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1月保费增长 寿险慢步走产险加速跑

    2011-02-23 02:01
    每经记者  李听  徐子莫发自上海

        “保险公司‘开门红’往往能为整年保费增长奠定基础,一季度的业务量要达到全年的30%以上,1月份则应占到一季度的40%甚至更多。”一位寿险公司董事长曾表示。

        2011年的保险公司开门红,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寿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速较往年有所放缓,但产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反而普遍出现大幅增长。业内分析认为,险企1月经营业绩普遍呈现出开门“不红”的局面,主要是由于银保新政影响的延续,以及个险渠道未及时进行调整以弥补银保渠道保费增速放缓所致。

    寿险

    银保主力受挫  部分寿险公司“开门不红”

    每经记者  李听  发自上海

        “几天没有开单了,心里真不是滋味。”一位中资保险分公司银保营业部经理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反映。据了解,2011年以来,按照该分公司制定的标准,该分公司有超过80%的银保营业部没有达到标准营业部的各项指标。

        记者了解到,截至本月20日,上述保险分公司只有不超过35%的银保营业部活动率达到了100%;65%左右的营业部有客户经理还没有开单。其中,约有15%的银保营业部活动率为0,这意味着整个营业部没有业务。

        “银保现状不太乐观,目前整体营销队伍的活动率不高,而银行销售保险业务受各种情况影响,还不能达到原先保险公司客户经理的销售业绩。”一位中资保险公司银保人士表示。

    保费收入增速有所回落

        数据显示,2011年1月,中国人寿累计原保费收入约450亿元,同比增长7.7%,低于近五年来历年“开门红”增速。2006年至2010年,中国人寿当年1月保费增速分别为22.5%、13.7%、33.1%、19.5%、14.0%。

        中国平安人寿今年1月保费收入为254亿元,同比增长20.1%,增速较去年1月的59%放缓,进入常规增长区间。

        一位中型寿险公司董事长曾表示,保险公司“开门红”往往能为整年保费增长奠定基础,一季度的业务量要达到全年的30%以上,1月份则应占到一季度的40%甚至更多。

        兴业证券保险分析师张忆东在其报告中认为,纵观险企1月份的经营业绩,呈现出开门“不红”的局面,主要是由于银保新政影响延续,以及个险渠道未及时进行调整以弥补银保渠道保费增速放缓。比如,国寿银保保费占总保费比重接近5成,新单保费中银保保费占比更是高达70%,假设银保新单增速下降15%~20%,则总保费增速将下降6%~8%。

        张忆东认为,市场利率走高环境下保险分红率、结算利率调整滞后,随着12月底加息的完成,大部分保险公司1月万能险结算利率与5年期存款利率的差异随着拉大,保险产品吸引力下降,部分被储蓄分流。

        数据显示,中国太保人寿今年1月份累计规模保费为124亿元,同比增长20.39%,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近23个百分点。新华、泰康的总保费收入分别约为107.6亿元、122.8亿元,同比增幅为-1%、23.9%。

    银保主力受挫

        “今年个险的保费收入还是不错的,银保、团险和保费部门的保费收入较去年有所滑落。”一位中资保险公司保费部门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该人士也认为,从保费规模上来讲,个险的业绩从规模上讲与银保的差距较大。记者了解到,2010年中国保险业实现了一波快速增长的高峰,但2011年的形势恐怕不如想象中乐观。

        去年11月《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下发后,有保险公司总经理表示,如果严格按照上述文件来执行的话,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要大幅萎缩,保险公司保费收入也要缩水20%左右。

        兴业证券保险分析师张忆东认为,基数效应和市场因素是促使保险公司保费增速回落的原因。

        保险业内人士认为,受银保新政以及个险“招工难”的影响,预期部分险企的增速将继续放缓,市场占有率逐步下降。同时,银保新政的边际影响也会随着时间而逐步衰减,全年来讲,保险公司保费增长仍将有望维持在2位数的水平。

        记者了解到,随着银保新政带来的“阵痛”逐渐消除,各保险公司开始积极调整经营策略。一位中型中资保险公司营销服务部负责人表示,现在该保险营销服务部和公司股东旗下的证券公司开展合作,双方合办一些高端客户的理财沙龙。通过理财沙龙,来给客户量身定做相应的证券和保险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另一位中资保险公司分公司人士介绍说,现在也考虑和一些中小银行开展合作,主要是通过签订排他性的合同,来保证双方高端客户群体的交叉性营销。

    产险

    沪产险保费1月“小跑”人保航运中心刚开业就冲进前四

    每经记者  徐子莫  发自上海

        相较1月份沪上寿险保费的负增长,财险保费收入却一片红火。2月21日,上海保监局公布了沪上保费收入,1月上海中外资财产险保险公司原保费收入34.72亿元,同比增长47.5%。

        虽然受到通胀等因素影响,但沪上财险公司1月份保费增长依旧出现“小跑”势态。值得注意的是,排名靠前的5家财险公司产险业务均重视电话车险。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教授认为,新渠道的拓展将让车险市场再度风起云涌,新旧渠道抢夺市场份额的局面会越发激烈。

    保费收入普遍增长

        相较去年1月,中国太保沪分(上海分公司)、人保沪分和平安沪分的排名依旧没有变化,依然位列前三甲。值得注意的是,较去年1月,太保沪分的保费收入同比增加26%,平安沪分同比增幅超过40%。

        人保沪分1月保费收入虽然没有大幅增长,但是仍旧坐在“二把交椅”位置,保费收入从去年的5.91亿元上涨至今年的6.32亿元。

        出人意料的是,成立不久的中国人保上海航运中心以4.69亿元占据上海今年1月财险公司保费收入第四名位置。同样,成立不到2年的英大财险沪分,去年1月保费收入还垫底,今年以0.98亿元的保费收入上升至第六名位置。

        大地财险沪分虽然今年1月排名下滑一位至第五名,但其保费收入从去年的0.86亿元增长到1.27亿元。

        不过,也有保险公司出现倒退情况,去年排在第五位的永诚保险沪分被“挤”出前5名,其1月保费收入呈现负增长势态,从去年同期的0.63亿元下滑至0.57亿元。

        招商证券分析师罗毅和洪锦屏在报告中指出,去年产险行业实现两降两升,即费用率和赔付率下降,经营效益和保费充足率上升,行业经营整体步入良性循环。

        中国平安产险电销事业部上海业务部副总刘豪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1月份各家产险公司的业务增长大部分来自于车险,其中电话销售成为逐鹿对象。平安1月份新渠道销售车险保费收入已经达到1.9亿元,其中电话销售1.72亿元,其余来自网络销售。

    逐鹿电话销售市场

        招商证券分析师罗毅和洪锦屏认为,从今年通胀对理赔成本的压力增大以及推进费率市场化带来的竞争态势等方面来看,产险综合成本率的继续下降面临一定阻力。

        来自招商证券的报告显示,车险保费在财产保险业务中占比总体上已超70%,在局部地区和个别公司超90%的现状也使部分公司对汽车销量的依赖性显著。

        乘用车产销量的持续增长,为车险市场带来广阔的角逐空间。

        面对电话车险销售带来的丰厚利润,各家保险公司都想分得一杯羹。除了目前已经获得电销牌照的12家保险公司拓展车险业务外,中国保监会去年已经陆续收到30多家财险公司递交的牌照申请。

        郝演苏表示,电话销售中间环节少,也大大降低了保险公司自身的费用,将成为未来保险公司销售车险的主流模式之一。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1-60900099转68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上一篇

    力保总体订单不减 义乌小商品以“变”制变

    下一篇

    央行:40多家地方银行已被实施差别存准率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