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A股“大旱”调查(下):五大“抽水机”马达轰鸣

    2011-05-29 09:11

    每经记者  朱秀伟

     

        低迷的换手率、逐渐缩小的成交量,A股市场的疲乏表现,正如同脱水已久的树木一样,毫无生气。

        在货币政策紧缩的大背景下,缺少活水之源的A股市场,却同时面临着自内部的“大抽血”:IPO扩容、大小非积极减持、上市公司密集再融资,以及靴子声渐行渐近的国际板开板和新三板扩容。

        本周,沪指年线告破,资金面的“旱情”背后,是对实体经济的深深忧虑。在市场面及宏观经济面的双重压力之下,有观点认为,大盘已经半只脚踏入熊市。

        A股“旱情”将如何发展?未来通胀局势的演进及房价的动向或许值得我们关注。

      在熊市方常见的“织布机”行情,近期大量出现,日均换手创3年多新低等诸多市场现象均显示A股严重“缺水”。

     

        但这一条已濒临“断流”的大河,但短期却没有“久旱逢甘霖”的可能,相反,还有五台抽水机不停“抽血”——

        大小非减持、新股IPO、定向增发,以及不久将要的推出的国际板、新三板……台台“抽水机”大有抽干A股活水之势,每一台都可能成为压垮大盘的“祸首”。

    市场现状日均换手创3年新低

     

        “织布机行情”为股市“行话”,即从分时图上看,好似织布机在织布,用来形容交投极其清淡,分时线呈现阶梯状、不平滑的个股。这种市场现象往往在熊市时出现,但最近A股却有大量这类个股走势出现。

        比如5月26日,两市全天成交额在1000万元以下个股数量高达380多只,成交额在500万元以下个股超过100只。

        其中来自创业板的康耐特(300061,收盘价17.40元),全天仅成交了5.19万股,共89.99万元,而康耐特目前的流通股本为2062.05万股,换手率仅有0.25%;另外还有来自创业板的天龙集团(300063,收盘价17.55元)全天也仅成交了149万元。

        创业板成为了“织布机”行情的最大“贡献者”,如果此种状况持续恶化下去,一些创业板股票可能面临退市风险。根据深交所的规定,创业板公司三种情形出现后就可能退市:一是净资产为负;二是审计报告意见为否定或无法表示意见;第三便是连续120个交易日累计成交量低于100万股。

        不仅是创业板成交低迷,整个A股市场亦如此。来自海通证券的统计显示,上周市场日均成交1627亿元,环比下降5.98%,以流通市值计算,上周市场换手率为0.79%,环比下降6.24%;而据国泰君安5月24日最新统计,市场周日均换手率已跌至0.76%,为2008年9月以来的新低,亦为3年多以来的新低。

        稍有  “资历”的投资者均应记得,2008年9月正是上轮大熊市最“黑暗”的时候,一个月后大盘见大底。历史会否重现?A股是否即将见底?或许此次情况并没有那么简单——IPO、大小非、再融资以及即将推出的国际板、新三板,五大“抽水机”正是悬在A股头顶的利剑。

    “抽水机”之一:IPO高频率扩容

     

        一批“非主流IPO”,近来掀起市场的轩然大波。比如以生产枣子为主营业务的好想你  (002582,收盘价52.70元),生产扑克的姚记扑克,还有之前上市的涪陵榨菜  (002507,收盘价18.20元),以及生产瓜子的洽洽食品(002557,收盘价29.66元),鱼龙混杂的背后正是IPO大扩容的事实。

        截至5月26日,今年共有138家公司首发上市,按每月20个交易日计算,每个交易日平均新上市1.38家,首发募集资金为1457.44亿元。此前,A股“巨无霸”中国石油(601857,收盘价10.97元)在2007年11月上市时,以16.70元/股的发行价,共发行40亿股,总共募集资金668亿元。尽管今年上市的多是中小板及创业板公司,但总募集资金已相当于两个多中石油。

        从上市公司家数来看,2011年前5月共上市138家,分别超过2009年的111家和2008年的78家。其中1月份最多,达35家;最少一个月是4月,共上市23家。

        且这种高频率的IPO“抽水”,也许会一直持续下去。

        深交所“十二五”的目标是,每年新增中小板公司150家,创业板公司200家,即意味着,仅深交所就将年增350家新公司。另一大交易所也同样雄心勃勃。上交所2010年IPO上市数量为26家,2009年为10家。但4月份上交所上市部总监巢克俭已公开表示,未来5年上交所的IPO目标是250宗,显然密度要超以往。

        两大交易所雄心勃勃的扩容目标,无不告诉投资者,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IPO大扩容将是常态。

    “抽水机”之二:大小非雪上加霜

     

        前些年,手握重金的机构,特别是公募基金,绝对是市场的中坚力量,但随着市场进入全流通时代,掌握话语权的已经演变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

        截至5月26日,上交所总市值为14.57万亿元,深交所为5.07亿元,两市总流通市值超20万亿元。而目前公募基金的总规模不到3万亿元,大部分筹码依然在上市公司大股东手中。问题也随之而来:解禁的股东有巨大的减持动力,这对市场无疑又是一个打击。

        据统计,今年A股日均减持数量为4亿~5亿元左右,其中4月份日均减持量超过了5.2亿元。从减持的次数来看,最多的是今年3月,减持次数高达178次,减持市值最大月份则为4月份,市值高达98亿元。

        另一项数据也能说明问题,由于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有限制,不少股东减持热衷于通过大宗交易平台。特别是最近两年,随着全流通时代的到来,大宗交易平台也是愈发活跃。

        比如,仅5月26日一天就有14只个股登上大宗交易平台。其中昊华能源(601101,收盘价57.88元)成交了454万股,成交价格为52.18元,成交金额高达2.36亿元。此外,鲁信创投(600783,收盘价51.39元)也同样出现大规模减持,周五该股以跌停收盘。

        据中投证券统计,仅4月份,大宗交易平台的成交量就达18.31亿股,环比增长31.85%,成交金额120.76亿元,通过大宗交易减持的个股高达107家。

        而根据以往的特征,大市越差,股东的减持欲望越强。这对处于弱势的二级市场,无疑又是雪上加霜。

        祸不单行,下周两市又将迎来一波原始股的解禁高峰。据大智慧超赢数据统计,下周两市将有涉及33只个股的39.64亿股限售股解禁,解禁市值超过750多亿元,其中不少是上市刚满一年的个股,原始股东减持动力十足。

    “抽水机”之三:再融资凶猛甚于IPO

     

        以增发为代表的个股再融资,甚至比IPO更加“凶猛”。

        据WIND统计,截至5月26日,两市共有67家公司增发,增发股数为130.99亿股,增发募集资金高达1871.40亿元,比今年IPO募集资金还多400多亿元。其中3月份和4月份是高峰期,分别增发募资977亿元和429亿元,而5月份增发募集资金为年内最低,为57亿元。此外,今年前5个月共有11家公司配股,募集资金226.28亿元。

        另据统计,截至5月底,两市已有超过150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增发预案,预计募资将超过3600亿元,该数值已经接近2010年全年增发募资总额3771亿元。显然,未来再融资对A股流动性的影响巨大。

    “抽水机”之四:国际板抽水预期

     

        外资控股的A股上市公司,近来“黑马”频出,东睦股份(600114,收盘价17.01元)、三元股份(600429,收盘价8.70元)等在弱市中一枝独秀。市场炒作逻辑正是即将推出的国际板。但与此同时,推出国际板对A股可能又是一大利空。

        “推出国际板越来越近了”,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前不久结束的2011年陆家嘴论坛做出了上述表达。证监会办公厅副主任王建军也表示,国际板推出条件“快成熟了”,并透露国际板将以人民币计价。

        今年以来,管理层频频释放国际板即将推出的信号。诸如可口可乐、汇丰银行、联合利华这样的世界500强,亦纷纷表态称愿意在A股上市。

        虽然国际板承载着提高中国国际金融地位等重大责任,但国际板对A股的直接冲击却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推出国际板会分流A股资金。前述源源不断的IPO扩容已成为市场难以承受之重,一旦国际板推出,上市的皆是世界级的企业,发行规模、募集资金自然不会少,这对本已濒临“断流”的A股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

        同时,这些知名企业往往估值便宜,一旦国际板开板,或将拉低整个A股估值,挤出效应将会十分明显,高估值的中小板、创业板泡沫有破灭的危险。

    “抽水机”之五:新三板挤出效应

     

        与国际板有类似“抽水”效应的是新三板。

        新三板是“非上市股份公司股权转让代办系统”的俗称,也被称为“场外市场”。酝酿多年的新三板扩容,一度被认为是证监会2011年工作的头等大事。

        所谓“新三板扩容”,是指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代办股份报价转让系统的试点园区范围扩大,以及代办系统的主办券商数量增加,其范围将扩大到其他具备条件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同时,个人投资者将被允许进入。

        由于国内有大量中小企业,有人曾估计,不出几年在新三板挂牌的公司或将超过上万家。由于未来门槛将降低,普通投资者也可参与其中,这对高估值的中小板、创业板而言,无疑又是一大打击。

        国信证券曹忠民认为,新三板作为重要的场外交易市场,丰富了我国的资本市场结构,但却对二级市场上的中小板和创业板股票有一定的挤出效应。由于大多数高科技类企业今后可以在新三板市场直接挂牌交易和进行融资,二级市场上市将不再成为一种十分稀缺的资源,中小板和创业板股票的价值将重估,对目前中小板和创业板高市盈率发行形成一定的压制。

    /旱情影响/

     

    经济减速加重“旱情”大盘半只脚踏入熊市

     

    每经记者  朱秀伟

     

        应对“旱情”,开源节流是要义。

        一方面,需要减少“抽水”;另一方面,向市场“开闸放水”也显得非常重要。目前看来,大股东增持、回购,100亿元社保基金入市,以及新基金建仓等多股“涓涓细流”正在不断涌入市场,加上新股发行市盈率大幅降低,增发募资脚步放缓、重组趋严,市场似乎不断传来利好。

        但与此同时,本周沪指年线告破,目前除市场流动性趋紧外,实体经济已成为各路资金最为关注的方面。在市场面及宏观经济面的双重压力之下,有观点认为,大盘已经半只脚踏入熊市。

    开闸放水

     

        随着市场重心的不断下移,增持、回购等“输血”行为开始集中出现。

        今年以来,多家公司发布增持公告,其中最大手笔的要算A股巨无霸——中国石油(601857,收盘价10.97元)。其周五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中石油集团25日通过上交所系统增持公司股份3108.47万股,约占公司总股份的0.017%,斥资超过3亿元。

        与中石油同一天发布增持公告的还有攀钢钒钛(000629,收盘价10.44元)。其大股东鞍山钢铁集团公司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在公司股价低于10.55元/股的情况下增持,增持比例不超过已发行总股份的2%。

        除了增持,有公司更是祭出了回购手段,且数量不少,比如健康元(600380,收盘价9.09元)、宁波华翔(002048,收盘价12.27元)。

        不仅是上市公司,在此前的陆家嘴论坛上,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亦透露,社保基金新增了100亿元投资股市和债市,“国家队”选择在此时入市,显然意义非凡。

        刚刚成立的部分新基金,可能也会为市场提供部分“炮弹”。据中金公司统计,5月以来新发行的偏股型基金已经达到15只,月发行量仅低于2010年11月17只的水平。目前,这部分基金已经进入建仓期,按15亿元的新基金平均募集金额计算,预计能为股市补充增量资金约230亿元。

        除上述直接“输血”外,几大“抽水”机也在悄然发生着一些变化,比如新股发行市盈率。统计显示,今年前4个月,新股首发市盈率为59倍,其中1月份平均市盈率高达72.9倍。而本月虽然首发家数较多,募集资金也未明显减少,但发行市盈率降至35倍。分析人士认为,此举可能会减少对市场的冲击。

        增发募集资金规模也有减缓的趋势,今年前4个月,共增发募资1813亿元,但5月增发仅募集57亿元,远低于前4个月的水平。

    杯水车薪?

     

        尽管在大盘持续走低的背景下,各类“输血”开始出现,但大盘依然创出新低。除了“输血”力度不够凶猛外,实体经济是目前场内资金更加担心的。

        “国际板、新三板等的确是影响近期市场的重要因素,但只是阶段性因素,市场大幅下跌的背后,本质上应该是经济出了问题。”杭州一位私募人士章先生如是评价。

        “市场出现一些迹象,如在社保宣布择机加仓之后,以中石油为代表的产业资本开始增持,但从历史经验来看,这并不代表市场的底部,而且与市场流出资金的量相比,这些新增资金的量显得微不足道。”章先生进一步表示。

        对于目前估值很便宜、下跌空间有限的观点,章先生并不认同,“市场估值的确有所回落,但如果基本面发生趋势性的变化,静态看市场估值是没有意义的。预计中报之后,分析师就会下调上市公司盈利预测,届时估值水平仍会偏高。”

        持有类似观点的还有深圳海润达资本总裁仇天镝。大盘的连续暴跌,在他看来市场流动性紧张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的内因还是经济增速减缓。“众所周知,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这次股市下跌,主要反映的是货币紧缩政策带来企业盈利下滑的情况,估值重心有下移的要求。”

        知名私募人士黎仕禹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大盘“旱情”会持续多久,取决于两方面的综合权衡:一是通胀水平是否得到控制,从目前看似乎还没有;二是管理层是否容忍经济下滑的趋势。投资者可以着重关注房地产是否开始出现新的融资这一信号。

    或半只脚踏入熊市

     

        此外,本周有“牛熊分界线”之称的年线告破,也成为市场关注的一个焦点。年线争夺战是否就此展开?

        仇天镝认为,从技术面看,大盘步入下降通道,年线已破,并呈现加速下跌态势。蓝筹股估值较低,下跌空间有限,中小板估值仍然偏高,下跌空间大。整体来看,基本面和技术面现“双杀效应”,投资者只能以时间换空间,关注经济数据,等待信贷政策信号出现。

        黎仕禹进一步指出,年线告破后,已由支撑线变成压力线。“经过连日来的下挫,沪深300指数本周已经跌破年线,并进一步下探寻底,成交量也逐步萎缩。根据均线理论的支撑与阻力互相转换的原理,年线的支撑已转化为指数进一步上涨的阻力。”

        对于后市,他认为,从过去的经验可以看到,同样的情况在2010年4月下旬也曾出现,年线跌破后进一步探底,并最终在7月份进行了一波急速的中级反弹。因此,展望后市,指数或会经历一个震荡式的寻底过程,然后再次围绕量能的逐步释放而展开反弹,在此之前,需要耐心等待并准备好充足的弹药。

        但从长期来看,黎仕禹认为大盘已经半只脚踏入熊市了,“后面若有反弹,仍无法改变熊市的到来”。

    /趋势发展/

     

    “旱情”能否缓解紧盯通胀和房价

     

    每经记者  朱秀伟

     

        A股“旱情”能否有效缓解,最需要看的是央行货币政策的“脸色”。而央行货币政策的松紧,紧盯的则是通胀走势。在此过程中,房价趋势亦是关键。

    通胀压力并未完全消除

     

        加息、存款准备金率创历史新高,种种货币紧缩政策所指向的正是日益严峻的通胀形势。

        “CPI增速高位胶着,通胀警报何时解除,现在难以判断。”南方基金的一位基金经理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5月25日,商务部公布的上周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指数小幅上涨,其中猪肉价格加速上涨。最新一周猪肉批发价格上涨1.5%,增速较前一周有所扩大。

        “最新的食品价格显示通胀放缓的速度低于预期。”刚刚清仓的一位私募经理对通胀能否控制表示悲观。

        屋漏偏逢连夜雨。近期长江中下游大面积干旱,提高夏粮减产的预期;“电荒”蔓延,也同样提高了通胀预期。种种迹象表明,通胀压力并未完全消除。

        在通胀未见顶之前,货币政策紧缩力度很难改变。已有公募基金预计,在端午节前央行可能再次加息,5月份CPI值得投资者强烈关注。

        此外,前期虽然出台了史上最严格的一系列楼市调控政策,但房价坚挺依旧。若调控效果不佳,进一步的楼市调控政策或正在酝酿。信贷方面,在房价没有松动前,银根的持续紧缩料难以改变。

    经济放缓或影响货币政策

     

        资金面的持续收紧,引发了外界对经济“硬着陆”的担忧。在这个背景下,货币政策是否会松动也存在巨大变数。

        5月份汇丰中国制造业PMI预览值为51.1%,是自2010年7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数据背后体现了经济增长步伐放缓。

        “流动性紧缩,企业的资金链不断被收紧,企业利润将会回落,上市公司二季度业绩也不会被好看。”一位私募经理向记者表示。

        如何平衡增长与通胀的关系,决策层面临着考验。

        5月12日,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市场流动性一路收紧,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在本周最高曾攀升至4.9992%的4个月新高。但从本周四开始,资金流动性紧张的局势有所缓解,利率短期品种全线回落,结束了连续两周以来的涨势,央行也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在本周向市场投放资金。货币政策的突然放松,到底是“昙花一现”,还是就此转向,需投资者进一步关注。

        除通胀、房价走势外,大宗商品价格和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变化,亦会成为左右A股“旱情”的关键因素。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上一篇

    创业板首只ETF获批 或成起死回生信号

    下一篇

    A股“大旱”调查(上):赚钱效应差资金不愿“救场”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