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灰霾天”将有说法 空气质量拟发布新指标

    2011-04-12 01:37
    每经记者  李泽民  发自北京

        《每日经济新闻》从环保部相关司局负责人处获悉,中国空气质量评价体系(API)将添新成员。

        据环保部污染防治司司长赵华林介绍,在大气污染常规监测中,除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这三类之外,环保部正在着手研究把臭氧和细粒子(PM2.5)也纳入监管之列。

        据介绍,占到整个空气悬浮颗粒物重量大半的PM2.5,其监测历来处在空白状态,包括北京、上海等在内的我国各大城市对这一指标均无公布。

    细颗粒物监测“滞后”

        记者梳理资料后发现,对于PM2.5的监测,许多发达国家早已实施。诸如法国、英国、墨西哥等国将此纳入国标并进行强制性限制。

        另如,作为世界第二碳排放大国的美国,五年前将PM2.5的24小时标准由65μg/m3升为35μg/m3,同时建立起了关于PM2.5的日常监测和公众通报制度。

        而目前我国实际监测的大气污染指标共有九项,其中包括铅、苯丙比、一氧化碳、总悬浮颗粒物等。其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作为常监项目,需要24小时连续不间断监测并对外公布,其余的监测至少每季度监测一次,其结果并不公布。

        由于PM2.5长期以来不受监测,这种主要由机动车尾气和燃煤形成的污染物,成为中国很多城市尤其是华北地区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加之其体积比PM10小(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的十分之一大小),对光的散射作用强烈,因此极易导致灰霾天气的形成。

        但由于未被监测,PM2.5在大气中不管密度多大,监测出来的空气质量结果仍显“优良”,公众感知到的只能是“蓝天不蓝”。

    空气质量评价体系改革启动

        在今年两会上,民进中央建议,“尽快制定包含PM2.5的空气质量标准体系,开展细粒子常规监测,以便更好地向社会公众反映我国当前的空气质量和灰霾天气。”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说明,我国环境空气在总悬浮颗粒物污染和PM10污染问题没有全面解决的情况下,细粒子(PM2.5)污染问题也异常严重。

        据了解,这种污染主要以城市大气的灰霾形式表现,一份名为《北京灰霾天气微量元素分布特征》的研究报告中称,灰霾天气在我国日趋严重,已成为一种新型灾害天气。

        公开资料表明,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被吸入人体后会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

        在欧盟国家中,PM2.5导致人们的平均寿命减少8.6个月,同时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对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研究表明,北京市自2002年以来,灰霾天气中重金属锌的含量逐年递增,浓度和增幅最大,“说明交通源的污染大幅增加。”

        北京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教授朱彤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机动车是造成各大城市重度污染的主要元凶,以北京为例,其尾气造成的污染占整个大气污染的50%以上。

        根据环保部门此前的监测,2009年对各大城市进行的灰霾试点监测中,灰霾发生的天数占所监测天数竟高达14.0%至57.8%,其中上海134天、重庆133天、南京211天、苏州169天、深圳115天。

        在今年环保部出台的《环境空气质量日报技术规定》(二次征求意见稿)中称,随着工业化发展进程加快,区域污染源和本地污染源的共同作用导致某些地区出现复合型空气污染。

        污染情势在加重,而我国的评价体系却不够全面,“不适应当前复合型污染形势,无法更全面地表征空气质量状况,增加PM2.5等指标能够较好地应对大气细颗粒物污染和光化学烟雾等复杂的区域性环境问题。”

        环保部在该意见稿中指出,现行的空气质量日报考虑到数据审核、日报发布工作的需要,周期为24小时(即前一日12:00到当日12:00),这与人们所习惯的自然日概念不一致,导致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与公众感受不同步。

        因此,空气质量日报的发布形式需要进一步更新,以满足公众和社会需要。

        意见稿中称,环境空气质量信息将在日报的基础上增加空气质量信息的实时发布,给公众及时、准确的健康提示。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1-60900099转68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上一篇

    曼谷会议僵局未破 发达国家减排消极

    下一篇

    券商看好钢铁股复苏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