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随后的4个月中,虽然股指并未出现深跌,但也很难再突破3000点。期间,沪综指3次挑战3000点均未果。
2010年12月中旬,沪综指在4个月里首次攻击3000点。这次上涨属于11月中旬暴跌后的反弹。这其中,12月10日、13日,沪综指连续两天收出中阳线,力度非常之猛。然而,在12月15日沪指盘中冲高2939.05点后,行情却急转直下,多头在3000点关口被 “空军”痛扁。随后,股指出现一波幅度近9%的杀跌;
2011年的2月初,沪综指展开探底反弹。大约两周时间,沪指便收复了前期失地,再次兵临3000点城下。然而,在2月15日最高冲至2934.47点后,沪综指却停滞不前,在高位展开震荡。2月22日,沪指高开触及2944.41点,怎奈隔夜银行拆借利率暴涨造成资金面紧张,受此影响,股指出现近80点的暴跌后,再次回到2850点一线。攻击3000点第二次未果;
2011年3月初,股指第三次冲击3000点。3月7日,股指跳空高开,盘中最高冲至3000.43点,3000点终于被捅破了。然而,随后两个交易日,沪综指并没有再接再厉上攻,而是选择了横盘,并收出了两根十字星。在最高到达3012.04点后,股指掉头向下。第三次攻击3000点得而复失;
目前,沪综指将是4个月内第4次攻击3000点。截至3月25日,沪综指收于2977.81点,距离3000点仅一步之遥。
深度分析A 为何围而不破?4个月内3次攻击3000点,为何屡攻不破?究其原因,《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政策面、国内的经济状况、股市的资金面均对市场造成了压制。
政策背景政策往往是股指反转的一大信号。
比如,2010年4月19日,市场形成反转向下的拐点。政策背景是“国十条”房地产调控、融资平台清理,以及货币政策严格的对冲操作;2010年7月19日,市场形成反转向上的拐点。政策背景是国内经济 “二次探底”之忧和欧债危机叠加,政策面进行了一次局部放松;2010年11月12日,市场形成反转向下的拐点。政策背景是10月份的通胀超预期增长后,管理层再度收紧货币政策,市场的流动性环境发生转折。
而如今,政策面尚没有明确信号,市场分歧依旧很大。3000点关口前只剩下市场多空的纠结和博弈:看多者认为政策将“微调”或“放松”;看空者则认为通胀加剧,从紧政策依旧。
日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海洋认为,市场的多空分歧大致消除的时间点可能要等到4月份中下旬。这是因为,4月份中下旬管理层将部署二季度经济工作,届时政策面将趋向明朗化。
B 宏观经济去年以来,通胀是中国经济面对的主要问题。
“通胀的前景并不乐观。”徐海洋指出,4月中上旬市场的关注点可能会再度回到通胀上,毕竟3月份通胀数据再创新高是市场共识。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创出新高的CPI可能并非仅仅是翘尾因素,而是反季节的环比上涨。
徐海洋认为,春节后反弹行情能够得以延续的关键逻辑之一是 “通胀可控”。不过,在CPI同比涨幅上冲至5.5%~6.0%这一高位区间后,支撑反弹行情的逻辑恐被动摇,而担忧通胀的情绪或将再度升温。在CPI同比涨幅创出新高的前提下,市场恐难有良好表现。
西部证券分析师段安康则指出,我国面临长期通胀。到2011年下半年通胀压力才有望逐步得到缓解。高企的通胀和持续的货币紧缩将继续对市场形成压制。
海通证券高级策略分析师陈瑞明指出,过去的“通胀—紧缩政策”链条冲击力正在弱化,目前市场面临“紧缩政策—经济下滑风险”这一链条的冲击力正在显现。其反映到数据上,是环比增长力量的减弱。而这也就是为何指数横向震荡,迟迟不能站上3000点的关键原因。
C 资金情况物价高企导致实体经济需要的润滑资金大大增加,同时紧缩政策使得资金稀缺性提高,实体经济分流资本市场流动性。近期,票据贴现利率居高不下,6个月直转贴利率均保持在5%以上的高位,恰能说明实体经济资金需求旺盛,市场资金相对紧张。
背景资料3000点的历史情结市场之所以常拿3000点说事,关键在于,3000点在历史上常扮演着重要角色,甚至被投资者喻为牛熊分界线。
2007年大牛市中,沪综指首次面对3000点。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年1月底,沪综指止步于3000点;在2月底,沪指上攻3000点“得而复失”。由于在3000点一线出现了约2个月的密集成交区,这为后来3000点扮演重要角色埋下了伏笔;
随后,2007年3月19日,沪综指成功站上3000点。虽然3月18日正值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之日,但也未能阻挡投资者在股指跨越3000点后的做多热情。A股随即展开了真正意义上的大牛市;
2008年,大熊市来临。4月22日,在沪综指已经暴跌近50%后,股指在当日跌穿3000点,这也是大盘深幅调整以来首次出现。随后,股指探至2990.79点企稳,展开了一轮幅度较大的反弹。4月23日,沪指大涨4.15%;4月24日,A股几乎全线涨停,沪综指暴涨9.29%。由于3000点在此刻扮演了多头重要防线的角色,这再次给3000点罩上了神秘面纱;
2008年6月11日,在结束了1个多月的反弹后,股指选择了向下,此后又迎来了一轮约50%的跌幅。
值得注意的是,在围绕3000点“上下”之际,政策往往发挥着重要的角色。也就是说,3000点不仅仅是二级市场意义上的关键点位,也是政策面的关键点位。比如,2008年4月底的那次反弹,根源就是政策性护盘,其暴涨源于印花税下调;
2009年中期,IPO重启的时间点就在2800点上方;2010年的融资融券试点和股指期货的推出便在3200点一线。很明显,3000点附近已经构成了政策决策的中枢。
由于投资者的心理以及管理层的政策奠定了3000点的历史地位,3000点屡屡扮演阻力位和支撑位的角色。2009年11月2日、2010年2月3日,沪综指都是在盘中跌破3000点后出现一波反弹。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