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结构转换进行中 资金流出198亿

    2011-01-16 03:23
        截至周五收盘,沪指报2791.34点,跌幅1.67%,成交额4783亿元;深成指报12294.17点,跌幅2.23%,成交额3614亿元。据大智慧超赢数据显示,本周两市资金净流出显著回升,达到198亿元。板块中,仅造纸印刷和保险为资金净流入,而流入资金最多的造纸印刷也只有1.31亿元;资金净流出最多的板块分别为有色金属36.62亿元、化工化纤13.20亿元和医药13亿元。

    本周权重股表现活跃

            本周A股市场权重股表现活跃,银行、地产、钢铁、石化等蓝筹股轮番走强护盘,似有结构转换苗头,但持续的守而不攻导致市场做多信心逐步缺失,股指再度下破2800。其次中小板股表现疲弱,近期高价(高位)中小盘题材股一直备受市场打压,跳水的高位品种越来越多,多数出现连续杀跌局面,即使是超跌反弹亦是昙花一现。另外就是新股的破发,新股的大量发行使得市场资金趋于紧张,破发亦不可避免,并出现华锐风电、秀强股份等首日破发股。

            本周对大盘形成明显支撑的板块主要是银行和地产。重庆房产税政策逐步明朗,虽在力度上弱于市场预期,刺激房地产板块出现一波走强,但沪版房产税的未明朗,以及政府对楼市的调控态度,还是制约了板块的表现。特别是周五有媒体报道称,在上海2月的多数地块预申请须知中出现的土地期满后  “出让人收回并补偿相应残余价值”,以及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预申请须知中“出让人无偿收回”的规定,向楼市释出利空信号,这使地产板块未能延续上周的资金流入态势,最后全周资金翻绿,地产板块也下跌0.83%。

            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13日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为6.5997,上涨131个基点,受益人民币升值的造纸印刷、地产、航空板块受到市场关注,其中银鸽投资以资金净流入1.35亿元居首,福建南纸、劲嘉股份、万顺股份等资金净流入均在千万元以上。房地产板块在经历前期强势之后,本周表现反复并有所分化,但仍有不少个股受到资金关注,其中华发股份资金净流入1.03亿元,保利地产、金地集团、天房发展、阳光城、冠城大通、长春经开等资金净流入均在2000万元以上。

    资金防守意愿增强

            市场持续弱势震荡,资金防守意愿增强,而保险、钢铁、铁路运输、基建、银行中的低估值个股成为资金避险的去处,其中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大秦铁路、中国太保、中国建筑、酒钢宏兴资金流入居前,分别净流入1.81亿、1.49亿、1.09亿、0.88亿、0.67亿和0.60亿元;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凌钢股份、马钢股份、上海机场、上港集团、隧道股份等资金净流入均在千万元以上。此外,旅游酒店、电器、商业连锁等消费板块资金流出较少,不超过2亿元。

            银行板块虽因频繁融资导致散户对融资的认同度逐渐降低,但大股东的积极认购还是维护了市场氛围,加上政府持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银行股估值水平低,资金流出势头较弱,本周仅流出6亿多元。而且这些资金流出主要集中在农行和光大两家次新股上,例如光大本周净流出达4.92亿元。同时,权重更大的建行、工行都有1.5亿元左右的资金净流入,在资金推动下股价出现一定涨幅,抬升板块整体走势,从而对市场形成支撑。

            在资金流出排行榜上,前期被炒高的有色金属、机械板块遭资金显著减持,分别净流出36.6亿元和10.5亿元,其中江西铜业、山东黄金、西部矿业、三一重工、中国一重资金流出居前,分别净流出3.39亿元、2.67亿元、2.62亿元、2.80亿元和2.31亿元。铜陵有色、中金岭南、紫金矿业、厦门钨业、荣华实业、金钼股份、中联重科、中国重工等多只个股资金净流出过亿元。此外,化工、医药、电子信息、仪电仪表、计算机、汽车等板块资金也有流出迹象,均在8亿元以上。

            另外,煤炭石油虽然是本周唯一上涨的板块,但板块内石油和煤炭股的资金流向分化,石油股受益高油价资金多为净流入,而煤炭股在终端价格受抑制的情况下,资金呈流出态势。板块内个股分化,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分别上涨5.01%和2.15%,拉高了板块的整体涨幅。不过这两只股资金流入量有限,分别为3.14亿元和0.17亿元,不敌板块整体资金净流出格局,板块整体资金净流出规模达到13.38亿元。

    权重股有望修正估值

            当下市场普遍认为国内一季度的通胀压力依然很大,面对政府可能出台的紧缩政策,投资者对A股市场继续持谨慎态度,致使本周两市成交继续保持在低位。在市场成交不振的情况下,作为前期炒作热点的中小盘个股因估值水平较高使得股价难以维系,整体出现资金离场局面,导致中小板指和创业板指本周跌幅居前。而前期一直不受重视的蓝筹权重板块由于估值水平到达低位,下探空间有限,资金流出势头出现明显减弱,整体表现抗跌,对市场起到了支撑作用。

            鉴于当前两市权重股估值较低和中小盘题材股估值偏高的现状,以及市场在担忧紧缩政策而采取谨慎操作的背景下,短期市场仍可能在年线、半年线区域维持弱势震荡整理走势。不过估值较低的大盘权重股未来有望逐步展开估值修正行情。在修正过程中,考虑到一季度信贷环境宽松,市场流动性较有保障,大盘未来整体下跌空间较为有限。

            目前市场整体偏弱,这种市道下,首先选择防守回避风险,其次如果市场出现恐慌性下跌,那么不必恐慌,反而应积极一点,适时寻找抢反弹的机会,建议关注地产股和前景良好最近无量超跌的中小盘股。

    大智慧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1-60900099转68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上一篇

    操盘必读

    下一篇

    上市一年股价创最低 人人乐高成长梦碎?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