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海通证券 今年最多投117亿“炒股”

    2011-02-22 01:37
    每经记者  王砚丹

        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参与者之一,券商的自营投资动向一直深受市场关注。昨日(2月21日),海通证券(600837,收盘价10.34元)公告了2011年自营投资规模。与2010年相比,海通证券计划的2011年权益类投资规模超过百亿元,较去年有16%的增长。

    权益类投资最多可达117亿

        根据公告,海通证券2月17日召开董事会,同意公司“2011年自营权益类证券及证券衍生品投资规模最高不超过净资本的76%,实际权益类投资规模最高不超过净资本的36%”,公司管理层可根据市场机会和公司实际情况,在符合各项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在自营权益类证券及证券衍生品最高投资规模额度内以及实际权益类证券最高投资规模额度内,有效配置资金规模以及投资方向。

        在1月18日发布的业绩快报中,海通证券披露,截至去年年底,母公司净资本为324.59亿元,以此估算,海通证券今年实际权益类投资最多可以达到116.85亿元。相比2010年100亿元的权益类自营投资额度(不含新股申购,去年2月9日公布),海通证券今年自营投资规模最多可能增加约16%。

    券商纷纷加大自营规模

        今年以来,券商有意加大自营投资力度似乎已非个案。

        在此之前,光大证券(601788,收盘价16.17元)股东会已经通过了2011年度自营投资规模议案。公告显示,光大证券2011年自营权益类和证券衍生品(不含新股申购)规模上限为106.5亿元,自营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规模上限为100亿元。而2010年年初,光大证券所制定的当年自营规模计划为自营权益类证券和证券衍生品(不含新股申购)规模上限80亿元  (其中股票投资规模上限60亿元)。

        刚刚上市不久的山西证券(002500,收盘价11.00元)也于1月底抛出了用不超过5亿元募集资金进行二级市场投资的计划,这相当于山西证券IPO募资总额的六分之一。

        “券商今年自营投资额度较大并不意味着一定看好今年行情。首先,管理层被赋予较大额度后,操作起来更灵活,即使没有用完额度,碰到行情好也有更大的空间;另外,股指期货、“两融”推出后,券商自身有了套保的要求,自然所需的自营额度就更大。”西南证券分析师王大力表示。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1-60900099转68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上一篇

    格力称“未听闻”湖南建冰洗基地消息

    下一篇

    利空迅速消化 资金加速进场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