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投资所研究员、中国投资协会会长张汉亚对记者表示,“如果经济增速控制在7%的话,财政赤字扩大的可能性加大,至于是否超预期还很难说。”
每经记者 汤白露 发自北京
今年“两会”期间,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政府投资的论述成为焦点,其中部分财政支出数据的增长引发了外界对中央财政赤字的猜测。“按照这种规模,‘十二五’期间我国财政赤字很可能大幅飙升,这一现象正在引起经济学界担忧。”中国农业银行一位研究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针对上述观点,发改委投资所研究员、中国投资协会会长张汉亚对记者表示,“如果经济增速控制在7%的话,财政赤字扩大的可能性加大,至于是否超预期还很难说。”
今年赤字压缩1500亿
3月7日,财政部公布2011年财政预算。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记者会上表示,今年财政预算赤字为9000亿元,比去年减少1500亿元,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由去年的2.5%下降到2%左右。
上述预算显示,今年财政预算总支出达100220亿元,比去年增加了10644亿元。业界人士认为,财政部的数据显示2011年财政赤字在减少,但是并不代表未来几年财政支出也将减少。
“2011年比较特殊,因为经济还在延续高增长;但是,‘十二五’期间未来几年财政赤字实际上还要扩大。”中国农业银行高级分析师何志成表示。
他认为,造成财政赤字扩大有多方面因素:第一,地方政府的基础建设性投资并未得到有效遏制;第二,财政收入的渠道在压缩,最明显的是土地财政收入将大幅减少;第三,经济增速减缓,必然导致各类企业税收下滑。
他举例说,政府投资冲动仍然在继续上演,表面上看,类似金融危机4万亿元的基础设施投资在减少,但实际上地方政府的投资总额并未缩减。比如,“十二五”期间的水利建设投资,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投资预算加起来超过4万亿元,另外还有高铁建设、公路建设等项目,预算支出还在扩大。
对于这一观点,发改委投资所研究员、中国投资协会会长张汉亚则表示,“财政部公布的是中央财政赤字,实际上,更多的问题在于地方财政赤字如何填补。”
据记者了解,多家研究机构一致担忧,地产调控政策很可能在今年6月前引发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矛盾。
“由于财政收入来源有限,再加上财政支出集中释放,预计地方政府将在今年上半年面临考验。”何志成对记者说。他表示,今年6月前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将遭遇多方面的夹击:第一,地方融资平台缺乏足够资金偿还债务;第二,各地必须按照中央有关政策加大投资建设保障房;第三,工资增长、社会保障投资等各类民生方面的财政性支出也将给地方政府增加巨大的资金压力。
“总体而言,地方政府的财政赤字,最终将传导到中央财政的支出。”中央财大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他指出,一旦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需要救济,中央财政会以专项资金、财政补贴等各类名义予以拨款扶持。
“全国一盘棋,地方政府的财政窟窿,最终还得中央财政进行填补。”一位研究人士解释说,所以,即使中央财政表面上无赤字风险,但是隐藏在其后的地方政府财政风险值得警惕。
巨大投资倒逼“玻璃门”
据记者了解,2011年 《政府工作报告》传递出来的另一个政府投资信号,是民生方面的投资大规模增长。
业界人士一致认为,与“十一五”时期相比,未来几年政府对民生方面的投资将大大增加,甚至翻倍。《政府工作报告》针对2011年用于改善民生的分类投资,列出了一系列“硬指标”。
在采访中,有关人士表示,“关于民生方面的政府投资,还需要进一步规划与预算,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确保执行。”
何志成指出,如果把上述各类民生方面的投资加起来,所消耗的财政性支出数额巨大。“这一笔账单,已经引起各界高度关注,就看具体如何逐项落实。”他对记者表示。
他算了一笔账发现,民生方面的政府性投资一下子翻倍了,而财政部预算的财政赤字压缩了1500亿元。“那么,在具体落实过程中,是否会遇到很多难以预料的矛盾呢?或者说,政府投资是否最终将导致财政赤字进一步攀升?”何志成对此表示担忧。
“在财政总支出额度不变的前提下,唯一的办法就是放开基础设施的政府投资,打碎‘玻璃门’,吸引更多其他的社会资本参与进来。”何志成建议说,这种广开投资渠道的办法,才能确保民生方面的财政性资金来源充裕。
《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民生的“硬指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过7%
■政策范围内医保基金支付水平提高到70%以上,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200元,今年全国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25元
■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
■今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每50公斤提高5元到7元,水稻最低收购价每50公斤提高9元到23元
■今年中央财政用于 “三农”的投入拟安排9884.5亿元,比上年增加1304.8亿元
■第六,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1-60900099转68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