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几乎全世界最差” 中国生奶标准首遭乳企炮轰

    2011-07-05 01:23

    之所以生奶标准低,主要是因为散户太多,散户把奶挤到桶里,长途跋涉把奶运到企业,这样的奶恐怕细菌总数200万都打不住。

    每经记者  张娟娟  李刚发自上海、北京

     

        终于有乳企站出来,向“新国标”开炮。

        7月3日,在上海举行的星河湾中国经营论坛上,光明乳业(600597,SH)总裁郭本恒直言不讳地提出,中国的生奶标准几乎是全世界最差的,用这样一个低标准生产高标准的产品是做不到的,垃圾生产出来的就是垃圾。

        这一说法,响应了之前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的观点。王丁棉指出,乳业新国标是全球最差的牛奶标准,主要体现在“细菌总数”和“蛋白质含量”两项指标上。

        郭本恒对此表示认同:“我们的生奶标准,几乎是全世界最差的。”之所以生奶标准低,主要是因为散户太多,散户把奶挤到桶里,长途跋涉把奶运到企业,这样的奶恐怕细菌总数200万都打不住。

        郭本恒认为,生奶标准太低,不仅是在伤害消费者,也是在害奶农,因为如果达不到国际标准就没有国际竞争力。他同时指出,中国生奶标准还有很多不足,比如对抗生素、亚硝酸盐等指标的检测,国内甚至都不做要求。

        “事实上,比细菌指数、蛋白质含量更可怕的问题是,我国生奶标准对抗生素、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检测未作要求,前者涉及营养问题,而后者则涉及安全问题。”博盖咨询总经理高剑锋昨日(7月4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

        “有关乳业标准争议的背后实质是巴氏奶与常温奶两大阵营的利益博弈。”一不愿具名的常温奶支持者认为。

        “关于常温奶与巴氏奶之间争议与分歧已存在了许多年,前几年主要围绕营养和新鲜问题,现在探讨的则是安全问题,社会关注度更大。”高剑锋指出,一般来说,巴氏奶、发酵型酸奶对生奶的要求更高,尤其是发酵型酸奶,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奶源的安全。

    郭本恒

     

    指生奶标准低

     

    ·我们的生奶标准,几乎是全世界最差的。·生奶标准太低,不仅是在伤害消费者,也是在害奶农,因为如果达不到国际标准就没有国际竞争力。·中国生奶标准还有很多不足,比如对抗生素、亚硝酸盐等指标的检测,国内甚至都不做要求。

     

    宋昆冈

     

    回应“绑架说”

     

    ·新国标由各部委推荐的专家共同修订,也通过网络公示,广泛征求意见,不存在受大企业左右的情况。·没有好原料就做不出好产品,这是一个常识,没有好产品则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正是因为降低了乳业新国标,企业才受到损失。

     

    相关新闻

     

    中国草业协会卢欣石:

     

    解决牛奶质量安全问题  只有从源头抓起

     

    每经记者  李娇凤  发自北京

     

        昨日(7月4日),中国草业协会会长卢欣石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要彻底解决牛奶质量安全问题只有从源头抓起,从根本上保证原料奶的质量安全。卢欣石说,“奶牛吃玉米、玉米秸秆和吃青贮、苜蓿等,就相当于是吃粗粮和吃肉的区别,没有好的饲草,就没有好的牛奶。”

        然而,记者了解到,目前奶牛散养殖户喂养奶牛的饲料最多的是玉米和玉米秸秆,这是奶牛饲料中最便宜的部分,而像青贮、苜蓿等价格高的优质饲料养殖户基本上用不起。

        卢欣石建议,政府针对农户奶牛散养区,可以实施政策补贴,鼓励农户种草,还可培育苜蓿产业龙头企业,切实保证苜蓿产品质量。

    中国乳协宋昆冈:标准低企业也受损

     

    每经记者  李刚  发自北京

     

        近期,关于奶业新国标的批评声接连不断,以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为代表的业内人士认为,中国乳业新标准遭到“个别大企业绑架”,大企业为了获得经济效益而压低了标准,中国乳业新国标被斥为“全球最差的牛奶标准”。

        面对愈演愈烈的舆论指责,在7月3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上,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作出了回应。

        对于“大企业绑架标准”一说,宋昆冈表示,乳业新国标的制定,是在有关部门的领导下,由各部委推荐的专家共同修订的,乳业新国标的草稿也通过网络对社会进行了公示,广泛征求了社会意见,所以说乳业新国标受大企业左右的情况是不存在的。

        而针对大企业为了获得经济效益而压低了标准一说,宋昆冈则表示,没有好原料就做不出好产品,这是一个常识,没有好产品则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旧国标中要求原奶收购的蛋白质含量表示是2.95,新标准是2.8,虽然蛋白质含量标准下降了0.15,但实际上对企业经济利益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宋昆冈称,因为按照现在的标准,企业收购一吨牛奶会多收54公斤水,相当于每吨奶损失187.6元,如果一个中型企业一年收10万吨奶,就相当于损失了1876万。

        此外,宋昆冈强调,虽然乳业新国标对于原料奶的蛋白质含量要求是2.8,但对产品的要求却是2.9,为了达到这一要求,企业要从每吨原奶中蒸发掉35.7公斤水,按照3.5元每公斤算,就相当于蒸发掉125元,同时还要消耗10.5公斤煤和2.6度电。

        宋昆冈进一步指出,正是因为降低了乳业新国标,企业才受到损失。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上一篇

    企业家聚首交大安泰EMBA经济后调控时代商学院“论道”中企发展

    下一篇

    万科半年销售额656.5亿元 已超2009年全年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