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金安国纪低端产品高毛利 成本疑被做低

    2011-09-07 01:02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金安国纪的产品价格比同行业公司要低23%,但毛利率和同行却基本持平,公司将这一“成绩”归结于良好的成本控制等因素。

    每经记者  赵笛

     

        今日,金安国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安国纪)的上市申请将面临发审委的审核。而就在其上会之前,公司已经掀起了一股  “假外资”、“一股独大”、“数据不一”的质疑之风。

        金安国纪存在的问题不仅限于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金安国纪的产品价格比同行业公司要低23%,但毛利率和同行却基本持平,公司将这一“成绩”归结于良好的成本控制等因素。

        不过,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金安国纪原料的采购成本远远低于市场均价,且通过招股书中相关数据计算出的营业成本,也远远高于其公布的数据。也就是说,其真实成本可能被隐瞒。

    售价比同类企业低23%

     

        招股说明书显示,金安国纪是一家从事印制电路用覆铜箔层压板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目前在行业内排名第四。资料显示,印制电路用覆铜箔层压板简称覆铜板(CCL),是电子信息工业的重要基础材料,用于制造印制电路板(PCB),广泛应用在家电、计算机、通信设备、半导体封装等电子产品中。

        从竞争对手的信息看,金安国纪的竞争对手主要包括建滔化工集团、台塑集团、

    生益科技(600183,收盘价8.59元)、超声电子  (000823,收盘价13.58元)、超华科技(002288,收盘价14.39元)等。这其中,金安国纪覆铜板产能是1320万张/年,而若子公司珠海国纪一期达产后,产能将扩大至1920万张/年,即2380.8万㎡/年;生益科技的4500万㎡/年;超华科技产能190万㎡/年;超声电子产能510万㎡/年。由此可见,金安国纪的产能规模仅次于生益科技。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作为覆铜板行业国内第四,国内(拟)上市公司第二的企业,金安国纪虽然行业地位不低,但销售单价却比同行业公司要低得多。

        招股书显示,2008年-2010年,金安国纪的产品的单价为121.12元/张、87.1元/张、116.74元/张。而与此同时,生益科技的产品单价分别为152.36元/张、117.43元/张、146.89元/张;超声电子的产品单价依次为138.02元/张、109.87元/张、146.86元/张。

        显然,生益科技和超声电子的产品单价比较接近,其中,2010年的单价几乎相等。相反,金安国纪的产品单价比另两家公司低得多。其中,2010年的单价相比低了20.5%。

        而根据2011年上半年的数据,金安国纪产品单价为123.62元/张,生益科技为160.5元/张(超声电子未公布此数据)。金安国纪的产品售价竟然比生益科技低了23%。

    低成本成就高毛利

     

        尽管产品单价比同行低得多,但金安国纪的毛利润竟然和同业龙头比肩。

        招股书显示,2010年和2011上半年,金安国纪的毛利率分别为16.03%和15.25%;生益科技同期覆铜板的毛利率为15.37%和16.55%。

        也就是说,在2010年,金安国纪的毛利率竟然比生益科技的毛利率还要高。

        “这显得非常的不合理。”针对金安国纪在售价低、成本高、费用多的情况下,却获得了较同行业公司更高的毛利率,昨日,一位不愿具名的注册会计师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金安国纪产品的售价大幅低于同行业公司,其毛利率应该比同行业公司低得多才对,“这一数据值得推敲。”

        该会计师告诉记者,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00。一般来说,如果要刻意做高毛利率,其途径有两个:一是虚增营业收入,二是隐藏营业成本。

        那么金安国纪是否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呢?

        根据指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金安国纪的财务数据进行了梳理后发现,问题可能出在公司的营业成本上。

        根据招股书提供的数据计算,2011年上半年,金安国纪覆铜板的成本为107.92元/张(营业成本÷销售张数,下同),生益科技的成本为135.11元/张;2010年金安国纪的成本为101.12元/张,生益科技的成本为125.43元/张。

        由此可见,金安国纪产品售价如此之低,但仍能获得同样水平的毛利率的原因,是得益于公司的产品成本也很低。

        那么,公司单件产品的成本低于同行业公司20%以上,这是否合理呢?

    原料采购价远低于市价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公司营业成本的构成中,近90%都来自于三大原材料的成本费用。显然,公司要想获得低成本,原材料的成本控制至关重要。

        虽然生益科技没有公布近期原材料采购单价,但从中投证券引用的来自中国行情网、海关总署的资料来看,仍能估算出这些原材料的平均价格。

        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环氧树脂的价格绝大多数时间是在25000元/吨上方运行。据此估算,上半年的均价在26000元左右。

        然而,金安国纪在招股书中公布的数据是,公司今年上半年树脂(招股书中多处将树脂和环氧树脂等同)的采购均价为21.07元/KG,折合21070元/吨。也就是说,其采购价比市场均价低近5000元/吨;而在2010年,环氧树脂的价格从来就没有低过20000元/吨,但金安国纪的采购价格是18250元/吨,也比市场价低。

        在铜价方面,今年以来,铜价就没有低过80000元/吨,然而,金安国纪上半年铜箔采购价格竟然只有77390元/吨。

        为什么金安国纪能够拿到价格低廉的原材料?他的议价能力难道比行业龙头企业还强吗?

    营业成本数据存疑

     

        显然,这么里面值得推敲的问题不少。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一步发现,金安国纪如此之低的营业成本是根本经不起推敲的。

        招股书131~133页公布了金安国纪三大原材料——铜箔、玻纤布、树脂的前五大供应商。在2011年上半年的数据中,铜箔的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为17967.25万元,占当期采购总额比例为22.4%。以此计算,2011年上半年,金安国纪采购总额合计为80202.4万元(17967.25万÷22.4%)。

        与此同时,金安国纪当期的原材料存货从上年末的8247.54万元降至3711.88万元,减少了4535.66万元,这其中,金安国纪在招股书中对当期存货计提了跌价准备——209.72万元。那么,可以说明,公司当期不但用完了新增的原材料,还使用了4325.94万元(库存减少的4535.66万元-存货计提跌价209.72万元)库存原材料。

        这也就是说,金安国纪2011年上半年使用的原材料应为84528.34万元(80202.4万元+4325.94万元)。此外,招股书显示,2011年上半年,金安国纪的能源开支为2592.08万元。也就是说,金安国纪2011年上半年使用的原材料和能源合计87120.42万元。

        然而,招股书数据却显示,金安国纪2011年上半年营业成本仅为86442.2万元,竟然比使用的原材料和能源合计的金额还少,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根据会计规则,营业成本包含直接材料(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直接工资(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其他直接支出(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职工福利费等)、制造费用(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对成本构成项目进行适当调整)。

        目前,金安国纪的员工人数为902人。哪怕以员工工资平均为2000元/月计算,半年的工资就高达仅1100万元。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生产基地位于上海、临安和珠海,属于工资较高的沿海地区。2000元/月的工资还算少的,且不包括社会保险和福利。

        此外,若加上其他直接支出、制造费用等支出,金安国纪招股书中公布的营业成本将远远低于根据采购商数据、存货数据得出的原材料使用金额,两者差额将达到数千万元。这表明,公司涉嫌隐瞒营业成本,从而导致其毛利率虚高。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上一篇

    公司快讯

    下一篇

    沪指惊现500亿地量成交 恒指尾盘拉升现生机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