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四年中,东亚银行在内地的业务急速扩张,其2007年于内地成立的全资子公司——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已跻身内地业务量最大的外资法人银行行列,并且在多个领域拔得头筹。高速扩张给东亚银行带来可喜业务增长,不过,2011年,东亚银行改变快速扩张风格转为谨慎稳健,并适当放缓扩张节奏。
在上海浦东金融贸易区的核心地带——东亚银行金融大厦42楼,这是东亚(中国)执行董事兼行长关达昌的办公室,在这里可以俯视中国金融行业潮起潮落。
关达昌是香港人,自1981年来到上海,在内地金融圈纵横驰骋30个年头,对内地市场和文化有着深刻的了解。2011年对东亚 (中国)及其执行董事兼行长来说,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今年也是东亚(中国)成立法人银行的第4个年头。
《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在专访关达昌的过程中,关达昌给人的印象可以简单概括为低调、谦逊、务实六个字。关达昌表示,东亚银行作为全香港最大的本地银行,和中国内地同根同祖,有深厚的文化渊源,做“最本土化的外资银行”是东亚(中国)独特的市场定位。
对于未来东亚(中国)中长期发展战略,关达昌表示,今年是“十二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今年东亚(中国)将放慢扩张速度,重点调结构、保增长、防风险,争取在3~5年内实现内地业务对集团盈利贡献占比达50%。
内地业务5年内50%战略NBD:您认为东亚(中国)2010年业绩有哪些亮点,目前对东亚银行集团盈利贡献率情况?
关达昌:2010年东亚(中国)实现净利润10.04亿人民币,对集团的盈利贡献率达到30%,东亚(中国)的中长期战略是在3~5年内实现内地业务占集团盈利贡献率达到50%。
2010年东亚(中国)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存款余额同比增长40%,截至2010年年末,东亚(中国)的存贷比由2010年年初的100%降至77.9%,接近监管部门规定的不超过75%的存贷比目标。
为了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东亚(中国)今年成功发行了20亿人民币境内金融债,2009年东亚 (中国)在中国香港发行了40亿人民币的零售人民币债券。虽然内地发债的成本高于中国香港,但我们更看重多元化融资渠道,以及由此带来的高效而稳定的资金来源,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支持内地业务的快速发展。
受益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试点的扩大,截至2010年末,东亚(中国)的盈利来源更加多元化,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15%。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也使内地和香港的联动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东亚银行于1920年在上海设立第一家分行,此后91年从未间断过在中国内地的业务和服务,我们也是1949年后在中国内地连续经营的四家外资银行之一,体现了母行对内地市场的长期承诺。
放慢扩张速度转向调结构NBD:今年东亚(中国)的业绩亮点颇多,是否有趁势扩张网点的计划?
关达昌:东亚银行于2007年4月2日成立内地法人银行,东亚(中国)历经4年来快速的网点扩张,已经跻身内地拥有最强大网络的外资法人银行行列。目前已经到了优化资源、提高单个网点生产力的阶段。
东亚(中国)目前在内地有21家分行和71家支行,加上总部共计93个网点,哈尔滨分行目前在筹建过程中,预计年内对外营业,目前东亚(中国)的网点数量在外资法人银行中位列第二。今年将以不低于10家的速度稳步推进网点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东亚(中国)在内地超过90%的分行物业都由东亚(中国)出资购买,位于当地CBD核心区域,体现了董事会对内地市场长远发展的眼光。
当网点的活力提升后,网点效益和生产力的提升开始上升到重要位置。所以我们决定今年要“慢一慢、看一看”,在外部环境波动的情况下,把内部的结构调整好,以期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都能获得最大的收益。
NBD:上海银监局在近期的报告中提到,东亚(中国)2011年将更严格落实风险控制措施,加强中后台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加快业务的发展速度。这一提法是否和东亚(中国)2011年的发展计划有关?
关达昌:年初经过和监管机构的沟通,东亚(中国)提出了“调结构、保增长、抗风险”的主张,其中近年来一直强调的就是调结构。
在调结构的过程中,东亚 (中国)对客户群进行调整,力求存贷款客户更加多元化。其中,对公业务方面的策略从关注大型企业客户、集团客户向关注成长期的中小企业转变;对私业务方面,从房产类贷款向消费贷、经营贷转变,关注微型企业客户和个体户的融资需求。
同时,东亚(中国)存贷款的结构也在进行调整,提倡放慢贷款的步伐,有存款做基础再放贷款;对存贷款期限进行梳理,使短中长期贷存款合理匹配。
今年对东亚(中国)来说也是一个“合规年”。在和监管部门的沟通中,东亚(中国)也明确了“三二一”为中心的精神,防范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提前做到计算机后台系统合规和存贷比合规,并且警惕境外国家金融系统性风险。同时将“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落实到贷前、贷中、贷后的审查中,以此警惕负责具体操作的同事。
目前东亚(中国)的坏账率远低于外资行的平均水平,就是东亚(中国)严格贯彻执行银监会合规精神的一个重要成果。
本土化进程加快NBD:东亚(中国)定位做外资行里的本地银行,在本地化方面,具体做了哪些努力?
关达昌:东亚(中国)的目标是做“最本土化的外资银行”,力争了很多第一,如第一家发行人民币信用卡的外资银行,第一家在中国香港发债的境内外资法人银行等。
东亚银行是全港最大的独立本地银行,东亚(中国)既有国际经验、国际的视野,又能适应内地的国情、内地的发展。
从人员上看,东亚(中国)在中国内地的21个分行行长中有8个都是本地员工,占比将近40%,在中国内地的3600名员工里98%都是本地同事,本土化程度在外资行里属于前列。
我们的产品设计团队和设计出的产品都致力于实现本土化,例如东亚银行设计的网银系统,用户普遍反映从功能和界面上,非常符合内地客户需求。
东亚银行的“两地一本通账户”服务也收到了客户正面的反馈,境内客户可以在东亚 (中国)见证开户,开立中国香港的同名账户;将在中国香港的港币存款转化为在内地的人民币存款。目前内地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3.25%,而中国香港同期的港币存款利率连1%都不到,再加上人民币升值的空间,大致估算一下每年可能获得约6%的回报。
从公司架构方面,东亚(中国)也有独到之处。我们考虑到中国内地的国情,不仅实行业务条线管理,还有分行行长负责制,分行行长也有部分信贷审批的权限,相比之下,如果仅仅是条线管理,一位企业银行部门的员工上司可能上溯到全球企业银行部门CEO,这样一来,管理的效率就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也是东亚(中国)为何选择“条块结合”的管理架构的原因。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