世。

        金鹰基金的情形也类似。

        有媒体报道称,10月10日,金鹰基金认为,如果没有热点板块领涨、无赚钱效应刺激、政策面无明显转向信号,A股市场可能维持弱势震荡,但考虑A股市场现已跌至上证指数998点、1664点的历史估值底部区域,市场投资机会已经逐渐显现,一旦市场下跌至上证指数2300点一线,可以考虑。

        但记者注意到,其旗下3只基金持有股票的中环股份也在11日遭到5家机构席位联合卖出。

    /原因探秘/

     

    阴谋论VS愚蠢论  机构装傻还是真傻

     

        按道理说,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掌握资金,掌握信息渠道,拥有更专业的背景,但为什么机构却常常在顶部满仓、在底部割肉,仿佛是A股市场最大的散户呢?到底是机构的所作所为藏有猫腻,还是机构真的就这么傻?

    阴谋论·老鼠仓红包

     

        随着越来越多基金经理老鼠仓事件的曝出,市场对基金的质疑声不绝于耳。由于基金的钱绝大多数来自基民,有“阴谋论”观点认为,“反正不是自己的钱”的心理,或造就了这场“顶部满仓、底部割肉”的形势。

        “基金经常出去调研,其信息渠道广得多,但为什么总是在股票底部时不买,非要到顶部才接盘呢?”昨日(10月14日),一位私募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反问。在他看来,基金业的不规范造就了利益输送事件频生。《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今年以来,证监会网站披露的基金经理老鼠仓事件还不少。

        2010年7月29日,证监会对原长城基金公司长城稳健增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刘海进行了处罚。原因是,刘海通过电话下单等方式,操作妻子黄某证券账户从事股票交易,先于刘海管理的债券基金买入并卖出相关个股,涉及鞍钢股份(000898,收盘价5.42元)等3只股票。

        2011年4月11日,证监会披露了原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公司中国收益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黄林的违法行为。2007年3月至2009年4月,黄林在任中国收益基金的基金经理期间,利用职务便利及所掌握的基金投资决策重要信息,操作其控制的荆某账户,先于或同步于自己管理的中国收益基金买入并先于或同步于该基金卖出相同个股,涉及宁波华翔  (002048,收盘价10.47元)等8只股票。

        2011年7月7日,证监会对原长城基金公司旗下的久富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韩刚予以市场禁入处罚。资料显示,2009年1月6日~8月21日期间,韩刚在基金经理任上利用职务便利及所获取的基金投资决策信息,与妻子史某等人通过网络下单的方式,要么先于基金建仓,要么同步买卖久富基金重仓股

    *ST金马  (000602,收盘价25.80元)、宁波华翔等15只股票。

     

        基金老鼠仓行为可能远不只证监会公布的这些。这不免给了“阴谋论者”遐想的空间:以公募基金为首的机构们其实“聪明”得很,他们将砸盘的筹码输送给了利益关联方,从而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不过,这一推断是站在绝大多数机构居心不良的基础上的。那么,事实的情况会是如此吗?

    阴谋论·砸盘吸筹

     

        除了存在利益输送的可能外,机构或还存在一种操作的可能,那就是砸盘吸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汇金增持的消息是在10月10日收盘后由新华社率先公布的,随后H股和A股的公告先后证实了这一消息。但从10月10日的盘面看,这一消息显然扩散得并不广泛。指数当天下午2点半后还出现了杀跌,尾盘十几分钟勉强形成小幅反弹。而工、农、中、建四大行虽然逆市飘红,但涨幅均非常小。而在10月11日,指数大幅高开,沪指高开56点,即2.4%。空仓者踏空了。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光大证券截至9月26日数据显示,310只偏股基金平均股票仓位为79.23%,其中,173只股票基金平均仓位为83.79%,137只混合基金平均仓位为73.46%;而据好买基金网数据,截至2011年9月29日,393只偏股型基金中,偏股型基金的平均仓位为76.82%,较前周下降了175个基点。同期海通证券的数据也表明,股混型基金股票仓位由75.99%降至75.34%,减少0.65个百分点。

        显然,公募基金的持仓并不高。由于股指高开,若此时再买进,显然不太划算,而若通过砸盘将股指砸回原位再进行加仓,显然更为有利。

        “这从逻辑上说得通,但操作难度很大。”一位阳光私募基金经理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相比而言,私募也是拿别人的钱炒股,但至少与客户见过面,必须对其资金负责。但基民为数庞大,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能认识几个客户?他认为,再加上缺乏责任心和严格的监管机制,砸盘吸筹不是不可能,但由于机构数量众多,要想做到整齐划一很难。该基金经理表示,在个股中,这种情况比较多见,但对于大市操作难度大,“这就是一场博弈。谁能保证砸盘的机构就一定大于买入的机构呢?”

    愚蠢论·“80后”经历不足

     

        高学历、高智商的“海龟”,就真的能够玩转A股吗?

        以公募基金为首的机构全都是勤勉自律,克己为(基)民为前提,有观点认为,造成他们  “在顶部满仓、在底部割肉”的原因只有一个:机构的决策层或基金经理们都很“愚蠢”。

        说他们愚蠢的依据是什么?

        Wind统计显示,目前的公募基金经理中,年龄最大的是兴业全球的傅鹏博,1962年出生,今年49岁,而年龄最小的是为数不少的“80后”。

        根据Wind统计,“80后”基金经理共有14人。

        分析人士认为,“80后”基金经理年龄最大的不过31岁,就算其22岁大学毕业后就进入证券行业,其从业经历不过9年。而就算是9年,其入市时间也是2002年。很多以往的血雨腥风都没有经历过。

        当然,以基金业的高门槛,基金经理往往需要硕士以上学历,“80后”基金经理从业经验实际还要少。Wind统计显示,上述“80后”基金经理的从业经验多数是从2006年算起的。也就是说,他们刚好经历了一个大牛市和一个大熊市。对于当前“牛不牛熊不熊”的市道,他们根本没有经历过。

        而正是年轻、无经验,这群有着深厚学术背景的“70后”、“80后”基金经理们,对市场技术、投资心理又有多少了解呢?

        机构砸盘究竟是出于愚蠢还是阴谋尚不得而知,但对于投资者而言,怎样根据机构操作的规律,找到投资机会才是最重要的。

    /操作策略/

     

    牛股现身砸盘后关注机构错杀股

     

        无论机构的逃底行为是恶意还是失误,作为投资者,抓住背后的机会才是最重要的。在认识到了基金“88魔咒”需要逃顶后,机构在底部对某些股票的大幅卖出也或将成为投资信号。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底部区域,机构大举砸盘的一些股票反而在随后的表现中更为抢眼。

        2011年10月11日,宁波韵升(600366,收盘价20.40元)出现3家机构卖出。但次日,公司股价就大涨逾6%,10月14日,公司股价回到了11日大跌前的情况。《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实际上,就在11日当天,营业部席位的买入量就远远大于机构的卖出量。

        同样是10月11日,中成股份(000151,收盘价10.16元)涨停。一家机构位列卖出榜第一,但第二日,股价继续涨停。而中环股份(002129,收盘价14.20元)11日跌停当天的卖出前五名均是机构,但第二日股价就大涨9%。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部分机构砸盘股出现了游资接盘的情况,短线具有一定的爆发力。不过,机构砸盘股的机会更多体现在长期性上。

        以2319点时的2010年7月2日为例,贵州百灵(002424,收盘价17.24元)当天跌停,在没有机构买进的情况下,两家机构卖出。不过,仅仅几个交易日后,股价就收复失地。随后的一年时间,公司股价涨幅达到100%;天威视讯(002238,收盘价17.67元)也在当天盘中大跌,5家机构大举卖出。但随后的4个月时间,股价上涨了约70%。

        最经典的例子应该是片仔癀(600436,收盘价67.23元)。7月2日公司股价盘中跌停。两家机构联合东北证券(000686,收盘价18.63元)资产管理总部大举出货。但是随后不到半年时间,其股价涨幅近150%。

        再看1664点时的2008年10月28日。当天华联综超(600361,收盘价7.31元)虽有两家机构买进,但3家机构的卖出量更大。随后两个月,其股价暴涨约90%;柳工当天也遭遇4家机构卖出,但随后不到2年时间,公司股价上涨了逾600%。

        这一阶段最典型的例子当属包钢稀土  (600111,收盘价50.51元)。2008年10月,包钢稀土大幅杀跌,股价最低探至3.67元  (前复权)。2008年10月31日的数据显示,虽有两家机构买入1418万元,但却有3家机构卖出5618万元。最终包钢稀土成为日后的超级牛股,股价最高达到79.87元,涨幅2076%。

        上述历史经验表明,在大底部阶段被机构砸盘的个股,出现牛股的几率不低。那么,假设2011年10月12日的2318点就是现阶段的底部。哪些被机构砸盘的股票,在未来更具机会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根据2011年10月10日~13日的交易所公开信息统计得出下表。或许,未来的牛股就从中产生。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上一篇

    美日贸易战:日本做法不可取

    下一篇

    何志成:较差经济数据袭来 A股能否扛住?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