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为何离我们越来越远?它为何看不见、摸不着,永远好像属于另一个人?
文/印峥嵘
提到爱情,对生在大都市的我们来说,觉得这是个多么沉重的字眼。
我问过我的朋友,她们有的已经是几个孩子的母亲,“你曾真正爱过一个人吗?”答案一概是斩钉截铁的“没有”。
另一种对话是这样展开的:你喜欢苹果吗?喜欢!你喜欢J‘adore香水吗?喜欢!你喜欢爱琴岛的海风吗?喜欢!那你真的喜欢他,想和他结婚吗?嗯……对方陷入了沉思。
假设苏格拉底的弟子安提斯泰尼生在当今社会,他一定会大白天提着灯笼到处转悠,别人问他缘由,他想必会说,我在寻找一对拥有真正爱情的男女。
爱情,为何离我们越来越远?它为何看不见、摸不着,永远好像属于另一个人?而所谓的100%的男孩(女孩),为什么仿佛只存在于擦肩而过的一瞬间?
时下一个热门新词是“灯笼男”,指打着灯笼也难找的男人,他们总是在关键时候照亮女主角。不过,网友戏言,这样的男人基本知识出现在煽情的电视剧里。
在一个理想化的世界里,灯笼男的特点为:在他们眼里,老婆永远没错;即使老婆错了,他们也会表面认同;他们会陪着另一半,当她的灯笼,照亮人生后续的路程;在他们眼里,老婆的困难不是困难,只是灯光下小小的黑暗。
而反观当今社会的男子,斤斤计较者多,大度者少;遇事埋怨指责的多,自我反省者少;逃避责任的多,勇敢担当者少。
而那些女子呢,彪悍泼辣的多,温柔娴淑的少;锋芒毕露的多,谨言慎行的少;好逸恶劳的多,勤俭质朴的少。
也无怪乎那么多优秀的“剩男”“剩女”,瓜田里挑瓜,挑了多年也没选到如意的另一半了!
我就曾遇到一个男孩,还算刻苦上进,有过情史若干,但总觉得缘分未到。近日处了一个开宝马,住别墅的女孩,得意之情溢于言表。我当然恭喜他找到了幸福。或许是我多虑了,如果他纯粹为了钱财和别人相处,是否连人格都没有了?
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当然也不乏有些女孩学会了一套“防身术”,练就一副“火眼金睛”,把身体当筹码,成为情场左右逢迎的“掘金姑娘”(Gold-diggers)。
当然,对这类女子倒不必苛责太多。究其原因,五千年的封建社会的禁锢,形成的一大既有现实是:女孩子们在事业上或许会遭遇“玻璃天花顶”,在婚姻里却可以处处占尽便宜。
林语堂先生曾举例说,女孩最好的事业便是结婚。李清照嫁了丈夫,先解决了吃完问题,才有闲情赋诗,如果靠文学谋生,她的《漱玉词》是换不到三碗绿豆汤的。
不得不承认,金钱和爱情正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系在一起,有人戏谑,现在已经进入“东施笑贫不笑娼”的时代。
酒吧、KTV那些灯红酒绿的夜生活场所,处处充斥着“速食爱情”、露水情人。一手给钱,一手给服务;更有甚者,抱着“只要不伤害对方,就没事”的观点,处处留情。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疏远,对于写心灵孤独的人来说,潜意识里已经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即人与人之间除了金钱利益的纠葛,就到了一定要靠性关系来维护的地步。
当然,时代不同了,自力更生、白手起家的女子也不在少数。我更佩服的还是那些“裸婚”的女子。房价高企、生活成本居高不下的年代,她们有勇气和爱人一起奋斗,从无到有,经历肮脏的原始积累过程,我对这样的女子是最为敬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