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9年11月底,年产18万吨合成氨项目就在青海海西州锡铁山镇开工建设。
根据当时青海新闻网的报道,“该项目总投资4.2亿元,年内计划完成设备基础、厂房等大型土建工程,计划于2010年2月前所有设备到货。预计2010年5月完成所有设备安装工作,并开始单机试车,项目达产达标后,年产值可达3亿元。”
然而,原计划半年工期的18万吨合成氨项目,在时隔一年半之后不仅未能如期完工投产,甚至连厂区基建也只是刚刚上马。外界关于公司“年产值可达3亿元”的预期似乎仍遥不可期。
工人:很多设备还没有安装5月20日下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创新矿业位于青海海西州锡铁山镇的厂区暗访长达六个多小时,发现原有的硫酸厂行政办公楼前堆放着3台简易包装的大型设备、6组变电柜和8组箱式设备,另一侧的空地上也有各种零部件、管材等物件杂乱无章地散落一地,整体上看这些设备早已堆放多时,甚至部分设备上还出现了斑斑锈迹。
在创新矿业办公楼附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一位工作人员确认了相关设备早在一年前就已经购买回来,由于工程进度没跟上而导致大量设备晒太阳。
与此同时,在硫酸厂区东侧磷酸一铵车间外,是一字排开的18万吨合成氨项目建设工地,所有车间厂区都在忙于建筑框架的建设和设备安装,工地上的标注湖南某厂商制造的各种仪器设备也是乱七八糟地堆放一地,也有不少大型设备已经被嵌套在建筑框架里面。
据当地建筑工人表示,这些设备去年早些时候就都已经拉到厂区,但是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完工,很多设备都还没有进行安装。
项目延期 缺钱缺人缺技术?对于规划半年工期的18万吨合成氨项目一拖再拖,自称受邀出任创新矿业副总经理的李建平直言,“资金是最大的困难。”根据增发预案披露,该项目总投资19.26亿元,其中工程建设投资为18.00亿元。项目总平面布置按生产功能、场地状况及周边道路状况,将分10个厂区、8个生产区、原料区库存及堆场厂区,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占地面积600亩。
截至该预案出具之日,创新矿业已实施了该项目部分建设内容,截至2011年3月31日,创新矿业该项目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约3.15亿元。
从创新矿业的财务情况看,其要独立完成近20亿元的投资项目难度确实很大。
不过也有人持异见。锡铁山镇政府一位熟悉该企业的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能不能发展是另外一回事,我个人感觉技术是很缺的。来到这个地方,很多人都是不懂技术的,不懂技术、不懂管理,销售、销路很是问题,唯一不缺的就是资金和原料。”
“反正这个东西就像跑马圈地一样,我先把这个资源给占了。”上述锡铁山镇政府人士进一步指出,“我刚来这个地方的时候,很多企业都是互相倒卖,你卖给我我再转手卖给他。”
熟悉创新矿业多位当地官员均对此反应冷淡,并透露早在ST贤成介入前,创新矿业实际控制人陈高琪的重要合作伙伴——格尔木芒崖兴元钾肥有限公司控股股东中农集团有意参与增资,但最终还是没有谈拢而放弃。
如果资金和技术、人才的问题兼有,那么ST贤成增发预案中“(合成氨项目)已进入总装阶段,预计2011年底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能否如期兑现也成为一个巨大的问号。
新闻链接被人遗忘的小镇 人才紧缺制约企业做大做强每经记者 郭新志 发自青海创新矿业的工厂位于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行委锡铁山镇。这是一座只有7000余人的小镇,只需十多分钟就可走一遍,小镇上只有西部矿业和创新矿业两家企业,这吸引了众多外来务工者,不过每逢春节,这些务工者回家过节,小镇几乎就成了空城。宽敞的街道旁,全是一层高的房屋,外墙上依稀能见改革开放以前的宣传标语。小镇背后是高山,从前面沙漠中吹来的风沙,不断侵蚀着这座小镇。
用当地人的话说,锡铁山镇是因西部矿业而生,工厂的喇叭一开,响彻整座小镇,镇上为数不多的宾馆和稍显洋气的政府办公楼,也是西部矿业而建。虽然小镇离大柴旦只有60余公里、离格尔木两个多小时,但这个座落在格尔木和海西州之间的小镇,更多的人也只是匆匆过客。
创新矿业是后来者。2004年,新加坡华侨姚志腾投资创建了一座硫酸厂,四年间,硫酸厂屡屡亏损,老人家便转手卖给青达化工钾肥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青达钾肥),一个名叫陈高琪(创新矿业实际控制人)的西宁老板,从此出现在小镇,开始了他的创业故事。陈雄心勃勃,他要在产能达10万吨硫酸厂的基础上,投资建余热发电厂。
但陈高琪一路走得磕磕碰碰,创新矿业去年亏损469万元。“硫酸厂停停开开,经营情况并不好,陈高琪近年在到处找钱”,大柴旦一位政府官员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硫酸厂已经停产多时。
“锡铁山镇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与西部矿业少数几家企业”,锡铁山镇一位不愿具名的政府官员说,小镇生活配套较差,工业支撑当地经济,招商压力较大,“这是一座被人遗忘的地方,没有多少人愿意来这儿”。一位10多年前来过锡铁山镇的人再入小镇感叹“现在的小镇和十年前的景象差不多,街道宽了些,两边还是原来的老房子!”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当年某山东大型企业欲来当地投资,考察了一圈后即撤退,理由是“高原反应太严重,给出百万年薪,也没有人才愿意来。”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