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富人税”多为工薪族贡献 昆明不足万人申报

    2011-04-26 01:52
    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北京

        昨日(4月25日),中国人大网公布《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全文,并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

        业界人士指出,此次修正案如最终获通过,则是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引向纵深的又一重要举措。“不过,如何加强高收入者的个税征管,依然是摆在决策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一位税务专家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2010年度我国年收入12万元以上个税申报于3月31日截止,日前,昆明、无锡、长沙、石家庄等城市地税部门已陆续披露本地申报人数。

        根据记者梳理,各个地区申报人数均较上年有所增加。但从申报人数与地区人口比例看,却明显少于地区实际高收入者数量,且为主是工资薪金性收入。比如昆明市,共有9726位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个人申请纳税。而河北一个县的申报人数仅有39人。

    多地申报人数被疑“缩水”

        据江西省上饶县地税局统计,全县2010年申报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仅242人,但是,该县总人口超过70万。

        昨日,上饶县地税局税政股一位负责人表示,“上饶县属于贫困县,高收入者较少,但申报人数少于实际人数也是客观事实。”

        他还说,主要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纳税人申报意识还不够,虽然大多数高收入群体可能已缴纳相关税款,但也并未进行申报。

        截至3月17日,广西柳州高新地税局共受理2010年度年收入12万元以上纳税人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205人,申报应纳税所得额4604万元,应缴税款784.7万元,实缴税款777万元。

        河北承德市隆化县税务部门披露,2010年共有39名年收入超过12万元的纳税人自行申报,占全县8000名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0.5%。这部分纳税人申报收入3749万元,共缴纳个税741万元,占该县个人所得税收入的21%。

        4月中旬,国家税务总局发出通知,要求不断完善高收入者主要所得项目的个人所得税征管,加强财产转让所得征管,其中包括:完善自然人股东股权(份)转让所得征管、加强房屋转让所得和拍卖所得征管、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征管等。

        从各地2010年度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申报量增长情况看,大多数地区都能保持10%以上的增长。例如,山东省共受理自行纳税申报156953人,较上年增加29827人,增长23.5%;天津市则共54571人申报,比上年增加5293人。

        以河北唐山市为例,这个拥有735万人口的华北工业重镇,2009年一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自行申报的人数仅为6960人,不足地区人口总量的0.1%。相比估值下,与唐山市全年GDP总量相当的长沙市,当年的申报量超过4万人。

        河北张家口市的地税人员称,虽然申报总人数增加了近四成,但依然有问题存在,主要表现为申报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工资薪金性质的收入,税务部门对纳税人隐形收入无法实施及时有效监控,也出现了一些高利润、高收入行业申报人数较少甚至不升反降的奇怪现象,诸如房地产业的申报人数同比减少了58%。

    隐性收入监控难题待解

        2006年,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明确年所得12万元以上自行纳税申报口径的通知》,规定年收入超过12万元公民需要自行纳税申报。由于个税是国家调整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故被俗称为“富人税”。

        从所得项目构成看,除工资薪金所得外,还包含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等10个项目。

        社科院财贸所研究员杨志勇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我国下一步税制改革的重头戏是个人所得税制改革,高收入者自行申报纳税是必经之路,一定要走下去。”

        “现金、实物、福利等多种分配形式,收入较高行业和单位的管理人员、私营企业主的职务消费,再加上灰色收入,客观上加大了税收监控的难度。”杨志勇说,我国现行的全员全额扣缴方式,并不能全面掌握个人收入信息渠道,一些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具有多样性和隐蔽性。

        而纳税人方面,多位年收入超12万元者对记者表示,工资所得已由单位代行扣税,其他如股息、利息等收入的申报过程复杂,需要银行等相关单位出具证明,过于浪费自己的时间。

        上述上饶县税务人员说,纳税人很多收益属于现金交易,无法核查,而如果稽查所有纳税人的利息、股息等财产性收入需要庞大的人力投入,目前很难做到。

        他表示,除非涉及司法案件,或者有人举报,否则很难查明辖区内纳税人个人需要申报的11个收入项目的总和是否到达12万元。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1-60900099转68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上一篇

    新国八条整3月 北京楼市周成交现腰斩

    下一篇

    上海中介频现“内部价” 开发商称多系虚假信息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