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中国自主品牌车企近年来取得的进步有目共睹。但当市场土壤丰沃时,自主品牌车企如鱼得水;当市场光芒黯淡时,自主品牌车企的凛冬也随之而至。
首先,为抢夺市场份额,合资企业车型与市场价格在不断下压,最先挤掉的恰恰是自主品牌原有的份额与利润。原本利润空间就十分有限的自主品牌车企,在这一竞争态势下更显被动。
因为目前中国的自主品牌车企被贴上的是“低价”的标签,各个自主品牌也正处于品牌积淀的蓄势期。但竞争恰在当下。在艰难的市场环境中,究竟谁能助中国的自主品牌轿车一臂之力?靠自救,还是他救?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如果说依靠他救,依靠的是政策与市场规则。比如,最近颁布的 《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新一轮的公车改革,将采购用车的排气量从2.0L下调至1.8L,将整车价格上限从25万元下调至18万元。长年被受诟病的公车改革终于有了实质性的改变,这被视为提供给自主品牌和节能环保车型发展的一次良机。但能否占领这一市场,仍然需要自主品牌主动布局。
政府公务车采购一直偏好大排量、高档次的车型,导致了公务车市场长期以来被外资品牌所垄断。从国内几家知名的自主品牌企业来看,在向中高端转型的运转过程中都异常困难,还谈不上哪家算是成功。目前,市场上为数不多的能称得上中高级车的自主品牌车型,比如一汽奔腾B70、吉利帝豪、奇瑞G5等,却处于相对尴尬的境地。这说明品牌向高端延伸的难度,要远远大于品牌下行。能否改变这一局面,仍然不容乐观。而政府希望能够通过采购扶持国内自主品牌的政策倾斜,到底落于何处也绝不能是隔靴搔痒。
如果没有更有利的商务流通政策出现,自主品牌子车企更多地还是只能依靠自救。在研发和生产制造环节没有捷径可寻,技术的积累需要时间和经验来巩固;但在流通环节,自主品牌企业需要更加虚心地学习。
汽车是商品,商品销售的背后必须有服务支撑。尽管价廉物美是每个消费者期待的选择,但有了品牌忠诚度后,消费者在意的不仅仅是价格。这或许也是自主品牌车企与中国消费者共同成长的绝好机缘,也能为自主品牌贴上更好的价值标签。
从某种意义上讲,品牌不仅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和市场竞争的利器,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无论是日本和韩国对汽车企业的主动保护,还是美国对本土商品的优先采购政策,无一不是在扶持本国的品牌,以更具优势的姿态参与国际竞争。将汽车产业列为重点支柱产业之后,中国政府同样需要借鉴这些操作技巧,以推动自主品牌车企向前发展。
靠他救,救得了自主品牌企业的生存,救不了其发展强大;唯有自救与他救并举,方可树立中国汽车的地位。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